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五十年代小奋斗(43)

A+A-

    第八十一章

    大冬天的傍晚坐无车棚牛车是什么体验?

    是呼号的北风夹杂着冰雪碴子耀武扬威,让人躲无可躲。

    还是穿着厚厚的棉袄裹着棉被照样冻的像条狗。

    宋红米冻的牙齿都颤了。

    羊皮水囊太不争气了,本来她想着怎么着也能顶半路。

    结果呵呵

    捂在怀里,十几分钟就凉凉,再不拿出去,它就要吸热了。

    “再忍忍,我们马上就要到家了。”柳宵将怀里人搂紧。

    两人身上盖着双层被子,要不然更不好过。

    “把我伸进我袄袖子里。”柳宵见她不动弹,自己动,将红米的往他袖子里塞。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宋红米胆子大了,“我想搂着你。”

    所以不想放。

    “我搂你,这样你更暖和。”柳宵摸了摸她的脸,也是冰凉凉,将围巾往上提提,也不管挡没挡住眼睛,“明年一定给你弄件军大衣。”

    “其实在学校还好,没想到坐牛车这么冷。”她的棉袄厚度在寝室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傍晚起风了,你听外头的风声,咱们被子厚归厚,不抗风。”柳宵再度调整姿势,将人抱紧。

    两人就这么互相依偎着取暖。

    这么大的风,能善言的赶车师傅也闭紧了嘴巴,害怕灌一肚子风。

    直到到了宋家大队,师傅才往后扭头,高喊了声,“到了啊。”

    两人终于舍得被被窝里爬出来了。

    “真到家了。”

    宋红米一话,嘴巴前都是哈气,“太冷了,都没人出来。”

    路上一个人影没有。

    牛车师傅嘿嘿一笑,“都吃不饱,出来干啥,往炕上躺着还能省点力气,还能少吃点粮食。你们宋家大队今年可好过”

    牛车稳稳的停在宋家大门前。

    “爹、娘!”宋红米高喊了两声,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听到。

    毕竟她们住在后院,风又这么大。

    柳宵更是麻利的跳下了牛车,伸扶着宋红米下车。

    这时候宋二哥出来了。

    他还自己住在前院。

    宋红米使劲摆,“二哥!我回来啦!”

    宋二哥进跑两步,打开木栅栏门,“爹娘都念叨着,你也该回来了。”

    柳宵也跟着喊人。

    “二哥,这些都是我的,赶紧帮我搬。”宋红米自觉看行李。

    柳宵已经抱起被褥往里走了。

    “要不先放我屋,你屋好长时间没住人了。”宋二哥冲着宋红米道。

    “柳宵哥,放东屋吧。”她屋子炕上肯定都是灰。

    得擦擦再放东西。

    “你东西咋这多!”宋二哥抱着人书袋子,“里头啥玩意,这沉。”

    “是老师借我的书,心点,要还的。”宋红米故意的老大声,“那个包袱里也有书,轻拿轻放,在图书馆借的,有押金的。”

    她是给赶车师傅的,可不想让他脑补,她带回来多少好东西。

    这个灾年,财不露白才是王道。

    “你们这些会读书的娃子就是爱书。”赶车师傅感叹了句。

    属于宋红米的东西都搬完了,“红米我先回家了,回头来找你。”

    柳宵再次坐上了牛车。

    宋红米和柳宵约定好,又和赶车师傅道谢,“麻烦师傅了。”

    看着牛车走远,看着柳宵哥冲她比划,让她快进屋,她才和宋二哥进了屋子。

    “我去后屋看看爹娘去。”宋红米没着急收拾屋子,“我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宋红米一进后屋,宋弟第一个冲出来了,抱着她就不撒。“姐,你咋才回来,我都放假好几天了。”

    宋爹宋母她们也都很高兴,“快脱鞋上炕,冻着了吧。”

    很快,一家人都聚集到了东屋。

    宋红米坐在火热的炕头,舒服的直哼哼,终于把那股子寒气都甩掉了。

    “瘦了啊,学校吃的不好啊。”宋母摸摸宋红米脸蛋,“咋这冰凉。”

    宋红米觉得自己没瘦,只不过长个抽条了,不过也没辩白,有一种瘦是亲娘觉得你瘦,不瘦也瘦!“吃的挺好的,我一个月有五块钱补助,学校还给,都用不完。二哥,你去翻翻,我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呢。”

    “我去,我去!”宋弟最是积极。

    “买啥啊,有钱你就攒着。家里啥也不缺。”宋母念叨着。

    最后宋大哥、宋二哥和宋弟一起去的。

    宋红米就和爹娘聊起了市的种种。

    其实宋家村离市区没有多远,只不过交通不给力罢了。

    不一会,宋大哥他们就回来了,里都拿着东西。

    宋弟更是宝贝似的抱着暖壶。

    宋红米之前把暖壶放空间里了,快到家了才拿出来,被他给翻出来了。

    “你哪弄的暖壶票?”宋母从宋弟那拿过暖壶好一顿稀罕。

    “和老师换的。”宋红米笑眯眯瞎几把扯,“我期中考试全年级第一。”

    “这都是啥?”宋大姐打开包袱,自然就看到了好多东西,毛巾、布卷、胶皮鞋子

    宋母也顾不得暖壶了,“让我试试这胶鞋,看这大我能穿。”

    宋大姐和一直没咋话的宋二姐一人拿了条毛巾。

    “红米,你咋没挑挑,跑线了。”宋大姐看的仔细,看出问题来了。

    宋红米顺势道,“这些都是瑕疵品,不要票的,价格也便宜,要不然我哪有钱买这么多。”

    “瑕疵品就是有坏的。”宋大姐懂了。

    “这卷布也是坏的?”宋大姐很是可惜。

    “不算坏,就是颜色花了。”宋红米帮着把布卷摊开。

    “这得有好几米了吧,少能做两套衣服。”宋母又高兴了,“这得多少钱?”

    “反正我把补助还有你给我的钱都花了。”宋红米没具体数字,“这瑕疵品你们也看到了,不耽误用,在市里这也是好东西,轻易不对外卖,我老师她姑父是商店经理,给走了个后门,也是会难得,我就把攒的钱都花了。”

    宋爹、宋母这回都没她乱花钱,因为谁都能看出来买得值得。

    “过年了,给我做身衣服,这色好。”宋爹拿着布在自己身上比划。

    被宋母一把扯回去了,“你都老么卡眼的了,穿啥新衣裳,给儿子留着。”

    宋爹瞪眼,宋母也不管,自顾自的把布卷起来收好。

    宋红米赶紧打圆场,“爹,还有好东西呢!二哥,你去拿我书包,里头有套茶具。”

    应该怕碎,所以单独放着了。

    之前也是在空间的。

    现在除了镜子,她都拿出来了。

    镜子她不准备拿出来,有可能拿不回去。

    宋爹催促宋二哥,“快去,快去!”

    宋二哥脚还穿着胶皮鞋子呢,码数不大,宋爹和宋大哥一看就穿不上。

    加上两人也都有了,就没和宋二哥、宋母抢。

    宋二哥也不换鞋,一溜烟跑了。

    宋红米乍舌,也不怕冻脚丫子。

    新鞋就那么好。

    “爹,这茶具真好看!”宋二哥去得快,回来的更快。

    估计也冻脚了,立马脱鞋上炕了,把脚丫子塞进了被子里。

    这套茶具是一个茶壶和四个杯子。

    大家伙分着看。

    “红米,这是给我买的?”宋爹捧着茶壶。

    “啥给你买的,这是来客人用的,快给我收起来。”宋母又要收走。

    宋爹不干了,“咱家哪来那么多客人。”

    宋红米也帮腔,“就让我爹用吧,我爹肯定会好好保管的。”

    “嗯,我可精心了,保证不弄碎乎了。”宋爹不撒,宋母抢不过,也只能暂时作罢。

    “姐,没我的!我啥都没有!”宋弟嘴巴能挂油瓶了。

    “不能够啊,有个饭盒啊。”宋红米真没看着。

    就该在这里头啊,饭盒不怕磕碰,她就没管。

    难道漏出去了。

    漏到牛车上也不怕,回头柳宵哥会给她的。

    就在宋红米要和宋弟的时候,宋二哥开口了,“饭盒在我那呢,我以为是给我的。”

    语气很是幽怨。

    宋红米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赶紧补救,“是有你的。”

    “姐!”宋弟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宋红米脑壳疼,“不是,唉呀,饭盒是有两个”

    “肯定就一个,它漏出来了,我看的清清楚楚。”宋二哥完就要下地,他要把饭盒拿过来,他只拿了一个,没多拿。

    “二哥,不用拿了。”宋红米也没怀疑他,“第二个饭盒还没买呢,只有票,我没钱了。”

    宋红米从兜里(空间)里掏出饭盒票,“本来这个准备给你的,县里商店肯定有,镇上的供销社就不一定了。”

    现在她也不管怎么分了。

    宋母将票据接了,“老幺你上村学,天天回家吃饭,要饭盒干啥。”

    宋弟不干,“我明年就上初中了,就能用了。”

    宋母更干脆,“那就明年再给你。”

    宋弟又要撅嘴了。

    又眼巴巴的看着宋红米。

    宋红米头皮发麻,拍拍兜子,“真没了。”

    看着宋弟眼眶通红,宋红米恍然,“有!还有好东西!弟,我只给你看,别人谁也不许。回头你帮姐烧炕。”

    她决定了用人书堵住宋弟的嘴,顺便拐个免费劳动力。

    一箭双雕,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