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养小崽(10)

A+A-

    第一百一十章

    柳宵收到从京城来的信也没心急火燎的给回信。

    而是压了下来。

    转身忙起了过冬的准备。

    零零碎碎的活儿放到一起,还真不少。

    现在家里有两个孩子,务必要考虑周全。

    有些事儿,成年人可能忍忍就过去了,但是放到几个月孩子身上就严重了。

    所以不管柳宵还是宋红米都格外用心。

    柳宵拿着日记本,在取暖那个项目上填写了一行字,“红米,我多买了半车木柴,这个冬天肯定冻不着了。”

    宋红米很是庆幸,“这边挨着林场,不缺木头。”

    现在县城的取暖四分靠木柴,六分靠煤块。

    她们家已经存了不少煤了,现在有了这半车木柴,没有后顾之忧了。

    柳宵也是松口气,明天就要上班了,家里的事儿也差不多了。“还有缺的么?”

    宋红米想想,“有!你闺女儿子把画报撕了,再买几本吧,不用新的,买旧的就好。”

    反正她觉得迟早还是要遭毒的。

    一个看不住,刺啦就给撕了。

    动作贼快。

    柳宵摸了摸鼻子,点头应下。

    “你还不准备回信。”宋红米很是佩服柳宵哥的沉稳。

    “都上赶着不是买卖,有些事就得等他们来求才有意思。”这时候真不能急。

    “这话没毛病!”只有对方求上门,他们才好谈条件。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根底下。

    两个崽子又胖了一圈,进化成四肢爬行动物了。

    现在才真难看。

    稍微不注意,就往地上爬,也不怕摔到。

    主要是火炕很高,摔下去真能摔好歹的。

    至于用枕头、被子围上,也是不管用。

    俩娃无师自通“爬山”技能。

    他们不只会爬了,胳膊还特有劲儿,总试图站起来。

    宋红米觉得俩崽快要会走了。

    这个时候是不是该有个学步车,可惜没地方买去。

    这天,柳宵上了半天班就回来了,里拿着二斤的五花肉。

    宋红米接过,“哪个领导给的?晚上割点炖酸菜冻豆腐,剩下的冻上,今年过年不缺肉了。”

    算算外头破缸里冻着的,得有六七斤了吧。

    “政府大院汽车队的。回头单位还会发福利呢,怎么还能有二斤吧。”柳宵也有点出乎意料,没想到还能得这么多猪肉。

    “老家那边?”宋红米想问老家那边要不要回。“可是孩子撒不开啊。”

    她现在特佩服那种生了七八个,还照样下地挣工分的,都神人啊。

    “不用了,回头我找咱们大队的牛车,给两老家一家送两斤槽子糕,就不回去了。”柳宵没有也没有回去的意思。

    两斤槽子糕在农村也算拿得出了。

    “两家都在一个大队部,不好厚此薄彼,要不然给宋家送两斤肉也可以。”柳宵的性子本来就是“你对我好,我才会对你好”的性子,他觉得宋母人还不错,送些肉也是可以的,但是农村也藏不住事,后面少不得麻烦。

    宋红米懂,“没事,大不了以后补偿,等明年开春了,咱们还没走的话,我回去一趟,给她们买点好东西。”

    柳宵又起,“过年我应该会多放几天假,主要是过年了,车队没有跑长途的了,车就没那么费了,一些毛病,那些人也能修,用到我的地方不多。”

    “那太好了。”宋红米特别高兴。

    是时候让他也领会下全天带娃的乐趣了。

    不禁看了眼穿着笨重棉袄一点不耽误嗖嗖爬的俩崽。

    之前她想的是孩子有被子,冬天也不下炕,就没必要做棉衣。

    谁想到俩人就会爬了,被窝压根困不住。

    只能找大娘加塞给做出来。

    不过两人的棉袄都是大两号的,再穿两个冬天完全不是问题。

    可是还没等柳宵放假,京城那边居然给来电话了。

    直接打到了革委会。

    借调柳宵去京城帮忙。

    时间紧急,宋红米帮着收拾行李。“老公,怎么大过年的让你过去?”

    “我也不好,电话我没接到,的不清不楚的。不能陪你和孩子们了。”柳宵很是歉意的抱了抱妻子。

    “我就是想着你自己大过年的要孤身在外。”她这边怎么还有两个崽能陪她呢,“你们领导有点过分啊。”

    隔岸就给答应了,要不是这符合她们的计划,她才不让柳宵去呢。

    柳宵呵呵一笑,“这个年代,一上海、京城,自动高半头有什么奇怪的。”

    宋红米一想也是,也不是没经历过。

    现在是现在人们是羡慕上海、京城,之后是香港,再之后直接就外国的太阳特别圆了。

    好在最后,国家经济腾飞,那时候是自家好。

    “单位给买票吧?硬座还是卧铺?”宋红米关心的问道。

    如今火车速度感人,坐硬座一坐好几天太遭罪了。

    柳宵点头,“肯定是单位买票,这么急,咱们就是有钱业买不到票的。得找人买内部票,这种情况应该是卧铺。”

    “那还好,还好。”宋红米稍微放心了点,不过还是叮嘱道,“到了京城也别傻乎乎给干活,让你去肯定是难题,你只要能解决,也没必要太亲力亲为。”

    “肯定不会。我吃肉也要让别人喝点汤,太独了可不好。”柳宵对于人情世故也是懂的。

    “老公,你他们会不会没有调你入京的想法,反正难题不是时时有的,到时候大不了再征调你就是了。”不得不,这样更省事。

    “我会传达两个信息,我不愿意来回跑,太折腾。还有我只是临时工,不定什么时候就回村里了,他们就找不到我了。”他这次去京城也是想见到能拍板决定的领导,毕竟这个时候两个京城户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宋红米少不得夸赞老公两句深谋远虑。

    当天下午,讨了几回分别“礼物”的柳宵有些腿软的坐着单位的车去了火车站,没让红米去送。

    主要是把孩子交给别人不放心。

    第六天,宋红米收到一封电报,就一个字,“安”。

    却是真真正正得放了心。

    之后就没了消息。

    不过他还是带着孩子热热闹闹过了年。

    自己放了五十响的鞭炮。

    还包了纯肉饺子。

    给两个家伙熬了鸡肉绒粥和蒸蛋羹。

    当天晚上,两个家伙玩了一天睡熟了,她又给枕头底下给压了红包,“这是爹娘给你们的压岁钱,愿宝宝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最后又自言自语的道,“你们爹不知道有没有吃到饺子,是不是一个人,有没有想咱们娘仨。”

    柳宵是正月十五当天回来的,到家已经天黑了。

    宋红米给他烧了热水让他擦洗,又给他煮了三十个大饺子。

    她嫌弃做元宵麻烦,所以还是做的饺子,猪肉酸菜馅的。

    梳洗干净,宋红米又仔细检查了番,才让他看孩子。

    怕有虱子啥的。

    两个家伙睡觉呢,柳宵不敢弄醒,不过看了几眼,低头亲亲,又去了。

    “讨厌,不吃饺子了。”

    “先吃你。”

    宋红米双支着下巴,看着他大口吃饺子,“好吃吧,我放了不少肉呢。”

    她着做派要是让外人看到,肯定指责她不会过日子。

    “好吃,刚才废了大劲了,你总不让停。”柳宵的一本正经。

    惹得宋红米脸红,举起爱的拳拳捶了两下,“讨厌!”

    “快,这次去京城顺利么?”宋红米赶紧起正事,怕他又乱。

    柳宵吃下最后一个饺子,满足的长出口气,掏出帕子擦擦嘴,“老婆,也许不用太久咱们就能去京城了。”

    宋红米眼睛亮了,“这么顺利?”

    柳宵开始慢慢讲他在京城的事儿,“比我想的顺利,到了京城我就被运输队派车接走了,之后就是连续修了几天车,期间我也把情况了,但是除了一个队长我也没会见到领导,当时我都以为这活儿要白干了,没想到他们领导居然请我吃饭,问了我不少事情,重点问我修车和谁学的,我就拿着书本自学的我在这方面有点灵气。那位领导很赏识我,就问我想不想来京城。我当然想,但不能那么,我就我家在这边,亲人在这边,来了京城,我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家人,有些怕。”

    宋红米明白,这是在讲条件了,更有兴趣了,催促道,“那领导怎么?”

    “领导就可以给咱俩迁户口,让咱们吃上商品粮,我可以直接去运输队,直接是5级技师,不过没提你。”

    “哇偶,不错啊!”比她想象的好。

    “我还是没答应,是再考虑考虑,最后为难的到了房子,领导也拍板给解决。”柳宵到这,有些歉意的看了眼红米,“我答应了,然后打听了下,京城住房很困难,咱们过去别想住的太好,这种独门独院肯定够呛了。”

    “没事,骑驴找马就是了,顶多就是几年的事儿,以后就可以买房子了。”这点辛苦她还是能吃的,“你准备什么时候回老家迁户口,老家那边要吱一声么?”

    “尽快回去,是肯定要的,但是怎么让我再想想。”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