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奋斗(55)

A+A-

    第九十三章

    上午去镇上扣章很是顺利,有厂子的接受函,通常不会有人卡的。

    再她和柳宵哥也算前途有亮,也没人会故意得罪。

    那两个干事都很热情。

    从厂部大队出来,柳宵问柳宵哥时间。

    她为了避免麻烦,将表放入空间了,时间已经静止了,得等下次校准时间才能用。

    柳宵报了准确时间,“十点二十五,时间还早,你想去哪?”

    “我们去供销社一趟,买一斤红糖,然后去看看我大姐和大姐夫。”特别是那位大姐夫,她可是只知其人,还没见过面呢。

    这次回来怎么也要见见,下次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大姐不是在做临时工么,应该不会那么早回家吧。”柳宵对于宋家的事情很是了解。

    “那我们去养猪场找她。”宋红米算了下时间,去供销社买红糖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对于经常逛市区商店的人,供销社的商品真的是太少了。

    她也不准备在那里消磨太长时间。

    而且她也怕宋大姐带饭,中午不回家。

    柳宵也没意见。

    两人边走边问路,正经走了一段不远的路程才到了养猪场。

    天气热的关系,味道是真不怎么好闻。

    “规模一般。”宋红米只看到一排猪圈,这能养多少头猪,四五十头顶天了。

    有点失望。

    不过想到如今的养殖技术,也许这个规模很可以了。

    两人又往前走走,就被人喊住了,“孩别来这边玩。”

    宋红米憋着笑看了眼柳宵哥。

    柳宵也无奈的撇了下嘴,然后扬声回答,“我们过来找人的,请问宋大米在么?”

    “你们是她啥人啊?”这人年纪有些大了,头发都白了一半了。

    “我是她妹妹,给她送点东西。”宋红米将装红糖的油纸包提了提。

    “哦,那等一会,我给你们喊一声。”老头是真喊,走了几步就冲里头大喊,嗓门真是响亮。

    不一会,宋大姐和个中年妇女一起走了过来。“谁找我?”

    一下子就瞄到了宋红米和柳宵。

    宋大姐很是激动的跑了过来,“红米,你咋回来了?对,你该毕业啦。”

    “大姐,你几点下班,我想去你家看看,还要看看大姐夫呢。”宋红米开门见山道。

    宋大姐回头看了眼中年妇女,“那我去请了假。”

    宋红米没让,“没事大姐,我和柳宵可以等你。”

    不过宋大姐还是请假了。

    宋红米看到那个中年妇女还往她们这看了好几眼。

    之后宋大姐就将木桶递给了那女人,欢快的跑着过来了,“走!大姐带你们回家。中午不许走啊。”

    柳宵笑笑,“我听红米的。”

    “不走,不走。”宋红米压根也没想走。“大姐夫中午回来么?”

    “他回来,要不去哪吃饭啊。”宋大姐已经琢磨中午做点啥了。

    家里也没肉,她里倒是有肉票,可是都快中午了,供销社的肉早卖完了。

    “大姐,你别劳师动众的,随便做点就好,要不然下次我就不敢去你家了。”宋红米不愿意宋大姐太破费。

    她大姐夫是个孤儿,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

    两人现在住的房子都是租的。

    她听过宋母抱怨,是派出所太抠,连个单人宿舍都不给分。

    宋大姐有些敷衍的着,“知道,知道。家里没菜了,还是得去供销社一趟。我们租的那个房子院子不大,就能种点葱蒜啥的。”

    宋红米道,“娘让你回家拿菜呢。”

    “也不能总回去。不过明年就好了,你看过我们养猪场,后面老大地方了,还有那么多猪粪,回头开出来一块种菜,就够我和你大姐夫吃的了。”宋大伯语气中透露着希望。

    “大姐,大姐夫对你好吧?”宋红米还是直接问道。

    “他挺好的。”宋大姐脸都红了。

    宋红米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们对于感情都内敛,也就没多问。

    宋大姐在供销社买了两样青菜就出来了,不是她不舍得买,是没有可买的了。

    宋大姐免不了有些抱歉,宋红米却是不以为意。

    点狂的,她现在不那么馋肉。

    自从三年灾害后,市里肉蛋供应渐渐多了。

    她有出社给的票据,时不时就可以和柳宵哥出去改善一顿。

    上次她们进了厂子,食堂更是让她满意,想来以后吃肉的会更多。

    倒是宋大姐、宋爹宋母她们难得吃回肉。

    别看宋大姐还是养猪的,可是这些猪宰杀了,估计还是市里供应优先。

    “红米、柳宵,这是我的家。”宋大姐打开锁头,邀请两人进去。

    很的院子,整齐的种了葱蒜。

    收拾的很是整洁。

    里头是一间土坯房。

    也不是很大的样子。

    “镇上房子也不好租,特别是独门独院的。”宋大姐解释了下。

    “这也就是个过度,大姐夫早晚会分房子的。”宋红米倒不是奉承,她是真这么想的。

    “进屋,进屋。”宋大姐带着她们进屋。“你们去炕上坐,我做饭。”

    宋大姐将菜放到灶台,舀水洗。

    宋红米将红糖包放到柜子上。

    相对于狭阴暗的土坯房,里头的家具格外齐全。

    宋红米知道,这都是宋爹宋大哥给打的。

    娶木匠的女儿还是有些好处的。“大姐,我帮你烧火。”

    柳宵也跟着出去了,“大姐,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宋大姐推她们俩,“也不弄啥,我自己就够了。做个酱土豆,贴几个饼子,再炒俩菜。”

    宋红米赶紧道,“够了,够了。我削土豆皮,大姐你和面。”

    柳宵动作更快,已经坐到灶台前点火了。

    宋大姐拿她俩没办法。“红米,你这回能在家里待几天啊,工作的事?”

    “待三天就得回去。我和柳宵哥都签进沈飞了,就是回来迁户口的。”宋红米很愿意和大姐分享这个好消息。

    “我就知道你俩能行,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人了。”宋大姐免不了有些羡慕,“那个什么飞好不好啊?”

    宋红米看了眼柳宵,弯了下眼睛,“沈飞挺好的,也挺大的,好几千人呢,我们有宿舍,厂子有食堂。”

    具体薪资她没。

    “那多好啊。还是大城市好,不用下雨刮风的下地,月月分粮食。”宋大姐的印象就是很多老百姓对城市的印象。

    所以未来若干年,农村人都很向往城市。

    城市户口值钱。

    当然很多年后,又会风水轮流转。

    “大姐,你和大姐夫也不错啊,还离家近。大姐夫可忙了吧?”这个时间照应该下班了。

    “嗯,他也不容易,是转业回来的,家里也没人了,啥都要靠自己。”宋大姐有些心疼的,可也没办法,她家也靠不上。

    不过她不会像黄米那样埋怨家里,她知足的。

    “大姐,这个火可以么?”柳宵插了句话。

    “可以,可以。”宋大姐对于柳宵一向不错。

    “大姐,我想和红米定下来。”柳宵突然了这么一句。

    宋红米差点刮,有些娇嗔的瞪了眼柳宵。

    “那爹娘那咋的。”宋大姐其实一点不意外。

    这么多年她早就看出来了,两人打就学习在一块,长大也分不开。

    宋红米用背给自己降温,“下午柳叔会去咱们家。”

    “你俩好好的。那要不下午我请假吧,也跟你们回去。”宋大姐觉得这种重要时刻,她不能缺席。

    “不用大姐,要是真定下来,我让弟过来通知你,到时候你和大姐夫一起回去。”宋红米还不知道会如何安排呢。

    忍不住看向柳宵。

    “我们定下,会两家吃回饭,就定在后天吧。”柳宵直接确定下了日子。

    一点不担心宋爹宋母她们不同意。

    其实对于两人的关系,不宋柳两家,就整个宋家大队也是心照不宣的。

    只不过两人年纪还有点,要不然八卦的就更多了。

    “那就后天,到时候我和你大姐夫一起回去。”宋大姐将事情定下。

    宋红米:她继续削土豆皮,唉呀,这个土豆皮有点护皮,不太好削呢。

    这时候有人推开大门进来了。

    宋大姐立马喜滋滋的迎出去了,“回来啦。我妹红米和柳宵过来了。”

    宋红米也和柳宵站了起来。

    宋大姐给双方做了介绍。

    宋红米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这位新大姐夫。

    个头得有一米八以上,身板挺拔,一看就是当过兵的。

    相貌不上英俊,只是普通人,但是双眼明亮有神。

    整个人很有精神。

    宋红米乖巧喊人,“大姐夫。”

    柳宵自然也随着红米叫人。

    宋大姐又撵人了,“你们都进屋吧,别都在厨房,都转不开了。”

    宋红米和柳宵被推进了屋。

    那位大姐夫把帽子摘了,洗了陪着宋大姐一起做饭。

    对于他这个行为宋红米很有好感。

    这个家要靠这位大姐夫养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她真怕大姐嫁一个大男子主义。

    跟个爹似的,要人时时伺候。

    那可就糟心了。

    宋红米扭头对着柳宵做口型,“不错吧?”

    柳宵轻轻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