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养小崽(7)

A+A-

    第一百零七章

    柳宵动作很快,在春耕过后,就和县里的运输队混熟了。

    经常帮忙修车。

    从最开始的生疏跟着别人学,没用一个月,之后一旦汽车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过来找他。

    “红米,这是五两的全国粮票,还有二两的油票。”柳宵将票据交给红米,让她好好保存。

    两人身上不缺钱,但是缺各种票据。

    所以每次帮忙,柳宵都会要票,最好是全国票,为以后出行做准备。

    “柳宵哥,已经有八斤的全国粮票了。”宋红米职业病,直接报数。

    柳宵点点头,“今天交通运输队的领导又和我谈了,想让我去做司。”

    “还是欲擒故纵?”宋红米想想,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也可以了。

    别玩脱了。

    柳宵笑了,“不了,我准备答应,不过我只当临时工。”

    宋红米知道柳宵哥没想长久的留在县里,做临时工以后方便调档案。

    要不然人家扣下不给,她们去了京城也麻烦。

    “那咱们住哪?租房子?”这是个大问题。

    柳宵早有计划,“我虽然能力不错,但是运输队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少人盯着呢,所以我主动要求当临时工,只要求好点的福利,比如租给我一套房子,多给我一点票,你领导会不会答应。”

    宋红米听明白了,让运输队领导出面租给她们房子,也就是不论房子多好,她们只有居住权,房子不会属于她们。

    至于租金,她相信领导不会多要。

    这样她们达到了目的,还让领导欠了柳宵一个人情。

    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肯定会答应。”领导也不是傻子,“那这房子,家里的东西?”

    她们不可能全部带走的。

    “明天我去县城和领导商量,把房子的事弄好,然后雇辆牛车回来接你们娘仨。至于房子就这么放着吧,等在京城落了脚,这房子就还给柳家吧。”上辈子他对柳家感情深厚,他愿意牵绊,而这辈子他只想做熟悉的陌生人。

    宋红米也没意见。

    两人事情就算商量完了。

    “我闺女、儿子今天闹没闹?”柳宵搓了搓,去稀罕孩子去了。

    宋红米眼含警告,“你别闹她们,闹醒了你哄,自从会翻身了,可比以前难哄了。”

    她现在都愁,要是会走了,她可能看不住。

    “馒头、地瓜越来越白胖了,孩子就该是这样的。”柳宵心下得意,还是他家孩子好看。

    “可能吃了。”宋红米都有些发愁,真怕喂不饱。

    “到了县里问问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加辅食。”柳宵知道村里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没吃过奶,因为当娘的营养不好,不下奶,直接是喝米汤长大的。

    但是轮到自家孩子,还是心谨慎一些。

    可不敢拍脑门就做决定。

    宋红米连连点头,“是得问问。”

    她现在一天一大碗汤,都有些喝腻歪了。

    现在柳宵隔三差五会买只鸡,收拾好了,放到空间了,能熬四五次汤喝呢。

    而且保证新鲜。

    柳宵动作麻利,两天后就带着牛车大摇大摆的回来了。

    和村里人一顿吹嘘,他遇到欣赏他的伯乐了,以后能当城里人了,要接媳妇孩子去城里吃香的喝辣的了。

    结果队长问他,迁不迁户口,他开始支吾了,他还是临时工,以后准可以。

    又有人问,他一个月多少工资,他还是支吾,领导不会亏待他的,还给他不少票呢,就是不钱。

    这样全村的人差不多都明白他这又在吹牛逼了。

    队长很是生气,他们家总没人挣工分,下次不分人头粮了。

    柳宵毫不在意,他以后就是城里人,才不在乎那点人头粮呢。

    气的队长直接走人,懒得再和他话。

    有嘴碎得妇女开玩笑,柳宵去城里挣大钱了,也得把他爹娘接去享福吧。

    柳宵不答,只城里多好多好,有高楼有汽车还有自来水,以后他们就是城里人了。

    惹得看热闹的一顿笑话。

    柳宵脸皮厚也不当回事,招呼几个半大子帮着搬家,其实东西不多,昨天两人还收拾了一回。

    行李有限,很快就搬完了,柳宵一人塞了块水果糖。

    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脸冲着怀里抱着,外人轻易看不到孩脸。

    宋红米低头看了眼睡着的女儿,“老公,还要多久啊?”

    坐牛车就从来没舒服过。

    “快了,半个多时就差不多了。”柳宵稍微动动臂,被胖儿子压麻了。

    宋红米松口气,“还好。要不要吃点东西?”

    柳宵摇摇头,“等到了家再吃,你吃吧。”

    宋红米有些不禁饿,闻言也不管他了,低头啃起了饭团。

    这是她后来做的,以前的早就没了。

    这个饭团里头有土豆泥和鸡丁酱,味道也非常美味。

    可能食物的美味勾的地瓜醒了,丫头吭吭唧唧的冲着饭团使劲。

    宋红米还故意逗她,“你想吃是不是啊,不行呦,你现在还是无齿之徒呢,哈哈”

    地瓜姑娘也是有脾气的,鼓着白嫩的包子脸“啊啊啊”的叫。

    “喊破嗓子也没用呢!嘿嘿”宋红米将最后一块饭团浮夸的放进嘴里吃下。

    “哇哇哇”地瓜姑娘受不了这个委屈,哭了。

    柳宵扭头看过来,“地瓜怎么了?”

    宋红米嘴上回答,“没事,没事。”

    上已经将人竖起来,“地瓜,看看,那是啥,牛!大黄牛!”

    家伙就愿意竖着,看啥都新奇,眼睛都不够用了,自然就不哭了。

    宋红米怕太阳刺她眼睛,用被给遮遮。

    “没吵醒馒头吧?”宋红米问道。

    “没,还睡呢,牛车晃悠悠的,还挺适合他睡觉。”柳宵摸摸儿子的胖脸,挺热乎的。

    现在都六月末了,他可是特意等到天气暖和了才“行动”的。

    至于去京城,不急,最好是孩子们一岁以后。

    到时候坐火车也没什么影响了。

    如今的火车速度也是太感人,真去京城,没个四、五天可到不了。

    牛车到了一处单门独院停下了?

    众人下了车。

    柳宵把馒头先放牛车上,把大门打开。

    牛车师傅跟着一起帮忙搬行李。

    临走,柳宵给了半包烟。

    宋红米将地瓜放下,捶捶臂,“你闺女真沉。”

    “你儿子更沉。”他是想抱闺女的,可是考虑臭子太沉了,只能自己来了。

    “这房子真不错,青砖大瓦房,一个月两块钱租金,真要租出去,最少得十块钱。”宋红米之前听柳宵哥了,看到实物更满意。

    “还行吧,主要是离单位不远。”柳宵也算满意。

    “哇哇哇”孩子哭了。

    结果是尿了。

    两人赶紧给换尿布,然后喂了奶。

    宋红米让柳宵把炕再擦擦,把俩崽放上去,让他们练翻身。

    她拿着红色的拨浪鼓逗俩娃,还不忘没吃饭的柳宵,“老公,你赶紧垫吧一口。”

    柳宵也是有些饿了,擦擦接过饭团。

    “慢点吃,给你水,你下午还上班不?”宋红米看到馒头来了个连滚,赶紧给拦住,怕他掉地上。

    柳宵接过水碗喝了一大口,“不去,和你一起收拾行李,和领导好了。”

    “那挺好,咱们行李不多,收拾起来很快的。”不过最好还是等俩崽睡着再。

    “知道领导为何会给找这么好的房子么?”柳宵指了指屋顶。

    “当然了,他眼馋你的技术啊。”她老公可是靠技术吃饭的呢。

    柳宵呵呵笑了,“不错,他们不但指望我替运输队修车,还指望我帮着革委会、警察局、军区疗养院修车。”

    “你们领导好精明,这是拿你做人情啊。”宋红米了然。

    怪不得呢,舍得拿出这么好的房子。

    柳宵自然也知道,但他不在乎,“这也是好事,我每次可不白动,钱可以不要,但是我要票,上次还给我弄个自行车票呢。”

    “你要买自行车?”不是要去京城么。

    “不买,所以我了没钱,我和他要表票了,还得有个时间。你那个表不要拿出来。”柳宵的那个劳力士。

    宋红米点头,那是个**g。

    “老公,你也得悠着点,万一表现的太好,对方不放人怎么办。”这个可能很大啊。

    “所以我才没有迁户口,他拿我有什么办法。”他也不傻的。

    宋红米竖起一颗大拇指。

    “不过我也不藏私,教了不少师傅,所以在运输队我人缘不错。”柳宵继续道。

    宋红米一副思考的模样,“你这是走一步看两步的,难道这和去京城有关?”

    好像不怎么沾边吧。

    “还是夫人懂我。哈哈”柳宵畅快大笑。

    宋红米有点懵,还真让她猜到了,“老公快。”

    “我一直在考虑怎么去京城。你知道的,没有介绍信那是肯定去不了的,火车票都买不了,所以我积极表现,争取公费去京城,到时候我才好谋划下一步。”只是初步计划,具体的还要再看。

    宋红米嘟囔,“现在就有公费旅游啦。”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