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前尘往事
而乔家盛极必衰,从十二年前就走向子嗣凋零的结局,皇家自然对乔家更加大度。
乔家曾经让无数人眼红的影子侍卫也慢慢消失,果然败势已经不可挽回。
朱万青想起父王的,皇家最大的敌人来自内部,从来就不是那些所谓功高震主的外臣。
只要皇家的争斗都能守住底线,不叫外人蛊惑了去,闹来闹去大隆朝始终是姓朱的。
当然最近的几次皇权交替还是比较平稳的,第一,子嗣都不多,像皇帝就是先帝的嫡长子,他爹是二皇子,两人年纪相仿,其他还有三位皇子,没等成年,先帝就去了。
所以,第二是皇帝没有太长寿的,都死的不早不晚,特别是年纪上去以后,但凡脾气有些大就容易中风,大隆朝是出太上皇最多的朝代,没办法,中风的太上皇有两位,还有两位怕死的,早早禅让了。
皇朝交替这么多年,朱家没出过奇葩,大部分是那种不蠢也不算太聪明,性子稳重的天子,个个都很得臣子百姓的爱戴,只是到了这一代,太子朱琮谋是前未有过的灵狡猾,这就让众臣子们有些隐隐的不安,还好他从表现出对皇帝贵妃的赤城,对弱哪怕草木也充满善心,加上又是皇帝成亲十年后得来的第一个孩子,也是长子,皇帝护的紧。
贵妃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未曾封后,太子虽然不是嫡子,其母妃地位也是后宫中最高的,皇帝其他还有三位公主,两位皇子,两位皇子其一也是贵妃亲子,太子胞弟,另一个是新得宠的香妃所生,不两位年纪都特别,不满五岁,香妃更是西域人,所以太子的地位非常稳固。
太子地位越稳固,他身边的人就越忠心,朱万青想着乔巧巧到底是个姑娘,为了太子殿下的清白,他以后也要住在东宫,让随从赶紧回家去报信,他这一报信,宫内宫外,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即便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但幺叔守着,料想幺叔今晚也睡不着,加上疲累,乔巧巧打着呼噜就一夜睡到天亮。
直到感觉有人捏着自己的鼻子,乔巧巧惊醒。
乔巧巧念初中开始住校,十年,后来工作,家里给了创业金,就贷款买了公寓,一直是自己独居的,父母都是事业型人才,可以指点她事业前景、人生道路甚至思想境界,却从来没管过她生活上的细节。被叫起床这种事,不存在的!
茫然的望过去,一看,一张陌生的少年的脸,果然不是熟人,莫不是宿舍新人?乔巧巧倒下继续懒床。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这么惨,长的不好看就算了,还是一张男子模样的脸,中性的过分,没救了。
“巧巧,我是猪鬃毛,你睡了一夜就往了我吗?我是你太子师弟啊,快点醒醒,趁着我好不容易把你那影子侍卫打发掉的空档,问你几个问题?”朱琮谋居然自称猪鬃毛,还要不要廉耻了?
乔巧巧爬起来,晃了晃脑袋,不敢置信的问:“你能打发我幺叔?”
朱琮谋无不得意的笑,嘴角裂到耳后,“我母妃叫去问话了,难道他还敢不去。本来是叫你去的,我让姑姑带话,你太累还没起,问影子侍卫也是一样的,然后就打发乔幺去了,我聪明吧!”
乔巧巧竖起两只大拇指,表示他聪明的呱呱叫!
然后她后知后觉的拉起被子裹住自己,推开朱琮谋道:“喂,虽然我还没有发育,你把人打发走,单独闯进我房间里,也是要闹绯闻的,你想过没有?”
朱琮谋哈哈大笑,不以为意,“你这不是穿着有衣服嘛?我想想你也不可能裸睡,怕什么?再我也没发育呢,想那么多干嘛?我想问问,你是怎么过来这边的你记得吗?你想不想再回去现代?”
这是什么鬼问题,乔巧巧又躺回去,她反正衣服裤子都穿的好好的,确实也不敢裸睡,但她还不想一大早被人盘问呢?躲的开你吗?
朱琮谋推了乔巧巧一下,差点也要并排躺下来,吓的乔巧巧忙跳下床,“好啦好啦。我死了才过来的,都死了肯定回不去了。所以我没想回去。”
“你怎么死的?几岁死的?哦,我先,我是大一跟新同学出去旅游,遇到了泥石流,我家条件一般,我没舍得扔行礼,落在了最后面,结果就悲剧了!英年早逝啊!”
“那时候我二十八岁,刚升cmo,出差的时候坠了。我才是真的英年早逝,你都还没出社会,最多只能是早折。”
绝杀,朱琮谋感觉他身边响起了背景音。
又听乔巧巧道:“去拿点吃点来,边吃边聊。”
乔巧巧已经清醒,聊性正浓,就是到点吃早饭了,再边吃吃喝喝边聊才是人生常态。
朱琮谋指着自己鼻子,刚想什么,随即想到自己还是识相的拿去吧,这位姐姐他果断惹不起,比他多了近十年的生活阅历,光用嘴皮子就能绝杀他,挣扎都是徒劳。
两人聊的很愉快,朱琮谋做事也算靠谱,除了他贴身的内侍,独闯乔巧巧香闺的事再没当事人以外的人知道。
乔幺还没从后宫回来,乔巧巧又被皇帝提溜到了大内。
没有任何一丝不情愿,乔巧巧跪在大明堂御座前,此时皇帝刚下早朝,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乔巧巧提溜过来,这丫头不得了,第一天到京都就把乔国公气吐血了,然后还敢跑到东宫借宿。
他今儿个早上起床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太子的授官考试有个姑娘通过了,然后姑娘跑去东宫借宿,太子居然同意了!
这是哪里来的狐狸精,别带坏了他儿子,忙问姑娘是哪个?然后有人告诉皇帝,姑娘是乔大的独女,昨天刚到京都的乔姑娘,乔姑娘昨下午还把乔国公气吐血了,晚上乔国公清醒过来就安排人全城逮她,等确认人进了东宫,这才刚刚放弃这事。
皇帝早朝都心不在焉,几位相公心知肚明怎么回事,早早就放了他走。
事关太子,宫里都显得气氛紧张,皇帝从贵妃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大概,那位影子侍卫平淡的描述让他们对事情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