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18)
第一百八十五章
柳宵找到一处比较合适的地方,是个造纸厂的后院。
现在很多厂子都不好做。
卖家底是很正常操作。
这只是往外租,更是基操。
很大一片地方,地点还不偏僻。
有库房,其他的房子也都是青砖的,稍微改改就能用。
毕竟以前这些厂子都是“大户人家”,有钱。
房屋质量很不错。
只不过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
“红米,你看一共六间房子,到时候我雇佣两个学徒,他们也有住的地方,还能帮我看仓房。”柳宵有心定下,带着宋红米过来看房子。
“不错,不错,离家也不算远。一年租金多少?”宋红米也很满意。
“一年一千,还能讲价,回头我买点礼物去看看厂长,七八百问题不大。”柳宵很有信心。
别看房子多,但是不好租。
就是分开出租,那个大仓房,个人租它也没用。
就因为这些房子有些鸡肋,所以柳宵才笃定有讲价空间。
“这个价格挺合适的,不过会不会出变故,厂子突然把房子卖了。”宋红米绝对不是瞎担心。
这种情况太可能了。
而且也别指望签了合同就高枕无忧。
什么买卖不破租赁。
这年头法律意识薄弱,打官司繁琐,她们个人很难扭得过大腿。
拖都拖不起。
“我打听过了,造纸厂也有往出卖的意思,连着旁边那块土坝子,要四万,太贵了没人买,我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它买下来。”柳宵早有打算。
“需要那么久啊,迟则生变。要不还是卖金条吧。”赶紧买下来再。
“金条可能还需要卖,别忘了咱家还要盖房子呢。”加起来需要的钱真不少。
宋红米做下决定,“咱们把金条先卖了,回头是买这处还是给自家盖房子,再。”
哪处着急就把钱用到哪。
两人都是办事利落的,两天后就签了合同,一年六百五十块。
他们直接交了两年,一千三。
就因为答应一下子交两年,对方才把价格压低的。
之后有两处房子还要改造一下,这也是谈好的,对方同意。
柳宵趁开始招聘。
如今城里工作少,闲人多。
招工人不难。
但是柳宵还是花了半个月才确定最终四个人选。
他招聘的是学徒,以后要能扛事的。
不但刻苦好学,人品也得过关。
本来他打算留两个的,可是四人真不错。
反正学徒工资特别少,他索性都留下了。
还告诉他们会择优选人,这不是最后的结果。
让他们不敢松懈。
房屋改造好,人员也到位,南湖汽配维修厂开业大吉。
放了几挂鞭炮,柳宵请了几位老师傅和一些潜在客户去附近饭店吃了顿饭。
就算开业了。
下午就忙起来了。
如今车辆少,但是维修厂更少。
多是公家的,人家还以自家的汽车为主。
私人肯定要排队。
时间就是金钱,特别是对于一些货车和出租车。
所以柳宵这边很快生意就上门了。
只不过一些人对他的技术还有些怀疑,毕竟他出师太快了。
柳宵也知道,这个他一时也改变不了,只能靠口碑了。
他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信心的。
开业当天是星期日,宋红米带着孩子们也来了。
不过没多待,看着放完鞭炮就走了。
省得柳宵还得挂心她们。
宋红米决定带仨女儿去吃顿好的,“妈带你们去吃牛肉泡馍。”
“爸呢?”玲子四处张望。
“你爸得招待客人,还要喝酒,咱们不和他一起吃。”宋红米招呼孩子们往外走。
盼盼一蹦一跳的走着,“妈去哪吃啊?”
“去回民街。”那地方好吃的多。
“妈妈,我要吃酥肉,定家酥肉。”欣欣咽了咽口水。
“好,还有什么?”宋红米答应的很是痛快,因为她也想吃啊。
“还有甑糕,甜的。”盼盼眼睛圆溜溜的,仿佛上次品尝美食的美好记忆。
“没问题,玲子你呢?”宋红米让仨姐妹一人点一样。
不厚此薄彼。
“柿子饼。”玲子点的也是甜的。
孩子对甜没有免疫力。
“咱们定好了,这次吃了甑糕和柿子饼,这个月不许再吃糖了,要不然要长虫牙了。”为了让她们有口好牙,宋红米也是操碎了心。
三个家伙都没异议。
晚上柳宵回家,宋红米少不得关心几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有突发事件?”
“没事,就是那些司不让我走,非让我把车给修好了。”行家一伸,就知有没有,他今天修好了几辆别处修不好的车,那些司自然就更加热情了。“最近几天,我这时间可能都准不了,晚饭你不用等我,你和孩子们早点吃,还有夜校那儿?”
“没事,我不用过去了,回头等考试拿毕业证就好了。”她和老师混熟了,又展示了一下做账艺,是以前跟着老会计学过,现在只想要个证,老师自然就不管她了。
“我给你留饭了,赶紧吃点。”宋红米开始张罗。
“我其实吃了些。”不过也挺享受老婆的好意。
他收了四个学徒,工资很低,但是管吃管住,所以厂子那边有厨房。
其中有两个学徒做菜艺不差。
就是他太忙了,吃饭也得抓时间。
但是他不会吃的太快,怕得胃病。
所以通常就是一顿饭吃个三四回。
“那也再吃点,晚上我做的鱼炖豆腐。还有你仨闺女给你留的酥肉。”宋红米遂起中午去回民街的事儿。
柳宵洗了,坐下吃饭,“要是有辆车就好了,你们娘四个去哪都方便。”
“现在也方便,我们又不是远的地方,哪里用的着车。”主要是现在的汽车太贵了,可买不起。
“以后都会有的。”柳宵了这么一句,就低头开始吃饭。
他虽这辈子不想再折腾,不代表让老婆孩子跟着受苦。
房子、车子都会有的。
他保证。
两口子边吃饭边话,“今天应该挣了不少,但是我没把钱拿回来,我估计以后生意会更好,零件儿有些不够用了,我得多买些。”
只不过他现在走的是之前那个汽修厂的门路,人家肯定要加点价的。
回头等量大了,他就得自己跑门路了。
“行,你有数就好,钱还是要放好了。”宋红米怕钱惹祸。
“嗯,藏起来了,明天一早就去买零件。”柳宵免不了有些愧疚,“这段时间家里顾不上了。”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放心,三个闺女可省事了。”她家仨孩子就没一个熊的,都很懂事。
“明年开春,就可以考虑买房子了,到时候我就回老家把咱们户口迁过来。”柳宵算了下账,到时候钱会很富裕。
“我琢磨着指望买现成的房基地是够呛了,最坏的情况是买旧房子,然后扒了自己盖,但是咱们要盖的房子比较多,还得买两处相邻的房子,这就不容易了。”宋红米都想叹气了。
柳宵考虑了下,“其实还可以找那种浅沟或者土坝,咱们自己弄房基地。”不过这种情况需要的花费也不少。“不过一旦这么做了,咱们迁户口还麻烦。”
有地基没房子,也不会给迁户口的。
“可以先随便买个房子,把户口迁过来。新房咱们慢慢盖。我是打算给三个丫头每人陪嫁一套房子的。”女孩子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是底气。
“你的算。”给女儿房子,柳宵也是不反对的。
这个时代已经很好了,虽然做不到百分百的男女平等,但是女性地位也很高了。
但同时,女性被赋予的职责更多了。
她们不容易,给她们一套房子,让她们有个独自休息的空间,这很好。
之后的日子里,柳宵都是早出晚归的。
宋红米把孩子们送去学校,有时候也会去汽修厂,把账本给做了。
有时候也会帮忙摘摘菜。
她多次提醒那四个学徒,千万记得提醒柳宵吃饭。
她偶尔也会骑着自行车四处逛逛,打听关于房子的消息。
有几处合心意的,她都记下来了。
价格不便宜呢。
准备年后再问问看。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晃眼她们到西安已经半年多了。
孩子们上学了,家里也有了营生,算是在这里彻底扎根了。
所以这个年要过的热热闹闹的。
宋红米带着孩子们一起列单子采买年货。
因为西安这边没有大雪,所以并不敢买太多,怕坏。
有些东西能放的住,比如腊肠和腊肉。
她也跟着学跟着做。
她自己艺不行,就求了柳宵厂里学徒的妈把调料配好了。
她直接用就可以了。
她和女儿们都爱吃瘦的,肥肉就少放一些。
而且还做了一些牛肉肠。
还买了火腿和风干鸡,这都是能放得住的。
“红米,我准备腊月二十九放假,放到正月初六。”柳宵道。
七天假,不算少了。
“怎么放那么晚?”宋红米蒸了四节肠,给柳宵留了一根。
“我也想早放,可是有人不让啊,年前活儿多,一旦车子出了问题,多耽误挣钱,就是车没事的,也要过来保养检修一下,准备年后大干一场呢,要不是我强硬,大年三十也不想让我休息。”柳宵摇头,真的是甜蜜的负担。
宋红米就笑,“谁让你厉害,我可是听好些师傅你艺好了。”
她偶尔也会去汽修厂,那些司等着修车,就会三三俩俩的蹲在一起聊天抽烟。
就有夸赞柳宵艺的,而且还她家价格公道。
她也是心有荣焉的。
柳宵略略露出两分自得,然后从裤兜掏出一样东西,“家里挑费够用么,给你的。”
“什么啊?存折。”宋红米看着柳宵。
柳宵往前送送,“看看,算新年礼物吧,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去买。”
宋红米翘着嘴角,“家里有钱呢。”
话是这么,还是将存折打开了,她好奇啊。“一万二,怎么这么多。”
柳宵摇头,“不多,年前没在进更多的零件,也就是没压货。这钱你还得给我留五千,年后采买零件,剩下的你可以买房子了。”
“哪里用的着这么多。现在房价便宜,明年七月份我能拿到毕业证,到时候也会找个工作的,不求多挣,把家里生活费挣出来还是没问题的。”以后他们俩一起挣钱,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不用着急,你不明年暑假给孩子报兴趣班么,别让自己太累。明年我还要招人,修理厂效益会越来越好的。”柳宵认可自己累些,也舍不得红米吃苦。
“我不找坐班那种,就找兼职记账的,这几年,我的重心就是在孩子们身上。”主次她还是分的清楚的。
柳宵也知道红米有主见,也很尊重,“等到汽修厂那边他们四个都出师了,我就能清闲一些了,到时候我也能照顾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