五十年代小奋斗(6)

A+A-

    第四十四章

    宋红米和柳宵在宋家西屋转悠着。

    “这炕太大了,有些占地方。”宋红米有些挠头。

    北方都流行大炕,就是两边靠墙。

    她也明白现在家家穷,房间没有那么多,所以大炕可以住下更多的人,另外冬天炕大也就代表着发热的地方多,屋里的温度能高一些,从这两方面来大炕是必然的需要。

    可是现在他们家不缺屋子了,她都自己住一屋了,这大炕就很浪费了。

    “那能改成半截炕么?”柳宵也不是很懂。

    主要是大昌没有火炕这东西。

    不得不,火炕真有用,要是大昌百姓会,冬天能少死不少人。

    “可以,我三叔家就有半截炕,不过我娘骂我事多。”宋红米吐了吐舌头。

    她之前试探的问过宋爹宋母了,被怼回来了。

    “不过也没事,现在这个屋子就我自己了,空荡着呢。我爹答应给我做个床了,还有一套书桌。”宋红米已经很满意了。

    本来她只想要个床的,因为身上没肉,加上褥子也薄,睡炕真的挺硌屁股的。

    冬天没办法了,肯定要睡炕的,其他的时候,她想睡床的。

    她自己的话,不用二米二不用一米八,一米五都可以不用,一米二宽她就满足了。

    没想到宋爹主动给她打套书桌,不只她,还有宋二哥和宋弟都有。

    宋红米有些猜测,宋爹估计也是怕以后不好打家具了。

    即使藏了木头,如果添置家具太多,也会被看出来了。

    所以她猜测,这个冬天,宋爹和宋大哥会疯狂打一批家具。

    新家需要家具,以后宋大哥结亲需要家具,宋大姐年纪也不了,过了年十五了,已经有人透话亲了,不过宋母心气有点高,没看上。

    “那能不能让宋二伯打个大点的书桌,到时候咱俩还有宋弟能一起学习。”柳宵是不乐意带宋弟的,他巴不得两人独处呢,不过也知道甩不掉他。

    那家伙倒是个灵的,知道和谁混才能有好吃的。

    宋红米连连点头,这个可以有。

    她都想好借口了,就跟宋母大家一起学习,到时候就不用点那么多油灯了,可以省灯油,她娘绝对同意。

    她真是个灵鬼!

    “宋二伯艺真不错,今年冬天我家也要打些家具。”这是柳爹自己的。

    宋红米点头,“可以啊,赶紧吧,以后也许真难了。”

    她爹工钱很便宜的,一天三毛,她大哥是搭头,不算钱。

    当然木料、油漆自备。

    没错,就是这么便宜。

    现在的人工没法。

    而且这时候人还实诚,不会偷懒,所以找她爹做家具真合适。

    “红米,我准备这个假期去市里,去买一口锅,然后放到老宅那边,以后咱们就可以煮些东西吃了。”柳宵早有打算。

    可惜他没有工业劵,所以买不了新的,只能买旧的。

    上次他去了旧货市场,和个老板预定了。

    要个七八层新的铁锅,中皆可。

    九层新更好,他可以接受价格贵些。

    “去市里,我也想去看看。柳宵哥,你等我两天,看我能不能服我娘,我就想去市里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好的课外书,看她能否同意。”宋红米发现了,宋母现在比较看中她学习这块,也许这借口有用。

    而且又不是她自己去。

    其实她自己也有些怵头,主要是交通工具太不给力了。

    柳宵有些担心,“最好还是不要,外头并不安全。你有什么想买的,告诉我就是了。”

    主要是他现在武力有限,根本保护不了她。

    宋红米也有些从心,现在这治安肯定是没后世那么好。

    不别的,就是那些监控就很能给人安全感。

    “那就算了,我也没什么想要的。”有些蔫吧。“估计我娘也不会答应让我去呢。”

    柳宵有些自责,就想给红米买点好东西,也是她们需要的,“我们买块表吧,你不是总没时间么。”

    “你有表票?”宋红米一脸问号。

    柳宵摇头,“并不是所有表都要票的,我们可以买旧的,还有那些老怀表,只要时间走的准,外边新旧都无所谓,可以去修表铺子看看。”

    宋红米一拍巴掌,“对啊!只要能用就行。”

    她太想要有个表了。

    她对时间太不敏感,看太阳误差太大了。

    不过,“柳宵哥,你表放入空间,它会不会静止?”

    空间的保鲜功能杠杠的,热乎的糕点放入空间好几天,拿出来仍然是热乎的。

    按照这个推理的话,表也应该是放入什么时辰,拿出来还是什么时辰。

    当然这有待证明。

    柳宵摸摸下巴,“很有可能,看来买了表也只能放我这了。”

    宋红米无所谓,两人现在几乎就是形影不离,放谁那都不耽误使用。“那你要想好借口。”

    即使二表也不便宜,万一被发现,肯定不能轻易糊弄过去的。

    “我争取买老式怀表,到时候就爷爷留给我的,以前坏了,我去市里修好了。”柳宵脑袋转的很快。

    宋红米心下感叹,这谎扯的真圆乎,必须给个大拇指。

    她就没这么个好爷爷。

    照她也是有爷爷的人,不过她爷爷还健在,身体还挺硬朗,现在还能下地干活呢,一直跟着宋大伯一起生活,老爷子是古代大家长作风,看重长子长孙,重男轻女。

    对她们这些孙女很是看不上眼,认为早晚是泼出去的水。

    就因为老爷子这样,大伯家二堂姐学习挺好的,但是老爷子总嘟嘟囔囔的,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没用,反正早晚是别人家的人,他倒不是舍不得那几毛钱的学费,他认为女孩要早点给家里干活,要不然就白养了,刚养大了又嫁出去了,为别人家挣钱了,怎么想怎么吃亏。

    就是她要早上学这事儿,宋爹不是托给宋大伯了么,老爷子知道了,也有些不愿意,认为不值当搭人情。

    好在她和老爷子不亲,一年见不到几回面,要是天天生活在一起,她都不知道能不能忍住。

    “对了,红米,我家后天就要开始烧炭了,现在土窑没人用,我爹烧它个七八窑,以后不用愁木炭的事了。”柳宵很是高兴,终于又解决一件事儿。

    宋红米很是惊喜,“柳叔太好话了!”

    柳宵也是庆幸,“嗯,我和他谈了半天,他很认可我的法,我爹虽然没明,但我知道他上心了,估计粮食的事儿也问题不大。”

    宋红米在心里吐槽,她觉得事情这么顺利,都是ppt做得好。

    特别是报纸,比她们俩黄口儿有服力多了。

    “希望都顺利,这样咱俩的担子也能轻一点。”她真的是衷心希望几位家长都听劝。

    她和柳宵哥肯定会提前准备一些物资的,现在她们里的钱不少。

    可以这么,宋爹宋母里都没这么多钱。

    在大米才六七分钱一斤的年代,几百块钱绝对是巨款。

    可是她们年纪,做事情不是很方便,最后准备的物资估计很有限。

    但真到了那一天,看着父母兄弟姐妹快要饿死了,能不管吗?她还狠不下那个心。

    但是她也没那么大的能力,最好就是大家一同努力,一起扛事儿。

    “红米,如果真如你所,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我希望你能自私一点。”柳宵知道红米是个嘴硬心软的,他怕她吃亏。

    宋红米咬咬嘴唇,“我我尽量。”

    她没经历过,她也不敢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