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39)

A+A-

    第二百零六章

    正月十七一早,柳宵再次坐飞去了京城。

    之所以这么赶,也是想着孩子们还有最后三天假,能在家陪陪宋红米。

    宋红米将三个孩子叫到书房,“马上就要开学了,今天检查寒假作业,你们相互交换、批改,谁错的最多,中午、晚上的洗碗活儿就归她了。”

    玲子和欣欣答应的很痛快,盼盼有些不情愿。

    宋红米自然是看出来了,挑眉问道,“怎么,盼盼你不是寒假作业可简单了么?”

    一句激将,盼盼自然也同意了。

    宋红米将录音打开,播放千千阙歌。

    这年代,粤语出了不少金曲,都是她喜欢的。

    三个孩子和她爱好差不多。

    “你们想吃什么糕点?妈妈给你们做。”孩子们这么努力批改作业,她也得有所表示啊。

    “我想吃超级丰富的面包。”盼盼喊的最大声。

    她喊完,八娃迎合似地也汪汪汪的几声。

    宋红米没憋住,笑了。

    盼盼也有些羞赧,“八娃,有你什么事啊!”

    宋红米深呼吸一口,“玲子和欣欣呢?”

    两人最后也选了面包。

    “你们用心批改,有些题目还可以重新温习一下,拿不准的先互相讨论,再决定不了的可以问我。”宋红米完出了书房。

    准备做超丰富面包。

    这个名字稍微有点奇怪,它的由来是有一次她胡乱把一些干果、水果干都包进了面包,这是一个超级丰富的面包,孩子们就记住了。

    这次她准备再多加点料,争取对得起这个超丰富面包的名字。

    肉肠碎可以考虑一下。

    干果家里有核桃和花生。

    水果干有葡萄干。

    鲜水果有苹果和香蕉。

    鲜水果就算了,其他的都可以加。

    不过香蕉长黑斑了,要不再多做一个香蕉饼吧,反正很快的。

    做就做,香蕉饼很是快,先做这个,让孩子们边吃边改作业。

    掰下黑斑点最多也最软的三个香蕉,剥皮掰段放入大碗中。

    放入一些奶粉,加少量温水,用勺子将香蕉压成泥,再用筷子搅拌一下。

    其实更方便的是用牛奶。

    再打一个鸡蛋,放一些蜂蜜,倒入一点面粉,调成面糊。

    锅加热,不加油,摊一个个饼。

    很快一大盘香蕉饼就做好了。

    八娃已经眼巴巴等好一会了。

    宋红米撕开一个尝了尝,“味道不错!”

    八娃着急了,摇着尾巴蹭她的腿。

    “丢不丢人,能不能矜持点,还热呢,等会再给你吃。”宋红米一边吃着一边给孩子们送去,“香蕉饼,尝尝。”

    三个孩子自然都很捧场。

    “妈妈,怎么做的?”玲子很感兴趣。

    宋红米将详细做法了一遍,“回头让你们亲试试。”

    屋里录音正在播放海阔天空,她跟着哼唱几句,又回了厨房。

    八娃这回没跟过来,毕竟好吃的在屋里呢。

    宋红米一点不奇怪,八娃有奶便是娘。

    谁里有好吃的它就跟谁。

    节操不存在的。

    她开始和面。

    将面粉、鸡蛋、奶粉、酵母、白糖、植物油和在一起。

    然后就是不停的揉。

    像搓衣服那样揉,除了费胳膊其他还好。

    揉出膜了,开始发面。

    为了让它快点,将面团放入大碗,然后放入蒸屉,底下加入温水,不过温度不要过高,三四十度就可以,要不然面就不是熟了,而是发了。

    发面且得等一段时间呢,她开始准备配料。

    将另外一个锅灶点火,放油,然后倒入花生。

    大概一斤左右的样子。

    炒一回她就多炒些,做面包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多的。

    不一会功夫炒花生的香气就冲满了厨房。

    她直接将厨房窗户打开了,放放烟。

    柳宵上次建议买冰箱,其实她更想买抽油烟。

    现在还不叫抽油烟,叫做“排烟”,是安装在橱柜窗口上,有一个电带三片叶子外框,由三角铁组成,电带着叶子倒转,也起到一定的排烟效果,噪音很大。

    宋红米在一家饭馆的厨房里见过,排烟效果一般般。

    也不知道真正的“抽油烟”什么时候能面世。

    宋红米将炒好的花生米盛出来,趁吃了两粒,“真香!”

    抓出一把捣碎,吹去花生皮,就是花生碎了。

    之后是夹核桃,切肉肠碎。

    准备工作做好,见面团发到两倍大。

    二次揉面,切成几个剂子。

    然后擀面,擀成牛舌状,往里加料。

    最后放入一个铝盆里,放入蒸屉二次发面。

    蒸四十分钟再闷十分钟就成了。

    中午母女四个就是吃的面包。

    因为没用碗,让盼盼逃过一劫。

    判到中午为主,她的错题最多。

    宋红米发现有些题目她是会的,就是不够认真。

    给她拿了个新本,写上“改错本”三个字,“把错题都抄写在上面,仔细的做一遍,长长记性,下次就不会再错了。”

    盼盼不情不愿的接了,“我都记下了。下次肯定不会错了。”

    宋红米一点不心软,“我是和你商量么,赶紧的,别磨叽。”

    她平时够开明,但是一黑脸孩子们还是怕的。

    就是胆子大的盼盼也不敢再杠,麻溜接过本子。

    “好好写,认真写,记在脑子里。”宋红米吓唬道,“我下次出题,你要是还在同一个地方错了,直接拿鸡毛掸子揍你!”

    今年孩子们三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欣欣和玲子都是双百,盼盼数学是一百,语文得了九十七分,错了两个字,丢笔画了,作文扣了一分。

    她们之间的成绩慢慢的拉开了。

    这在意料之中,但她也希望这个时间能往后拖拖。

    比如上了初中或者是高中。

    宋红米当了三天严母就结束了,因为孩子们都开学了。

    再次让孩子们穿上呢子大衣和皮靴,宋红米送她们去上学。

    等柳宵回来,要买女士自行车了。

    玲子和盼盼都已经学会骑车了。

    不过一直是用家里的二八杠学的,还不知道换了坤车习不习惯,还有驮人,这也是要学的。

    母女四人穿着同类型的大衣实在太惹眼了。

    一路上吸引了众多目光。

    到了学校,好几个老师都上摸了,还问在哪做的。

    宋红米没自己做的,她可不想给自己找活儿。

    又不缺那点工费,而且里头还有两个老师教仨丫头,好意思收钱。

    把锅甩给玉茹了。

    也顺便了工费——十五。

    可以一点不便宜。

    估计这价格能让很大一部分人打退堂鼓,还想做的,她就引荐给玉茹好了,让她挣点。

    反正她做了大衣之后,玉茹研究过,已经搞懂做法了。

    只不过呢子布料太贵了,她不敢做,怕卖不出去。

    给孩子们交完学费、书费,看着孩子们进了教室,她就回家了。

    中午有车接她们,还是之前的包车。

    这车还要继续用一段时间,直到天气再暖和些,三个孩子确定能骑自行车上学再谈不雇的事儿。

    柳宵打回来电话,他还要去趟吉林了,所以回来的要晚几天。

    宋红米知道他是去购买汽车配件了。

    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他在电话里没提买房子的事,是避嫌还是没买到。

    主要是时间太短了,三天就买到了合适的房子。

    概率太低了。

    柳宵是四天后回来的,也就是这趟出门他花了七天时间。

    去了两个城市,七天!动作太迅速了。

    当他把房产证拿出来,她更惊讶了。

    京城房子这么好买么?

    是学区房么?不会是随便买的吧。

    随便买也无所谓,买到就是挣到。

    “咦!”宋红米惊了,“这个地方?”

    柳宵点头,“京城大学老师的家属楼,去年刚分的福利房。”

    “怎么买到的?”宋红米好奇的不得了。

    柳宵开始从头讲起,“有些事真的是巧,我下了飞,去卖票大厅咨询去吉省的航班时间,然后就看到一个中老年男人捂着脸在那儿也不知道哭没哭,我不抽烟但衣服兜里常年有烟,就塞给他一包。”

    宋红米做了个暂停的势,“等等,有bg了啊,场还允许抽烟。”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他整个人挺悲伤的,给包烟安慰安慰,塞给他之后我也没啥,拎着行李就走了,等我出了飞场大门他追过来了,我们俩就上话了,知道他是京大的教授,今天是送他的前妻和儿女们出国的日子,他的妻子也是京大的教授,他们都是各自领域有名的学者,但是那场运动,他们离婚了,各自下放到了农场改、造,后来平/反了,回到学校任教,但是他妻子还是觉得不安全,毅然决然带着孩子们出国了。”柳宵也是经历过那场运动的,印象深刻,“之后他请我喝酒,我就去了,在京大附近的一个饭馆吃的,其实是他想买醉,他喝醉了拉着我不放,哭唧唧的,我结了账把他送回家了。”

    “所以房子是他帮忙的。”宋红米语气肯定,“你去找的人家?是不是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了。”

    柳宵予以否认,“真没有,之前也没想过能在京大家属楼买房啊。倒是想着他人不错,回头买了房子让他帮忙打理一下,咱们可以给钱或者让他抽成都可以。”

    所以他承认,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的,但不是他主动去找的他,“是他找的我,我选的那个招待所还是他建议的,我把房间开好,把行李放好,然后才陪他吃的饭喝的酒。”

    宋红米点头,送上门的。

    这运气也是没e了,可以买彩/票了。

    “他醒酒了,估计挺不好意思的,来招待所找我表示感谢,我自然不用客气。我们聊天就谈到了买房的事,他当时眼神有些复杂,然后就问我是不是真想买,我自然是了,他就他有房子,立马带我看房去了。”

    “然后你就去了,就把这房买下了。”宋红米扬扬房产证。

    “确切的,我买的是他前妻的房子。他前妻带着孩子们出国了,就把房子卖给他了,他把里的钱和能借到的所有的钱都给了前妻。不过这个房子位置更好,三楼,就是面积点,才六十多平米。”如今大房子少,除非自己盖。

    “还好吧,如今还没有公摊,六十多平方的两室一厅很宽敞了,可是家属楼不是福利房么,允许买卖?”宋红米疑惑的问道。

    “他们情况比较特殊,很多京大的教授都是平反回来的,他们一次性补助了很多的年的工资,也是一笔巨款了,所以在盖这个家属楼的时候,其实算是他们自己集资,当然学校也补助了一些,所以能直接拿到房本,自然是可以买卖的。当时那人了个价,我觉得可以接受,也没讲价,直接全款,他又帮忙找的人给办的房产证,就用了一天就办下来了。”他也觉得这次京城行太过幸运了,如同顶着幸运光环。

    “这房子要留着以后也不卖,万一咱仨闺女谁能考京大呢。”宋红米开始做美梦了。

    作者有话要:  晚安,也做个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