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奋斗(终)

A+A-

    第一百章

    六一年秋天,宋家大队都宋老二家祖坟冒了青烟,两个考出去的都先后迁了户口,成了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这还不算,家里最的那个也考上了高中,以后也不会差。

    因为这实实在在的例子,宋家大队村学火了。

    一下子涌进来不少附近村子的学生。

    即使要交贵一些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所以老师一下子就不够了,宋大嫂生完孩子出了满月就成了新的老师。

    过程完全没有波折,很是顺利。

    因为老人们很是赞同,认为宋老二家有书香气,现在让宋大嫂当老师,他们的孩子也能沾沾。

    六三年冬,宋二哥终于如愿,考入省运输大队。

    然后将煤矿厂的工作给了宋二姐。

    不过因为宋二姐学历不够、体力也不行,只能进煤矿厂食堂做一名杂工。

    但也是城市户口,也是正式工作。

    其实在宋二哥和宋爹娘研究将工作给谁的时候,宋爹娘第一反应是给宋大哥。

    之后还是宋二哥让大哥和他学开车,宋爹娘也认为这个前途更好,加上男人爱车,宋大哥也愿意,这个会才轮到了宋二姐身上。

    宋二姐正在和宋爹娘抱怨,因为给她找的对象,她都看不上,眼光很高。

    有了这个会自然死死的抓住,催促着宋二哥办了续。

    其实宋大伯娘也有些心思,认为这工作该给宋家人,宋二姐早晚嫁出去,给她白瞎了。

    宋爹宋母虽有点重男轻女,但那是对自己的子女,至于侄子自然没法和亲生女儿比的。

    六四年,宋二姐嫁人,嫁的是煤矿厂的一线工人。

    两人是食堂大娘介绍,宋爹宋母之前都不知情。

    因为这事,宋爹宋母对于宋二姐有些心凉,给了一些家具,就不再多管。

    六四年,宋大哥已经和宋二哥整整学了一年驾驶和维修。

    因为他是长子,不愿意离家太远,就在县城找的工作,跑各个乡镇的短途运输。

    户口仍然是城市户口,不过不跑长途,没有补助和外捞,工资属于正常水平。

    但这正常水平也比老百姓好太多了。

    六四年秋,宋弟高中毕业,成绩还可以,考入专科问题不大。

    但是柳宵和宋红米却搭了沈飞老师傅的路子,让他进了空军。

    这样的会太难得了,宋弟一听可以开飞,更是没有异议。

    六五年秋,宋红米十八岁,柳宵十九岁,两人迫不及待的完成了婚礼。

    住进了厂子给发的筒子楼。

    这也是拖了柳宵哥的光,他现在是厂子重要培养对象。

    六六年,宋二哥和宋大哥先后带出一个徒弟,分别是宋大伯家的建国和宋三伯家的建民。

    宋二哥还在带柳家的柳强。

    这也是最后一个,最开始就好了,这三家一家带出来一个,之后就不管了。

    这一年,宋家大队的养鸡场初具规模,有一千多只,队员们日子好过了不少。

    最起码,工分值钱了,不会再打白条了。

    可十年运动也如期而至。

    好在s市有驻军有最重要的重工业工厂,没有乱起来。

    宋家大队有宋大伯镇着,也没人敢闹事。

    大家伙就这么平平安安的过了十几年。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腾飞。

    宋家大队的养殖场再次扩大规模,宋爹开了一家家具厂。

    九十年代,出国热。

    宋红米趁在股市上大捞一笔,在京城买了几处房产之后,就和柳宵哥出国了。

    她们不是跟出国热的风,而是让柳宵哥去国外开开眼界,学习更先进得技术。

    得承认,这个年代,她们的技术还是落后不少的。

    二十世纪初,柳宵带着团队回国。

    再次受聘沈飞。

    宋红米和柳宵在大院里散步。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才走了十二年吧,感觉来到了一个新城市,国家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啊。”柳宵感叹道。

    宋红米挎着他的胳膊,声道,“还没到时候呢,再过二十年,你怕会更吃惊。”

    “很想早点看到那一天。”柳宵深呼吸一口。

    虽然s市的空气并没有那么清新,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回到祖国回到故乡,让他的很是舒服、惬意。

    “可别,还是慢慢来吧。”宋红米摸摸脸上的皱纹。

    保养的再好,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红米,你后悔么?”柳宵摩挲着她的。

    宋红米摇头,她知道柳宵哥的意思。

    她们两人一直没要孩子。

    她们想这一世只属于彼此,不愿意再分心。

    “挺好的,反正宋家柳家都不缺后代。”宋红米伸和他十指相扣,“咱们健健康康的,再活个五十年。以后咱们走不动了,就让宋雷他们照顾我们,咱们身家丰厚,不怕他们不来。不喜欢他们,找更专业的陪护也可以,咱们有钱。”

    她这些年虽然没把心思花在做生意上。

    但是也有一些从长远来看,肯定能挣钱的投资。

    再柳宵哥也很能挣钱。

    不怕老无所依,实在不行,晚年可以考虑开个高级的疗养院。

    “就是有孩子,又能如何,他们也要过自己的日子的,不能自私的将她们绑在身边。所以到了最后,还是我们两个过日子,不会改变。”他们才是至亲的夫妻,她们才是会在一起过一辈子的人。“再,听生孩子很疼,身材也会变形。”

    宋红米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有点怕。

    柳宵心里好受不少,他怕因为自己的自私,让妻子后悔。

    可她们年纪大了,也没反悔的会。

    就是可以,他也不许,高龄孕妇可是很伤身体的。

    所以就让他自己自私下去吧。

    宋红米将头轻轻的靠在柳宵的肩膀上,“老公,其实我怕死。”

    她怕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也再也找不到他了。

    “不怕,即使有下辈子,我也会去找你的,相信我。”柳宵安慰道。

    人民日报报道,华国最著名的飞动力专家,华国院士柳宵先生于2049年4月6日去世凌晨去世,享年一百零二岁。

    他的夫人于一天前去世,两老结婚超过八十年,感情深厚。

    两老遗嘱,除了一些房产交给亲人,其他的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遗产捐献给飞动力科研院。

    希望华国在飞动力领域继续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