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32)
第一百九十九章
自从三个孩子看完新家之后,心里就跟长草似的总想着要搬家。
宋红米就让她们想想,怎么布置自己的房间。
她也想搬家好么,不别的,九月份是西安的雨季,总感觉潮乎乎的,她想尽快搬过去把炉子升起来,反正自家烧炉子又不是集体供暖,想什么时候升就什么时候升,屋里干干爽爽的才舒服。
但是这边的事情也要弄利索了,汽修厂有些忙,柳宵有些抽不开身子,好在跟房东好了月底之前搬,所以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还有就是孩子们这个包车还没安排明白。
之前也包过车,暑假送孩子们去少年宫,但是马上就要冬天了,没有棚子的人力三轮车太慢太冷了。
她和柳宵在考虑面包车。
面包车倒是有,柳宵就认识很多,那也得再仔细调查调查的。
一件件琐事办好,也终于到了要搬家的日子。
之前很多东西已经搬过去了。
比如窗帘已经安上了,床垫子也铺上了。
但是东西仍然不少,这两年她们没少买东西。
宋红米最后一次检查孩子们的包袱,“玲子,哪些是要带走的?”
“妈妈,这些我都要带着。”玲子指着地上四个大包袱。
“都是什么啊,这么多。不是让你们挑出来一些送人么。”宋红米揉揉脑袋。
“可是都是我能用和喜欢的。”玲子嘟了嘟嘴。
宋红米又看向盼盼和欣欣,就没有包袱少的,“那我可不管了啊,反正你们有自己的房间,行李多一点也能放得下。回头尽量的摆放整齐,不要把新房子搞的乱糟糟的。”
反正柳宵了,他会弄个大货车来搬家,包袱多也都能拉走,不慌。
玲子三姐妹赶紧保证,很怕宋红米扔她们东西。
宋红米只能摇头撤退。
同时在心里感叹,家里孩子太懂事了。
柳宵自己开着解放大货车回来的,还带了良子和另外一个学徒。
之后就没她们什么事了。
搬货搬行李自然是男人来。
最后人都一起过去了。
驾驶室坐不下,盼盼主动要求去车斗看行李。
好在宋红米够瘦,她抱着欣欣,玲子紧紧挨着她,倒勉强坐下了。
这个时候的大货车外型很大,但是车头占了很大一部分,驾驶室非常的窄,然后车斗也很大。
她外行,所以只是推测,就是现在造车技术有限,一些零件不能缩,所以车头要大一些才能装的下,车头又是拉货的重点,所以最后能牺牲的就是这个驾驶室了。
憋憋屈屈的,体验感很差。
等到了新家,宋红米很是松了一口气,赶紧带着孩子下车。
之后是看着他们搬行李。
她只要指挥往哪个屋子搬就好了。
三人动作麻利,也有劲儿,行李很快搬好。
宋红米给泡了茶,让良子他们歇一会。
良子拿着茶杯挨个屋子转悠了一圈,夸了好几句。
看出来,他挺喜欢的。
“建房图纸我们还留着呢,回头你想盖房子,可以给你。”宋红米并不在乎和别人相同。
也不追求那种独特感。
良子挠头,“我想挣钱了给爸妈盖个这样的,住起来舒服。”
宋红米对这么孝顺的伙子更有好感了。
“老婆,我们回汽修厂了,得还车。”柳宵对着良子俩人招招,他们就全站起来了。
“不吃完饭再走?”宋红米的意思是帮着搬家了,总要招待一下的。
“我们在外头吃,中午你和孩子吃吧,东西放着,下午没事我就回来,和你一起整理。”柳宵完急匆匆带着人走了。
宋红米知道柳宵那话不是敷衍,他是真怕她自己弄累到。
她也没着急整理,而是去看看孩子们。
她还不知道她们怎么分的房间呢。
她问过,结果谁也不肯,玩神秘。
这下子没法藏了吧。
刚才搬她们的行李,都是孩子们自己带的路。
她在这屋烧水,就没去看。
宋红米往西屋一看,是欣欣朋友在整理行李。
人不大,叠衣服很是有条理。
她在门口看了眼,没进去。
又去了东屋,东屋有两个连着的房间。
玲子住在了外侧,那盼盼就分到了里屋。
“有需要妈妈帮忙的地方么?”宋红米出声引起三个丫头的注意。
三丫头都跑了过来,纷纷表示自己可以的。
独立能力一级棒!
“妈妈,我好喜欢这里。”玲子的眼中都带着欢喜。“我想在屋里养花,可以么?”
宋红米摸着她的脑袋,“可以啊,回头我们去花鸟市场去买,到时候你随便挑。”
新房子是该装饰一些绿植,更有生气,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玲子高兴,笑的满口牙都露出来了。
盼盼挤了上来,“妈妈,妈妈,咱们养条狗吧,我同学总和我吹牛,他家狗可厉害了,还能骑呢。”
宋红米立马反应“骑狗烂”,“那个狗可不能骑啊。”
“我不骑,那能不能养一条啊,我可以喂它。”看来盼盼挺想养的。
宋红米沉吟了下,她们院子很大,照养条狗看家护院也不错,“那回头和爸爸商量一下,看他有没有意见。”
她原则上是同意的。
盼盼知道,家里的事情妈妈同意了,基本上就成了,高兴的握着拳头,“妈妈,我都给狗狗起好名字了,叫做八娃。”
宋红米懵逼,“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
她家三个孩子,排序也该是四娃啊。
还是孩子们互相了解。
欣欣一语道破,“葫芦娃不是有七兄弟么。”
盼盼装模作样地叹口气了呢,“那一二三七娃都有了,那就接着往下写十娃呀,一直一直写啊。”
宋红米很是无语,这也属于催更了吧。
因为催不了,所以怨念到养条八娃的狗。
闺女,可以哒!
比那些只会寄刀片的读者有前途多了。
“欣欣,你要养什么?大姐要养花,二姐想养条狗,你呢?”宋红米问女儿。
欣欣显然之前没想过,皱着眉头思考,“那我想鱼可以么?”
“为什么想养鱼呢,妈妈告诉你,养鱼不容易的,很容易死。”宋红米倒不是不赞成养鱼,只是怕孩子养出感情了,然后鱼死了再伤心。
“妈妈,不是你在刺绣课上要保护好眼睛,要勤做眼保健操,多看绿色的东西,也可以看一些移动东西,比如鱼在水里游。我想养鱼就是为了保护眼睛。”欣欣真的是太聪明了,记性好,还会举一反三。
“好,妈妈同意你养鱼了。”宋红米准备买个大些的鱼缸,然后买大点的金鱼,是不是生命力能顽强点,不那么容易死。
但有一一,养鱼要总换水,有些麻烦。
三个孩子都养东西了,她要不要跟风呢。
算了,真没特别喜欢的。
反正孩子们要是养了,她也可以跟着稀罕嘛。
“和妈妈你们三个是怎么分的房子呀,心背吗?”宋红米蛮好奇的。
玲子摆,“没心背,是我分的。”
宋红米有些惊讶,“那根据什么呢?”
“妹喜欢下棋,喜欢看棋谱,喜欢安静,就让妹在西屋了,然后我问二妹,她喜欢里边还是外边,她选了里边,然后我就选了外边。”就是这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
宋红米心里骄傲,她大女儿太有做长姐的样了。
她准备好好奖励一下。
也许买个好笛子是个不错的主意。
现在玲子和盼盼寒暑假还是会去少年宫。
“中午爸爸不回来,你们有什么想吃的么?”宋红米是要出去买菜的,今天是搬家的好日子,可不能太凑合,要有仪式感。
三个孩子挨个点菜,宋红米表示没问题,全部记下。
让她们在家里收拾行李,她会把大门在外头锁上,有动静也不要出去。
主要是周围邻居还没熟悉呢。
都不知道谁家养没养狗。
现在可没养狗必须栓绳的法律,遇到厉害的狗,真的会被追着咬的。
她家以后不是也要养狗么,让柳宵要条厉害的狗。
到时候外头有猛狗也不怕了。
宋红米挎着竹篮子正在锁大门。
就听身后有人问话,“你是新搬来的?”
宋红米扭头微笑,“你好,这是我家。”
是个年轻的姑娘,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很是青春靓丽。
姑娘指了指旁边的房子,“那个是我家,咱们是邻居呢,我姓李。”
都远亲不如近邻,宋红米更热情了两分,“李同志你好,我姓宋,我丈夫姓柳。”
“你拿着篮子是准备买菜啊。我和你,不要去商店,东西贵还不好,你去东边有自由市场,啥菜都有,就是得会看秤,总有人缺斤短两的。”姑娘还挺健谈。
宋红米趁把周边的商铺都问了个遍。
这下子心里有数了。
其实她也了解一些的,毕竟之前租房和这儿不算太远,两者有交集的地方。
她要是往租房那个方向走,很快就都是她熟悉的地方了。
宋红米真诚谢过,看来以后可以多接触一下。
搬新家,遇到一位友善漂亮的邻居,是好兆头吧。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