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首场遇高手
董明没有想到,他在蜀都正式比赛中,遇到的第一位对,竟然是大咖级选王乐正!
他见过王乐正的比赛,还是其战胜许学海的那场比赛,对方犹如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面对此君,董明没有任何获胜的会,连侥幸都不存在!
虽然无法取胜,他也没有直接认输的打算,作为球员,比赛,除了战胜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学习与积累!
通过比赛向对学习,并借积累自己的比赛经验,也是董明此行的目的所在。
随着主裁发令,二人比赛打响,由董明率先开球。
中规中矩的一号位球发出,王乐正接发球采取中路放,只是,他的放,瞬间让董明感觉到了压力!
接发球放也可以这么快吗?
董明的吐槽不能改变对方的作风,实话实,王乐正的放质量极其一般,或者相当差劲,差劲到令人有些牙酸!
见到如此质量,他都有种想要抽对方的想法,腹诽着,放能更认真一点吗?
不过,董明却也发现,对的放质量虽然差得可以,他却无法抓住任何漏洞,无他,速度太快了,明明知道那就是宝藏,你却没有会抓住!
没有会,却不会影响他后续的前操作!
在前,董明将要进行的操作又是什么?
当然是争!
充足的放空间,加之董明又擅长前争夺,傻子才会主动起球,他将球由中路,放以前斜线,置于对方的正前。
放过后,随即逼到位,意思相当明显,胆敢继续回放,他不介意直接扑球!
只是,董明武断了,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居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仍然进行了前回放,他还拿不出任何办法!
这种操作,简直毁灭了三观,我守在前,你竟然还敢放,最不能理解的是,对方回放时,他还无法扑!
一切的根源,就在一个“快”字!
快得守在前的董明,都无法立时做出反应!
还好,王乐正的回放,质量仍然堪忧,不存在任何杀伤力,伤不到董明半分!
董明没有陷入被动,同时,考虑到对不甚执着于前,他仍然可以继续回放!
他回放了,不需要太多解释,拥有着再次回放的会,谁会率先起球?
董明猜测,面对他的再次前回放,王乐正有两个选择,回放或挑球。
如何去做,王乐正需要依照董明的动向而定,董明远离则放,逼则挑球!
董明不担心对挑球,却不会眼看着对回放,他当然逼,并且逼得更加坚决!
重压之下,王乐正打出了后场,打后场并不稀奇,可是,情况却偏生出现了一点不同,原因仍然在于出太快!
究竟快到什么程度?
这么吧,王乐正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上拿球点极高,并且实现了直推,形成后场平球!
整个动作没有任何花哨,唯独彰显了“快”字!
预计的放和挑球都未出现,却形成了一个推球,让董明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倒在次要,只是经此一推,董明彻底陷入被动,虽然他也可以强行后撤、并且以直线将球回抽后场直线,却先已失!
与王乐正交锋陷入被动,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又两个回合,董明被逼出了半场高球,然后回合结束!
第一回合,董明在前争夺中落入被动,随后越陷越深,最终失去比分!
失分之后的董明,还在思考,他在前并没有露出明显漏洞,为什么形势出现急转?
或许他过度迷信自己的前能力?
这是董明能够找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释!
无论这一解释正确与否,既然在前争夺中,被对寻到了漏洞,前就必须增加十二分的心,他也终于认定,自己需要重新定义前安全距离!
接下来由王乐正发球,他一脸轻松,抬发出了五号位球,落点位于董明的持拍腋下。
王乐正的发球,过高度控制得极其严格,羽球过立即下行,不留半点破绽。
董明利用反拍习惯性挡出了中路前球。
接发球挡中路,是一种既可以照顾到前场,又不至于错失后场会的策略,没有杀伤性,却自保有余!
假如对进行前争夺,他守在球中路,左右位置都容易照顾到,若对挑球至后场,后撤也相当便捷。
中路放,守中带攻!
可是,遇到了王乐正,董明也是醉了,因为那个家伙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
对的策略很简单,采取了中路回放,可是,在董明逼之际回放,到底是艺高人胆大,还是在藐视对?
然而,待对方完成回放之后,董明才终于明白,对既不是胆大妄为,也不是心存蔑视,而是,人家具备这种实力!
尽管在董明的内心之中已经高看了对,却仍然低估了其出速度,还是正常人吗?
王乐正是不是正常人,董明没有闲暇纠结,他必须抓紧处理这个令人头痛的前球!
前球的质量还是一般,处理起来也没有太多难度,他却犹豫是否继续选择放,对方的出太快,整个前又哪里有安全区域?
不放,只有起球!
与争夺前相比,起球是下下之策,等于把刀柄送于对方的中,任人宰割!
董明心中凛然,不行,纵然前危险万分,也不能轻易将球挑起!
这一次,他都没有考虑变线,直接采取了最简便的方式,原地回放,中回放中!
并非董明钟爱中路,而是他更加重视放质量,也只有回放,才更容易实现高质量的前球!
孙副主任不是过嘛,要坚持自己的个性特点,既然董明形成了前的个性特点,明他
擅长前,更确切来,是擅长回放!
左右没有好果子吃,为什么不使用自己最习惯的段?
董明的放与他人不同,在放过程中,利用了内气外放,外放的内气虽然很弱,却可以在放中,获得极佳的质量,假如控制得好,其放效果甚至可以接近滚!
见到董明回放,王乐正也略感讶异,在他看来,董明放概率较高,却有很大可能做出变线,落点无非左右两个边路,回放中路?呵呵,他便守在这里!
可是,事实情况却是董明不仅选择了中路回放,回放的质量还极其惊人,羽球相当贴,且几乎过即坠!
王乐正心惊,若想再次推球,以他的速度或许可以做到,却要冒着羽球下的风险,若增加推球高度,又容易将推球打成挑球!
再次回放,王乐正不敢,因为董明的放质量太高,并且还守在前,被扑的风险太高,而推球,风险同在!
王乐正不再矫情,直接将球挑起,挑向了董明的正后场!
呼!
董明长呼一口气,他知道,中路放策略成功了,逼得对率先起球,还是没有任何压制的起球,这是一个难得的进攻会!
首选的进攻方案是直线进攻,直线进攻距离更短、速度快,对的反应时间更短,与斜线进攻相比,缺点是没有给对形成调动。
直线杀球的缺点正是劈杀的优势,劈杀可以更大幅度调动对,但是它的缺点同样明显,斜线进攻线路较长,球速较慢,一旦对方实现了防守预判,仅需要挡出前直线,进攻方会因大幅转移陷入被动!
略一思虑,董明打出了直线进攻,将球杀向了对方的反边线。
全部意识力调动,两成额外力量加成融入进攻,仙气一击成型,羽球携带恐怖的速度,以直线杀向了对方的反边线。
王乐正显然对于董明的进攻威势,拥有着充分的认识,他比较适应这种进攻!
虽稍显慌乱,却稳稳挡出直线,将球放置于董明的正前。
正后场向正前的移动并不困难,董明上很快,见到对直线挡,不以为意,在内气外放的帮助之下,再次实现回放,远放近,放难度远高于近回放!
远放近虽然很难,董明却胸有成竹,因为他有内气外放。
他的回放没有杀伤力,但不会留下明显漏洞。
完成了防守的王乐正,神情也由紧张变得舒缓,见到前球,踏前一步,然后球拍反切,瞬间形成了反勾对角。
勾对角,是比赛中常用的脱身段,其实,刚刚的王乐正并不被动,完全没使用这种段的必要,要知道,勾对角如果用得好可以直接得分,可是,若使用不当,有些时候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危!
就比如此时,见到对勾出了对角,形成了极其贴的前球,董明哪里还会客气,身随球走,球拍立时递出,在外放的内气帮助之下,实现了原地回放!
越贴的球,回放质量越高,况且董明还有外放的内气相助,他的放近乎滚!
王乐正也发现了失误,同样快速跟进,他的实力摆在那里,面对董明的放球,于高点处将球拿到,腕发力,将球弹向了董明的正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