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34)
第二百零一章
一晃眼,入住新家一个月了,柳家已经升起了炉子。
西安到了冬天温度还好,但是湿冷,有了暖气,幸福值立马p,还是加不停那种。
三个孩子都特别喜欢。
家里没人不喜欢。
就连邻居们也很喜欢。
这一个月,她们已经熟悉左右邻居了,在这片街区算是初步融入了。
其中宋红米和搬家当日遇到那位的李姑娘关系不错。
平时没事还能互相窜窜门聊聊天。
那位李姑娘头脑很是灵活,经常摆摊卖衣服。
都是她自己做的。
她会去城里的大商店去看新衣服的款式,然后回来自己做,总能做出七八分样子来,然后低价卖出。
按照后世的观念,李姑娘这么做自然不好,不尊重人家的原创。
但是如今国内真没人在乎。
就是一些国企制衣厂做出来的新款也不知道从哪里借鉴的呢。
这天宋红米和李姑娘正聊天呢。
的是李姑娘家和邻居家的摩擦。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李姑娘家后来盖的房子比邻居往前探头了一些,邻居有些不愿意了。
李姑娘的解释是,她家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新房空间大了,前后都各占了一些地方,当时也没多想,没想到邻居这么在乎。
明明以前关系不错的,因为这点事儿两家几乎都不怎么来往了。
宋红米听着其实也挺尴尬的,她家盖新房好像也比周围人家的房子都要高一些宽一些的。
立马明白,李姑娘这话是给她听的,告诉她,她家不信这个。
但其实她家新房和她家也不挨着。
她们家之前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坑,所以填上之后房基地面积也非常大,所以在盖房子的时候左右两侧都留了一个通道,打算明年春天种花呢。
之后李姑娘就把话题转开了,起了暖气的事儿,以前都不知道有暖气这事儿,见了就一见倾心了。
就是不好买。
虽然柳宵没藏着掖着,把买暖气片厂子的电话号码给她们了。
但是周围人还停留在喜欢。
实际行动的却没有。
李姑娘家是有打电话咨询的,觉得价格有些贵,毕竟不是一次投入,后续每年冬天都要买蜂窝煤。
但是勉强一下还是可以买的。
她们最终放弃的原因是距离太远,厂家不管送货,要自提。
她们哪里去过沈市,就知道比京城还远呢。
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宋红米大概了下沈市的距离,其他的没,更没有一点想要帮忙的意思。
当年她男人为了这套暖气片可是累个半死。
她缺心眼啊,还给他找活儿。
“对了宋大姐,上次听你家盼盼想养狗,还没要到狗呢?”李姑娘问道。
宋红米点头,“要到了,不过还在狗妈妈的肚子里呢,还得等等。”
她真没瞎,自从三个孩子又要养花又要养狗养鱼的,她和柳宵商量过了,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
要狗还是很顺利的,正好良子家就有母狗怀崽了。
但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不知道生没生,不过即使生了,也要让狗妈妈养一段时间的,太她们不好养活。
“我舅舅家大黄生了一窝七八只呢,你寻思着你们要是没要到就给拿一只,长得都挺好。”
宋红米摆,“不了不了,跟人家好了,现在突然不要了有些不好,你家怎么不养一只?”
“我妈烦猫狗,都不让养。”李姑娘叹口气。
宋红米神色一动,“等你有了自己的家后就随便了。”
李姑娘到底做生意的,脸皮不薄,闻言也没太害羞,只是语气有些低落,“哪那么好找,我也没班儿。”
“你挣的不比上班多啊。”宋红米故意道,“回头姐给你介绍一个好伙。”
宋红米起了红娘的心思,她想到良子也二十多了,和李姑娘挺合适的。
两人都不是铁饭碗,但是挣的都不少。
回头和柳宵,让他和良子透透话。
两边都有意思,她愿意给牵个线。
果然活的年头久了,什么东西都愿意碰一碰,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她觉得红娘这活儿最不好干。
“那他啥条件啊?”李姑娘居然开口问了。
宋红米有些惊讶,不过这也和她脾气,“是我家汽修厂的副厂长,伙子人长得帅,人品也好,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抽烟不喝酒,修车技术也很好,一个月工资是一百二。”
李姑娘眼睛瞪得溜圆,“这么多,我爸电厂老职工才九十来块。”
“这还不算年底奖金呢,不过他家是农村的。”宋红米属于丑话在前头那种。
李姑娘热情落了一些,“那家里负担重么?”
“不重啊,他家父母年纪还不大,还能下地干活,家里还有俩哥哥呢。”未来估计养老也和他关系不大,估计也就是给些钱。
“那还好。”显然李姑娘有些心动的。
宋红米没在往下,也是让她回去考虑清楚,别头脑一热,她怕以后麻烦。
却是谈起了衣服,最近正流行的呢子大衣,“你要不要做几件卖?”
李姑娘摇头,“太贵了,怕卖不出去砸里。”
“那你哪天去大市场买布料,喊我一声,我要去买点呢子。”要给家人统一做一身呢子大衣,英伦款的。
“行啊,我觉得大姐你做的衣服更好看。”完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宋红米知道咋回事,因为这姑娘抄她给女儿们做的衣服了,卖的还挺好。
不过倒也坦坦荡荡,还送了两条鱼感谢。
她也大方的收了。
反正孩子们穿出去就代表没法保密,她还记得玲子和她抱怨,她仨穿新衣服去上学,遇到一位同学的妈妈直接上去翻她们的衣服,看怎么做的,回头也给她孩子做。
所以她不大方也不行。
“一阵悦耳的鸟鸣
原来是墙上的石英钟在报时。
李姑娘抬头一看,十一点了,赶紧起身,“宋大姐,时间不早了,我回去做饭了。”
宋红米往出送,“下午没事再过来。”
她也该做饭了。
现在有了炉子,做饭更方便了。
她之前就把砂锅放炉子上了,煲的鸡汤。
天冷喝点鸡汤补补元气。
要一直煲到孩子们放学。
她现在去炒两个菜就好了。
主食不用做,孩他爸会买锅盔。
自从搬了新家,离汽修厂倒是更近了。
加上学徒陆续出师,柳宵也没那么忙了。
中午不赶上急活儿都会回家吃饭的。
天冷了就是要吃肉,排骨炖茄子干来半锅。
再炒个老爆三。
宋红米掐着时间做的,等老公和孩子们回来,菜正好出锅。
宋红米看到玲子在给家人挨个盛汤,叮嘱道,“心点,汤很烫。”
“没事的妈,我会心的。”玲子现在也是干家务的一把好了。
“吃饭前吃些汤,暖暖肠胃。”宋红米也端起汤碗口口的喝了起来。
真的好舒服啊。
“妈,你我用这汤泡锅盔行不行?”盼盼着已经动了。“感觉没有羊肉汤泡起来好吃。”
“那我明天买些羊杂,给你们熬羊杂汤喝。”想喝羊汤还不容易。
今天她就想买的,结果羊杂被饭店给包了,她没买到。
“鸡汤也好喝的。”欣欣嘴可会了。
柳宵直接将一碗汤喝掉,“老婆,鱼缸做好了,下午我去取回来。”
“是么,终于做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盖房子呢,做了大半个月了都。”宋红米真心没忍住,吐槽了几句。
因为欣欣想养鱼,她怕养鱼容易死,就决定养几条稍微大点的鱼,生命力肯定相对来顽强一些,养大鱼自然需要大的鱼缸。
没想到卡就卡在这个大鱼缸上了,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那就只能定做。
七打听八打听的找到了生产鱼缸的产家。
对方也接了单子,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宋红米和柳宵也都接受。
但是对方接了单子迟迟不生产。
要是后世,非得给个差评不可。
“妈妈,爸爸,有了鱼缸就可以买金鱼了吧?”欣欣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嗯,等爸爸把鱼缸搬回来,测试一下漏不漏水,如果没问题就可以去买金鱼了。”宋红米觉得自己考虑的是相当周全了。
“妈妈,我也要去买金鱼!”爱凑热闹的盼盼。
宋红米索性都带着,“那就定下星期日去买,都去,都去。不过是妹妹要养的鱼,还是让妹妹挑。到时候正好玲子再看看花草。”
之前玲子就买了两盆,太少了。
玲子听到还能买花,很是高兴,“妈妈,我要买绿萝。”
“你喜欢就买。”宋红米知道绿萝非常适合放在室内。
柳宵揉了揉大女儿的脑袋,“玲子,爸爸给你定制了一个花架子,到时候你的屋子可以放多多的花。”
玲子激动的都不夹肉了,“爸爸,什么样的花架子啊?”
宋红米虎着脸,轻拍她脑袋,“快去吃饭,回头让你把画给你看。”
玲子赶紧端起饭碗。
“爸爸,妈妈,我的狗呢?”盼盼不高兴了,嘴上都能挂油瓶了。
大姐已经有花了,妹马上也能养上鱼了,她的狗呢?
作者有话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