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含情脉脉

A+A-

    这四种人在当时的社会上是非常吃香的,可又只能是少数人才有。

    “真羡慕你啊,可以这样遍世界的跑来跑去,游山玩水。”我笑着道。

    在整个农闲的时间里,我们大队的两辆东方红大型拖拉都没有闲下来。都在跑着运输,增加集体经济。

    “去你的!”雷春耕笑着轻轻地累了我一拳,道:“跑来跑去真的。还游山玩水呢,忙得寻死的时间都没有。”

    “哈哈,春耕,可别被外面的花花世界乱了眼神。”听了雷春耕的话,我笑着道:“找死还不容易吗?电灯没拦着,河里没加盖。”

    “你瞧瞧,着着,就又不正经了。”雷春耕望着我笑着道。

    “今天的磷肥送到后,就去哪里?情况好吗?”我呵呵一笑也就分开了话题。

    “到那里去还不决定,看情况吧。”雷春耕了哈哈地道:“情况很好,供不应求。”

    真的,自从我们大队在开办了磷肥厂以后,生产出来的磷肥真的就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只要一有磷肥生产出来,马上就会被一抢而光。

    其实,生产磷肥已不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就需要大量的磷矿石。将磷矿石晒干后,用粉碎磨成粉末状态,然后,将磷矿粉倒进一个特制的池里,在倒上硫酸,搅拌,让硫酸和磷矿粉产生反应,在将它们包装起来,就成了磷肥了。

    为什么这种磷肥会供不应求呢?是因为当时个大队已经大量的大面积地使用化肥来增加粮食产量了。可长期使用化肥,又会使土壤产生板结,从而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到粮食产量。

    极其需要有一种矿物质来改变土壤中的性质,保持土壤的疏松。而磷肥刚好就有这种功能,却磷肥厂又还不是很多。

    在当时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年代里,都需要很好的改善土壤质量,因此,磷肥也就供不应求了。

    “磷肥供不应求倒是一件大好事。这样吗,咱们大队的集体经济就好了。”我笑着道。

    “这倒是的。”我不觉就笑着道:“哎,昉昉,咱们大队又有一期新农村要分房了,是不是?”

    “是啊,看来,你是不是也想分到新房了?到时候我给你看吧。”我笑着道。

    “谁不想呢?谢谢你啦!住新房多好。”雷春耕嗨嗨地笑着道:“昉昉,你家是不是也可以去住新房了?反正全大队已经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社员家里都已经住上新房了。”

    “我们家倒是不急。反正住着舒服了就行了。”我笑着道。

    “昉昉,你该下车了。”我正在的兴头上,忽然间,听到了雷春耕我已经到地方了:“已经到了公社后面的马路上了。”

    “春耕再见!”着话,我就从拖拉上下来,来到了地上,目送着雷春耕驾驶着拖拉远去,然后,我就抬腿朝着公社走去。

    走在路上,我想,有车真快,这路上车子又少,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飞快地行驶。不多的时候,我就来到了公社邮电所的门口。

    公社的邮电所就在公社广播站的隔壁。我刚走进邮电所里面,正在跟邮电所营业员赵炫贞闲聊着的公社广播站播音员吴伟珍,一个比我年纪略大的年轻漂亮的女人,看到我就立即笑着跟我道:“世昉,今天有啥子事情来啊?”

    “我是给县广播站寄送一篇稿子的。”我笑着着,一边就买好了一张邮票,黏贴好了,递给了赵炫贞。

    “啊,是啊,昉昉,你前一次写的一片广播稿写的很好啊。”吴伟珍看着我笑着道。

    我听了,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什么话。因为当时我并没有想的更多。

    “对了,世昉,公社里要成立一个报道组,你要参加吗?”吴伟珍望着我笑着问道:“要参加的话我给你报上名去。”

    “好啊!伟珍姐,那几谢谢你啦!”我听了,就笑着道。

    “不过,你也得个公社广播站写稿子。”吴伟珍笑着道。

    “好的。”我笑着答应了下来。

    将稿件寄出后,我也就回来了。这一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我急只好步行着,一路丈量着地球回到了家里。

    当时,社员们的家里都还没有收音,就更不用是什么电视和络电脑了。有的就是有县里统一前来安装的有线广播。

    县广播站每天早上吗,中午吗,晚上各广播一次。其他的时间,就有区,公社广播站去用了。

    因此,在当时,在人们的中间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广播响,点灯亮,大队干部冲锋忙。”

    这句话虽然很空洞,但也明了一个情况,也就是当时的干部们,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也明了干部们的所作所为,都被社员们看在眼中,所以,群众的心中有杆枰,秤砣就是老百姓的心。

    我刚回到家里,爸爸邵柏青和我妈妈李卓青以及我老婆邵梦婕都已经子在吃饭了。“这么迟,去了哪里?”我妈笑着看着我问道。

    “他去公社邮电所送稿子了。”我老婆邵梦婕笑着帮我了。

    “什么,你谢什么稿子?”我妈十分疑惑地望着我问道。

    “给县广播站里写稿。”我老婆邵梦婕颇为自豪地笑着道:“他的稿子都已经广播了呢。”

    着话,我老婆邵梦婕就笑着含情脉脉地看了我一眼,眼神里那种脉脉的温情让我感觉到十分暖心。

    “啊!昉昉,你会写这样的东西啊!”我妈听了,不觉就眉飞色舞地笑着道。

    “那是当然了,俺家昉昉是啥样的人。”我爸也望着我笑着道。

    着话,我们一家就已经吃好了午饭。

    放下里的碗筷,我同抹了一下嘴巴,就向着外面走去了。刚刚走到村子中间,迎面就碰上了钱淼森,章秀红和其他的十多个知识青年在一起向着大队科研组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