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骤见章卫丽
敢把那山山水水另呀嘛另安排。
”
这里,汇集着全大队所有的青壮年们,更有一支青年突击队。这支青年突击队是以知识青年和大队里的青壮年们自愿报名参加组成的。
他们在这里摆开了战场——修建一座容积较大的中型水库。在这些建设大军中,尤其是以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的身影更为突出。
只见他们飞奔着,欢笑着,挑的挑,抬的抬,推车的推车,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不时地从他们的身后传来。
那些铁姑娘们也不甘落后,她们互相追赶着,仿佛就像是白色的雪地上面飞扬着地一只只白鸽一样,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声声激动人心的歌声,不时地从她们的身后传来。
山坡上面,有的正在用钢钎,用铁锤,将山坡上的石块才挖下来,然后,搬运到下面修建大坝的基地上去。
女青年和男青年们,推着架子车互相追赶着,各不相让,争先恐后。
这时,我穿着一件棉大衣出现在了工地上面。这时,正是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了。
高个子知识青年洪学敏正推着一辆架子车飞快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世昉,你啥来了?”洪学敏看着我笑着问道。
与我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此刻的洪学敏,在零下这么冷的天气里,只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背心上面用印着一个鲜红的大字:“奖”。
他的脖子上围着一条已经被汗水弄脏了的宝色的毛巾,脚上是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蓝色的裤脚高高地挽着。
“学敏,来,我来推一回吧。”望着洪学敏,我着话就飞快地脱下了棉大衣,将它搭在架子车上,一把抢过洪学敏里的扯把子,推着就飞快地奔跑了起来。
洪学敏也在我的旁边帮着推着。
“世昉,今年大队里的分红真是多啊。我都分到了一百多元。”洪学敏一边帮我推着架子车,一边十分开心的笑着道。
“是吗?高兴吗?”我笑着问道。
“嗯,高兴,真是太高兴了!”洪学敏笑着大声地道、
不要以为一个知识青年经过一年的艰苦劳动,到了过年只分到了一百多元的收入就只有这么一点点,放在现在就只有一天不到的收入。
在那个时代里,国家的建设也才刚开始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
那时,我们把火柴就叫做洋火,好一点的布料就叫做洋布,点的的煤油也叫做洋油,就连铁钉也叫做洋钉。为什么在这些东西的前面都要加一个“洋”字呢?
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国家在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不会制造,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就连一种硬糖也是从古巴进口的,所以就叫“古巴糖”。
你,从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建造,能不辛苦吗?
而且,在当时,在城市里的工人,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五十元。刚新进入工厂的工人还不到这些呢。
在农村里。一般的,好一点儿的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三百多元,一般的也就一百多元。可是,大家都生活的非常的幸福。
再了,我们大队给社员们的分红,一年中,至少会给社员们分四次的红利。第一次是在春耕生产之前,第二次是在夏收夏种之前,第三次是在秋收冬种之前,然后在年终的时候再给社员们分一次红。
这些都是现金的分红,当然其他的实物,如稻谷,各种豆类,瓜果,还有猪肉等等的分配是看情况的。生产的多就多分,生产的少就少分。
主要是看各种作物地成熟期进行分配,按照人口和劳动所得的工分进行分配。以人口为主,以工分为辅。因此,社员们的收入实际是不低的。
毕竟,在当时,城市上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五十元,而且一切东西都要购买。也能用够,还可结存一点起来。
我们大队里从粮食到燃料都不用买,只需要买一点油盐和老酒等等的副食品就可以了。
因此,其实,这样折合一下,我们大队里的社员们的收入比城市里的居民只会多不会少了。
闲话少,言归正传。
就这样,这个水库,经过了广大社员和青年突击队员们的艰苦奋战,雨季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却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水库修建好了。
等到修建好了水库,也就到了年底了。大队里召开了一次社员大会,表彰了一大批地先进社员,五好家庭,五好社员。
当然,这种表彰奖励都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也就是给各类先进颁发一张奖状,在奖励一些茶杯,毛巾,热水瓶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但虽然是这样的一些日常的,不起眼地奖励,社员们却为自己被评上先进和兴高采烈。不像在我还没有重生之前的几年里那样,有一种法,叫做荣誉能够买多少钱一斤!?
社员们的家里,以墙上所张贴的奖状多寡为荣辱。
接下来就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了。因为提倡勤俭节约,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在当时春节期间,一切都是新事新办。
在春节期间,从大队到个生产队的蘑菇,依旧进行着正常的采收和销售。
大年初二开始,大队里的社员们便都开始走亲访友了。
那时候,还是处于慢生活的节奏。出去做客,一家人就是一整天的时间。差不多整整一个正月的时间,大家都在走亲访友。
虽然,那时候在正月里待客的点心就是年糕,粽子,麻团(就是在煮熟的汤圆外面黏上一层黑芝麻),还有另外的一些糕点和花生,瓜子。
招待客人的饭菜就是一碗元宝鱼,香冻肉,还有一些日常地青菜等等的。当然,在出去做客之前,大人们往往就会反反复复地叮嘱自己的孩子们,千万千万不要去吃人家的那一碗元宝鱼。
这时候,主人们不好意思,客人们也不好去自己的孩子。毕竟在正月里谁不想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过呢?
因为这碗元宝鱼是人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主要大菜。一直要用到没有客人了,才会吃掉它。
要是被孩子家门吃过了,也就不好再用来招待客人了。有的人家会将这鱼儿翻一个身,将被吃过了的这一面放到下面去。这样就可以继续用了。
觉没有想我还没重生过去之前那样,很多人家正月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了,因为时间的关心,很多人家或者是一家人分开了走,或者是去这一家吃一餐午饭,去那一家吃一餐点心,再去另一家吃一餐晚餐,这样一个正月,五六天时间就过去了。
招待客人就用大鱼大蟹,甲鱼,鳗等等的食材,后来就直接去了饭店里招待客人了。
其实,在正月里走亲访友,并不只是为了去吃吃喝喝,而是为了去联络一下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毕竟,在平时的时候,大家都在各个地方忙碌着,就没有多少时间去走亲戚朋友。
闲话少,言归正传。
虽然是慢生活节奏,虽然是长长的一个月的时间,但过去就过去了。
正月一过去,也就开始进入“草场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燕”,“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早春二月的天气了。
这时的气温已经开始逐渐转暖,各种农作物也就都开始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阶段。都要开始施肥,以促使春花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喂多去粮食产量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地浅基础。
这天,我正在往大队部的路上走着,忽然间,我看到高国民的老婆章卫丽,急匆匆地跑了过去,仿佛遇到了什么事情。
不好!直觉告诉我,高国民的家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我也没有多想什么,拔腿就朝着章卫丽追了上去。
追了不少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村子里的一条河边,章卫丽飞快地来到河边的一棵高大的垂杨柳树下面,面对着平静如镜的河面站了下来。
我不知道章卫丽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平白无故的我又不想在这突然间就出现在她的身边,出现在她的视野里,从未,因为我的出现而破坏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打破了他们之间地平静。
因此,我就在离章卫丽不远的一棵垂杨柳下面站了下来,密切的注意着章卫丽,不知道她这是要干什么?
正在我迷惑不解的时候章卫丽慢慢地抬起了她的两只,紧紧地捂住了她的脸。稍倾,章卫丽就将两只放了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湖面
她的眼前就再一次的出现了她家里的那一幕幕的情景:
高国民跟章卫丽相对着正坐着在吃着饭,家里没有第三个人,他们的女儿高洁正在公社里跟我儿子邵浩然,女儿邵国梅一起读着书。高国民的爸爸妈妈也不在。
“国民,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邵世昉?”正吃着饭,章卫丽忽然抬起头来,嘴里慢慢地咀嚼着,看着自己的老公高国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