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养小崽(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短短两个多月,从春末到盛夏,悦远的发展很是迅速。
工人方面,又多了一个组。
保安团队也建立起来了。
宋红米还弄了一个流动质检的岗位,可以去任何一个工人那里不定时不定量的抽查产品。
有点类似古代的钦差大臣。
她这么做还是为了质量。
商铺也开了第二家分店。
要不是没找到合心意的店长,她第三家都开起来了。
商铺已经买好了,上有钱,肯多花钱买房子再改造,也容易。
夏季的裙装卖疯了,营业额暴增,街上高仿、低仿都出来了。
悦远在京城也算是有名气了。
公司高速发展,作为老板她自然是高兴,但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放缓了脚步。
一是希望能稳扎稳打。
二一个是把重心放回家庭。
七月份,俩孩子跳级进行了高中毕业考试,同月参加了托福考试。
现在成绩已经出来了。
俩孩子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各自心仪的学校。
宁远要学汽车工程,他选择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
宁悦考取的是英国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学校秋季开学就在八月,两人签证已经办好了,马上就要走了。
宋红米和柳宵都舍不得孩子,但也希望她们能学到真本领。
早上,宋红米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市场买菜。
中午饭桌上有两样主食、六样菜和两道汤。
有点多。
是两个孩子单独完成的。
宁远做了疙瘩汤、西红柿炒鸡蛋、五花肉炖茄子、肉丝炒辣椒和紫菜蛋花汤。
宁悦做的主食是蒸米饭,菜是肉炒芹菜、鸡炖蘑菇、凉拌什锦菜和排骨海带汤。
宋红米和柳宵挨个品尝。
“米饭有些硬了,下次稍微多放些水,芹菜炒老了,有些菜不熟是有毒的,像豆角和蘑菇,所以做这些菜的时候,多费点火,但是炒青菜时间就不宜太久,没有脆爽劲了。凉拌菜不错,汤也可以,最好的就是鸡炖蘑菇了。”宋红米点评的都是宁悦做的。
那边柳宵也把宁远做的都尝了一遍。
接着点评,“疙瘩汤合格,西红柿炒鸡蛋我更爱吃咸的,其他的都可以。”
宋红米叹口气,“你你们选的国家,一个英国一个德国,都是出了名的美食贫瘠国度,所以做饭、做菜一定要学会了,我可不想你们俩出国几年回来变成两个瘦猴。还好,你俩底子不错,要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得多惨。”
宁悦翻了个白眼,“妈,你的也太夸张了。”
宋红米呵呵闺女还是太年轻。
事实会给她上课的。
等她吃到英国的土豆、炸鱼块就知道美食的可贵了。
德国好像是各种肠。
“反正出国前,天天你俩做饭,明天宁悦中午是做饺子,最少两个馅的。”宋红米直接给下任务。
现在严格点,她俩才能不吃苦。
好在俩孩子也理解。
宁悦不理宁远的幸灾乐祸,转了下眼珠,“那我明天去买大虾仁,做三鲜馅的,另外那个做韭菜鸡蛋的。”
都是她爱吃的。
宋红米表示满意,“可以。”
然后看向宁远,“那你晚上做包子吧,也是两种馅的。”
宁悦噗嗤就笑了。
也没跑得了吧。
宁远挠头,“我发面做的不好。”
宋红米回答的很是理所当然,“所以要练啊。”
“行了,吃饭,边吃边。”柳宵招呼吃饭。
“我正在考虑给你们带什么。”宋红米想的有些多。
她恨不得连大米、白面都给她们带一些,但也知道不可能。
“妈,我们多大了,还能饿着。”宁悦给她夹了块鸡肉。
“我回头给你们准备一些卤料包,到时候你们可以买些牛肉做卤牛肉吃。再带两袋碱面个苏达,就能随便吃发面了。大酱也带一罐。你们再想想,还需要什么?”宋红米询问三人。
“妈,都是吃的啊,那个大酱也要带。”宁悦有点不愿意。
宁远也是咧着嘴,显然也觉得有些夸张。
“等你们在国外人生地不熟想买一份华国调料都买不着的时候,就会崇拜你妈我的先见之明了。你们要带的东西无非是吃的、穿的,还有书和证件。书这块我帮不上忙,得你们自己挑选。穿的呢,我劝你们少带一些,到时候可以在当地买,只需要把钱带足了,这方面没有问题。就是吃的要多注意,因为没办法直接饮食习惯,多带一些吃食,也是给你俩一个缓冲的过程。”宋红米很是语重心长。
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老干妈,反正京城没卖的,要不然也给她们带几罐。
宁悦立马投降,“带带带,你的都带。”
宁远也点头,“我听妈、的。”
宋红米满意了。“对了,学费的事情,你们出国是学技术的,我希望你们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这块,所以不要去打工,当然有会去对口的企业实习还是可以的。家里商铺多挣钱,你俩心里有数,不用担心把爸妈的钱花光。我给你们一人准备了三万人民币。”
这次宁远先开口了,“那我用不了那么多钱,德国的公立大学是免学费的。”
他报考的亚琛工业大学是公立的。
宋红米却不赞同,“你可以考虑租房子,你学汽车工程,可以买一辆二车练啊,总之想要花出去还是很容易的。你也不用担心你妹,第一年的学费都是比较少的,钱足够,等以后学费增加了,我再多给她就是了。”
宁悦摆,“不用,不用,够了。我听老师,我们学长只带两三千人民币,也能坚持下来。”
“那不是有奖学金就是要打工。”两三千还是太少了。“钱多给你们带一些,就是怕在国外遇到点什么事儿,爸妈离得远,鞭长莫及的帮不着你们,有点钱在身边,你们胆子也能壮一些。不过爸妈也希望你们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柳宵放下筷子,“到了国外,不许碰毒、品,也不要谈恋爱,你们太了。”
宁悦脸通红,“我才不早恋呢。”
宁远嘿嘿笑,被柳宵盯了两眼,也立马严肃脸,“我也不谈。”竖起三根指,“我保证。”
“国外不禁枪,治安也不如国内,夜晚不要出门。而且国外对华人比较歧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并不是所有人都热情好客、懂礼仪的。”宋红米叹口气。
这种歧视会随着华国崛起慢慢改变。
但这种改变需要几十年。
“妈,我不怕,回头我弄包辣椒面带着,谁敢欺负我,我就扬他。”宁悦还挺有办法。
“国外有些习惯或者法律跟国内迥然不同,如果你们要是不注意触犯了,也不要慌,花钱找律师就是了。”宋红米真想一股脑的把如何在国外更好的生活的经验灌输给俩孩子。
宁悦连连点头,“妈,你知道的真多。”
宋红米笑笑,“还不是为了你俩,我那会员里有好几个孩子都出国了,我是打听又打听,把认为有用的都记下来了,就想让你们少走点弯路。”
柳宵附和,“你妈也是为了你俩,你们也用心记着点。”
俩的赶紧点头如蒜。
“你们记得写信,一个月最少一封。”柳宵又道。
电话太贵,只能写信了。
俩的继续点头。
“你们有认识的同学也出国么?”宋红米问道。
“学校去英国留学的有,都是学姐、学长,我们这届的就我和哥哥两个人考托福了,但是没有上我这个学校的。”宁悦耸耸肩。
如今在国内,服装设计还是比较冷门的。
宁远也,“也没我学校的。”
宋红米有些失望,不过也知道这很正常。
柳宵拍拍红米的背,“不用太担心,她们聪明着呢,别人在她们这讨不到好处。”
宋红米也只能这样想了,转而又想到,“如果在国外遇到华人需要帮忙,也要谨慎,要量力而行,尽量不要财不露白。”
她怕俩孩子太善良了。
柳宵补充,“有正义感是好事,但别贸然行动,三思而后行。”
宁悦嘿嘿笑,“我胳膊腿儿的可没办法逞能,不过我会帮忙报警的。大哥,你学过散打的,会不会一热血上头就动拳头?”
宁远挑眉,“你不是天天我散打学的稀松,还不如你的二指禅么。”
宁悦对着宁远做鬼脸。
看着俩孩子打闹,宋红米更伤感了,“你们俩从一起长大,从来没有分开过。”
宁悦让上仰着头,泪珠就在眼里转圈圈。
宁远也是眼眶通红。
“也不是不回来,一年回来一次,还是能一家团聚的。”柳宵赶紧劝,怕母女三人抱头痛哭。
宁悦到底是女孩子,更感性,眼泪还是流下来了,“可是英国没有春节假。他们过圣诞节、复活节。”
宁远也是语气低沉,“德国大学倒是有寒暑假。”
可是妹妹回不来,就不是一家团圆。
宋红米努力睁眼,不想落泪,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哭,“那就定在每年暑假,到时候你俩坐飞回来,咱们就能一家团聚了。”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