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奋斗(8)
第四十六章
宋红米第一次享受秋收假,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在秋收这段时间全校放假,让学生回家参加秋收。
而且是七天,是除了寒暑假最长的假期了。
这个假期在后世是没有的。
那时候械先进,已经用不上学生了。
这秋收假自然就被废弃了。
但是如今,秋收假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秋收代表着争分夺秒。
就拿咱们当地来,种的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水稻。
秋收的时候要割水稻,还要晾晒,还要脱谷,还要送公粮,这些活儿必须都在下雪之前完成。
所以每到秋收,几乎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去年,宋红米和宋弟的活儿是捡稻穗和找老鼠洞。
今年,宋爹、宋母也没给她们安排新活儿。
宋红米觉得这活也不轻松,总得猫腰。
这活儿还真得她们孩子干,大人腰根本受不了。
宋红米挎着土筐,宋弟拿了个细木棍跟在她身边。
“弟,插插这块,感觉有点软乎。”宋红米用脚踩踩。
秋天要割稻子的时候,人们会有意识的控制地里的水。
等到收割的时候,基本就能穿鞋下地了,但土地也不会那么干,还是湿润的状态。
宋红米让弟用棍插地,并不是玩闹,是在找老鼠洞,田鼠偷粮食把洞打到地底下,人们就用这种方法找老鼠洞。
别,挺管用的。
她们都找个半筐稻穗了,这些老鼠还真勤劳。
宋红米内心有点纠结的,能找到这么多稻穗儿,是因为她毕竟是成年人,可以更好理解宋爹娘教的办法,还能够举一反三,这也是他们能找到这么多老鼠洞的原因,还挺有成就感的。
但是这些稻穗毕竟是从老鼠洞里抠出来的。
她可是知道鼠疫的厉害的,虽然这个概率不大,但万一呢。
她也和宋爹娘科普了,还拿报纸事,不过这次却是失败了,她们压根不信,吃了多少年也没事儿,咋到她嘴里就有事了,让她无言以对。
往年这些稻穗不是自家吃就是交公粮或者是换豆腐、水果了。
宋红米衷心希望是后两者,虽然有点不地道,但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姐,是鼠洞,嘿嘿”宋弟蹲下直接上开扒。“姐,你咋没耗子呢?”
宋红米也蹲下,准备掏稻穗,宋弟一泥巴,不好碰稻穗,都给弄脏了,“都吓跑了呗。”
宋弟声音都尖锐了,“姐!这啥?”
宋红米也是全身僵硬,是耗子,刚出生那种,浑身红彤彤的,还没毛的,一大窝,“爹娘!”
她也只能喊人了,“弟,别碰!”
然后拉着宋弟躲开。
宋爹拎着镰刀跑过来了,宋母、宋大哥他们也都往这边跑。
都以为俩孩子出啥大事了呢。
“咋地了?”宋爹在半路上就开始大喊着问道。
宋红米指着老鼠洞,“爹,有老鼠。”
宋爹松口气,也不跑了,急走两步到了旁边,“呦,是刚出生的,还不少,能吃一顿了,可惜现在政府不让吃老鼠了。”
宋母她们也都过来了,瞪了眼姐弟俩人,“这咋呼,还以为出啥事了呢。”
往后摆摆,“都别过来了,就是一窝老鼠。”
然后宋爹、宋母一人抓了两三个走了。
宋红米真怕她爹吃啊,虽然有些膈应,但还是跟过去了,“爹,这个可不能吃啊,很恶心的。”
“不吃,弄死喽。”宋爹答应了。
宋红米松口气,不吃就好。
那她就不跟着了。
拉住过来凑热闹的宋弟,“我们继续找稻穗,娘可是了,今天要是能找一筐,就给我们换两斤苹果。”
这个时候正是苹果成熟的时候,不过不是后世常见的红富士,是一种叫做国光的苹果,长的不咋地,但是味道很好。
宋红米很爱吃,她准备买一些放柳宵哥老宅存起来,慢慢吃。
主要是这个年代,水果太少了。
宋弟听到这话立马动力十足,连热闹都顾不得看了,“那姐我们快点。”
“知道了,你跑慢点,别被稻碴子扎了。”真是有吃的就行啊。
宋红米扭头看了眼宋爹他们,宋爹娘、宋大哥、宋大姐都在弯腰割稻子。
宋二哥、宋二姐在帮忙打草绳捆稻子,然后把三个稻捆架在一起。
这样稻穗就不会挨着湿润的土地,稻子会干的更快一些。
稍微晒晒,宋爹和宋大哥就会往家里挑。
晒干了还要打谷。
秋收很是繁琐,而且很累。
几乎全靠人工。
挑稻谷回家也可以雇佣牛车马车驴车,就是全村一共也没多少,况且人家也要用,有时候是认可掏钱排不上队。
不过宋爹因为会做家具,人缘还是不错的,每年都能雇到牛车,不过那也是后期了,前期还是人来。
农活真的是太累人了。
她现在充分理解了什么叫锄禾立当午,汗滴禾下土。
没见识过的人很难想象农民的辛苦。
宋红米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要是让她干,她能有死的心。
“姐,赶紧收呀。”宋弟催促道。
“哦,哦。”宋红米赶紧蹲下,把稻穗还有其他的粮食都收筐里。
等回家再细分。
“姐,咱们这找了好多粮食啊,回头让二狗剩他们看看,肯定没有我们找的多。”宋弟得意洋洋,“咱们今天肯定能找一筐,回头就有苹果吃了。”
宋红米觉得有些不干净,就没揉宋弟的脑袋,谁孩子就不攀比的。“那咱们就快点把这筐装满。”
两姐弟又开始四处找老鼠洞了。
“歇一会,歇一会,我们去喝口水。”宋红米抬用胳膊擦了擦汗。
抬头看看,太阳快正中了,得有十一点多了吧。
秋天了,太阳还这么晒,好在有些风,要不更难熬。
宋弟很是捧场,“我好渴啊,要喝水。”
倒跑到前头去了,宋红米也不以为意,孩子都这样。
就拿喝水这事来,你不提醒他都不知道渴,但一提醒他就觉得渴得厉害了。
“弟,洗。”宋红米快走两步,拉着他去洗。
旁边就是排水沟,里头有水,还很清亮。
宋红米自己也要洗,毕竟摸了半天老鼠洞的东西,上肯定沾了些。
为了洗的更干净一些,宋红米还抠了一把泥巴,不但自己用还给宋弟抹上了,宋老弟以为姐跟他玩儿呢,两人就互相往上搓泥巴。
“快别闹了,别整一身水。”宋母呵斥道。
两人互看了眼,赶紧乖乖洗。
这时候宋母也喊宋爹他们过来喝水歇歇。
宋红米就听宋母念叨,“这水咋有股味呢。”
不仅有些心虚。
因为这水是她准备的,然后加了点料。
她先用铁锅烧了半锅开水,然后灌到了罐子里,又往罐子里放了两粒大粒盐。
她实际还想放点白糖的,但是糖罐子宋母藏的紧,她没有钥匙,打不开柜子,只好又加了三粒麦芽糖。
她是知道秋收活儿繁重的活比较重,人们会累,所以就是想用盐糖水给大家补充下营养。
可是味道真有点怪。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她,主要是大粒盐的锅。
要是精盐肯定味道会些的。
宋家人坐在田垄上,排队喝了水,开始休息。
宋母开始安排活儿了,“大米、黄米,你俩回家做饭去吧,中午就做油渣炖豆角土豆。记得再把猪喂了。”
秋收,主要劳动力中午是不会回家吃饭的,太耽误时间了。
宋大姐和宋二姐应了声,起身往家走。
宋红米看着宋爹娘她们一共没休息几分钟,又起身去干活了。
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