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30)
第一百九十七章
汽修厂加土坝子最后是五万二拿下的。
因为卖了金条,里有钱,柳宵也不等了。
直接找人开始收拾“垃圾坑”,同时还把维修厂一边的院子给拆了。
目的是把土坝圈进来。
不过也得等到把土坝的土挖走的。
宋红米也没事,就经常去房基地溜达。
看着那些人收拾。
良子找的村里人真的挺能干,干半天不带歇气的。
宋红米会给买烟和冰棍送过去,让他们歇一歇。
这几个工人不容易,干一天才五块钱。
她想让他们回头把土也铲一层,要不然多味儿啊。
因为这些人干得快,三天就把垃圾全部清走了,用农三轮车全部拉到郊区的垃圾场了。
之后更是如她所愿,清了一层地皮。
这活儿还没完,还要填土。
汽修厂的工人数量不少,他们没事儿的时候已经在大坝上挖了好多土了,所以直接就能用车拉了。
之前需要几百车土,那是牛车、马车,现在直接用大货车,速度加快不少。
不过前前后后也用了二十多天,才把坑填满。
之后又用大货车直接碾压,地基总算初具模样了。
虽然他们里现在不缺钱,房基地也收拾出来了,也没着急盖房子。
等着好好研究一番再呢。
因为这个房子盖出来,不出意外要住十几年了。
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再者,马上十月份了。
天气转冷,也不适合盖房子。
“老婆,我准备把围墙先弄上。”柳宵道。
他们是把垃圾坑给填了,但是他怕这一冬天他们不盖房子,又没人去看着,附近的居民再往那儿扔垃圾。
因为人家扔习惯了。
这是很可能发生得事情。
柳宵是也是未雨绸缪,准备先把围墙给弄上。
宋红米也不反对,只有一个要求,“要用青砖。”
要和以后的房子协调。
宋红米不久就看到了青砖围墙,然后被惊艳到了。
青砖白泥,顶层是一层青瓦,有点古城墙的赶脚,透着一股子韵味。
晚上她和柳宵这事,还感叹,“不愧是古都,连垒墙都这么有韵味。”了了。
柳宵笑了,“也挺出乎我的预料的,之前工人们还和我,想在墙上做个像扇子面的透孔,好多新盖房子的都那么弄,好看!我没同意,我知道你也不会喜欢。”
做围墙就是为了保护隐私,开个洞是哪个意思。
“老公做的对。”宋红米一点不吝啬的夸奖。
这就是心有灵犀了。
柳宵继续道,“咱家围墙是加高的,普通的只有二米二,咱家的二米五,再高就不好看了,我觉得也够用了。”
“可以了。”宋红米做过实验,在围墙外蹦跳,根本看不到里边。
当然这也可能因为她跳跃能力不算好的缘故。
“大门还在制作呢,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做好,就是做好我也不准备安了,回头盖房子麻烦。”要往里进车的。“老婆,你的设计图不改了。”
“哪里不好么?”宋红米反问道。
柳宵赶紧摇头,“没,没。就是问问,现在没盖,还能随便改。”
宋红米斩钉截铁,“不改。但是施工的时候你得看住了,要让他们按图施工,一定要把管道弄好,室内厕所还有浴室都要弄好。”
“知道,我找的这个工程队是一位留学工程师的私人团队,咱们的要求意思。”除了贵些没毛病。
“现在就有这种私人工作室了?”有些新鲜。
工程队是柳宵出面找的,因为他认识的人多,具体怎么考察的,她还真不知道。
柳宵笑着解释,“现在哪有私人工作室啊,也太潮流了,是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在省设计院工作,这个是属于人家接的私活挣外快的工程队,有他的技术支持。”
这么宋红米更懂了,这就是端着铁饭碗还想多挣钱。
不过也正常。
“他们建筑队人员不算多,明年五月开工,计划两个月能把房子盖完。之后房子要晒干,等到八九月再装修,不出意外,明年年底之前我们就能搬过去了。”柳宵停顿了一下又道,“其他的都还好办,就是那个集体供暖的锅炉、暖气片麻烦一些,回头我往沈市那边打电话问问有没有。”
他上次回老家,来去匆匆,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
“实在没有的话就一屋弄一个炉子,但是那样的话既不美观还麻烦。”宋红米叹口气。
“家具我也找师傅在做了,都是红木的。”趁着红木还能做的起。
而且中式风格的家具和房子也更配。
“老师傅红木爱反油,也快不了,加上咱们做的多,估计都得明年夏天了。咱们的房子盖完,这钱肯定要超。”柳宵自然是不在意,多花些,让老婆孩子住的舒心就好了。
钱再挣就是了。
而且自从汽修厂扩建(将土坝子圈了进去),能停车的地方多了,来修车的就更多了。
营业额又增加了。
他又多招了四个学徒。
其实不至于招这么多的,但是学徒便宜又很吃苦耐劳,能帮大家不少忙。
再者汽修厂有两个员工有些起心思了,这也很正常,人家看汽修厂这么挣钱,他们也有艺在身,自然也想当老板,所以他这次一口气招了四个,也是些未雨绸缪的意思,不会因为员工突然辞职把他闪一下,他有人可以顶着。
一提到算账,宋红米更精神了,“咱家新房子我都没敢合账,怕受不了。前前后后的搭进去多少了,就是买楼房我估计都能买好几处了。”
所以日后她家的房子绝对是低调的豪宅。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房子又不能不盖。
“就是搬家以后,离孩子们学校有些远了,走路得二十来分钟,该给她们买自行车了,欣欣还,看玲子能不能驮她。”过了年玲子就九岁了,盼盼也八岁了,都可以骑自行车了。
“指望玲子还不如指望盼盼,那丫头保证学得快。”盼盼是三姐妹中运动神经、身体协调性最好的,自然学自行车就快。
柳宵点头,“真有可能。”
“老公盖房子的事儿,咱们先别和三个丫头透露,回头给她们一个惊喜。”到时候房子盖好,装修完,再带她们去看。
柳宵自然不反对,回想了下,“可是上次咱们俩聊天过买砖的事儿了,也不知道欣欣听没听见。”
“应该没有,要是三孩知道,以她们那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子早围着咱俩问东问西的了。”现在安安静静的就是她们还没得到消息呢。
以后也要注意,三个丫头可尖了。
之后的时间,柳宵和宋红米去看新房都会找个借口。
三个孩子一直被蒙在鼓里。
宋红米又开始做窗帘、新棉被褥。
因为等搬入新家了,三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新房,被褥不够的。
还有一样关键的家具就是床垫子,这个宋红米非常的看重,因为她知道劣质的床垫子对身体伤害太大了,特别是对孩子。
容易得白血病。
反正她挺害怕的,所以准备自制。
床垫子没啥技术含量,至于她做的如此。
她不弄弹簧的。
就让柳宵买一大卷加粗的羊毛毡子,然后裁成需要的尺寸,再用那种特制的大针一层一层的缝上。
也不用特别厚,大概四层就足够了,有成人半个指那么厚了。
最后再缝一层耐磨的帆布被罩,在上面安上拉锁好就可以了。
反正床垫子上还要铺棉被子的,它硬一些也无所谓。
就这么东做一点儿,西做一点儿的,新房终于盖好了。
刚安好窗户,上完房梁。
宋红米迫不及待的去看了。
挨个屋子验看,这摸摸那看看,很是满意。
工程队贵点也是有道理的。
当天全家下馆子。
“爸妈为啥去饭店吃饭啊,有啥好事吗?”盼盼眼珠亮亮的,看看她爸,又看看她妈。
她就爸妈最近不对劲儿,肯定背着她们有事儿。
宋红米轻咳了一下板了板脸,“没事啊,能有什么事,咱家不是经常隔三差五去饭店吃一顿么。是不是老公?”
柳宵赶紧接话,“嗯,上次不是你还想吃水盆羊肉么。”
玲子突然插话,“可是昨天妈妈突然就笑了,是不是你们要生弟弟了?”
这话给宋红米和柳宵直接干懵了,咋跑生弟弟那儿去了呢?
宋红米柔声问道,“玲子,你怎么这么呀?”
玲子没听到爸妈的否定,情绪更加低落了,垂着脑袋,“我们班级有个同学叫亚男,她就她爸妈生了个儿子就可高兴了,总偷摸的笑。”
宋红米抿嘴憋笑,“爸妈不是和你们过了吗。不会再生的,有你们三个宝贝儿就足够了。”
玲子抬了下头,“可是你们没儿子,你们不想要吗?”
宋红米和柳宵对视了一眼,“这种事情随缘吧,有就有,没有就算了。再了我三个女儿都很优秀,不比儿子差对不对?”
盼盼重重的点头,还握着拳头,“对!我一点不比男生差,我班男生都打不过我。”
欣欣奶声奶气的道,“我也不比男生差,我比他们都聪明,我是年级第一。”
玲子也好像有信心了,挺着胸脯,“我也不比男生差,我会吹笛子,我还会绣花做布娃娃,我学习也很好。”
宋红米挨个揉她们的脑袋,“所以不用胡思乱想。”
柳宵也道,“其实我觉得女儿比儿子要好,女儿多贴心啊,会照顾爸妈,你们这么就会帮着爸爸妈妈做家务了,能做饭还会自己洗衣服。你看这条街的男孩是不是特别皮总出去玩儿,每天弄得脏兮兮的,还老惹家长生气。”
盼盼很是赞同,“大俊每天都要惹他妈生气,他妈每天都要大喊大叫的。”
那个大俊是真熊,要真是她儿子,也得被气好歹的,他妈真揍。可是皮糙肉厚,不长记性,“气大伤身,所以我和你爸没有儿子气,我们我们还能多活些年,谁会找那个不痛快呀。”
三个丫头都露出笑意来,因为放松了。
“我不气爸妈,我们是贴心棉袄。”欣欣一向嘴甜会哄人,就是轻易不开口。
“我也是,我也是,我是军大衣,可暖和了。”盼盼自带幽默属性,又把大家逗乐了。
玲子挠头,想了好一会,“那我当棉背心吧。”
宋红米笑的揉肚子,“这又是棉袄棉背心儿军大衣的,我和你爸这不得热出痱子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