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队里的稻谷被偷了
蒋友良越是催促,唐倩就越是不肯走。她就是顶天立地的站在那里。
这可就简直让蒋友良都气得牙齿痒痒的了,可一下子拿她没办法,也就只好在心里干着急。
“这女人也真是的。”
“是啊,打了人家还要强词夺理。真是不可理喻!”
“明显就是一个泼妇。”
“不过那个女人也不好。”
场上的人见了,也就都纷纷地议论了起来。
听着众人这几乎是一边倒的议论声,蒋友良真的就恨不得找到一条地缝钻进去算了。
“啥子事情?”
正在这时,人群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就犹如天空中响起了一个炸雷,正在嘈杂着的人们一听到这声音,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了下来。
随着这一个响亮的声音,大队革委会主任,大队书记雷振山出现在了蒋友良的身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他身边的这几个人。
听到声音,蒋友良抬起头来一看,只见大队革委会主任,大队书记雷振山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雷书记。”一见到雷振山,蒋友良也就只好连忙堆起一副笑脸,叫了一声。
那女人见到雷振山也出现了,她也就不再哭闹了,乖乖地站在那里瞅着雷振山,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为了一只皮包。”这时,站在人群中的一个人开口道。
“是啊,她们两个人抢夺一只皮包。”人群中,有一个人道。
正在这时,我也来到了他们的中间,但我没有话,只是冷静地看着他们。
“俺刚选好了这只皮包,她一下自己来到俺的身边,硬是她已经看好的。”唐倩见了,就指着那女人十分气愤地大声道。
“那你又是怎么打她的?”雷振山看着唐倩十分平静地问道。
“是她逼着俺打的。”唐倩辩解着道。
“哪有逼着人打自己的人的?这就分明是你在强词夺理了。”雷振山看了那女人一下,又转过头来看着唐倩道。
“她都把头伸到俺的鼻子边上了,这还不是逼着俺打她吗?”唐倩见了,瞪视了那女人一眼,就又大声地道。
“走,你们几个人都跟俺到大队里去一趟!”雷振山加重了语气大声地道。
蒋友良狠狠地瞪视了自己的老婆唐倩一眼,心里大声地道,都是你这女人搞得俺灰头土脸的。
我见了,也不觉就在心里暗暗地道,设施不好做,偏偏就喜欢敢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还以为有多光彩呢?!
不过,蒋友良娶了这样的一个女人,往后有他受的了。
雷振山在将蒋友良他们这几个人带着大队部里,对着蒋友良的老婆唐倩和那女人狠狠地一顿批评教育,然后,也跟他们明了他们这样做为什么错,错在了哪里。
使得他们被批评教育的心服口服。
“都是你,你看看,这下可舒服了吧?可好了吧?”走在回家的路上,蒋友良看着自得老婆唐倩讥讽的道。
“你有多好,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尽看着老娘受气!”唐倩也不示弱,狠狠地瞪视了蒋友良一眼怒气冲冲大声地道。
“好好好,你对,你对!你有理,这样总好了吧!”蒋友良听了,见到在这样下去,将会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于是就以守为攻的道:“真是长头发短见识,大胸脯脑袋。”
“啥!你啥!?你再一遍!”唐倩听了,立即就怒目圆瞪,怒视着老公蒋友良大声地问道。
“好好好,俺没,俺啥也没!”蒋友良听了,慌忙道。
“哼!没用的东西!”唐倩斜睨了老公蒋友良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这一天,我正在大队纺织印染厂的办公室里,整理着有关的文件资料,忽然间,从外面急匆匆的闯进一个人来。
这个人就是我们大队里有名的退复军人邵新光。
这个邵新光,他到过朝鲜,参加过看美援朝战争,是一个见识过大世面的人物。他有一个白色的搪瓷茶杯,上面就印着“最可爱的人”这五个鲜红的大字。
这几个大字就见证了他的光荣历史。
但是,他却过:“其实,俺一枪一弹都没有打过。才刚跨过鸭绿江,这仗就打完了。”
也就是,邵新光刚到朝鲜境内,抗美援朝战争就结束了。
后来,在闲聊中,邵新光也告诉我,他就一直在炊事班里啥事都没有干。
不过,我想,这可能是他谦虚,不想表现自己吧。虽,这个邵新光确实不出什么先进事迹,但不管怎么,这邵新光总是在部队里入的党,他的表现肯定不会太差了。
邵新光从部队复员回到家里后,成了我们大队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党员。因此,也就成了大队里的支部委员,也就成了第三生产队里的一个掌印的人。
那时候,有一出戏叫做夺印,后来还将这出戏拍成了同名电影。它讲的就是当时农村里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也就是争夺领导权的问题。
古代的官员们在出去赴任的时候,都是携带着“大印”的,“大印”就是一个官员的身份证。丢掉了打印,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因此,夺印也就是争夺领导权。
当时的生产大队里也是有大印的。所谓的大印,其实就是公章。
公社和大队里都有两个公章:一个是党委的,一个是社里的。大队里也是一个是大队党支部地,一个是大队里的。
在生产队里虽然有党组,但是没有公章的,只有生产队里的一个章。公社大队一级的公章都是圆形的,生产队里的公章是椭圆形的,
这些“大印”公章都放在各级办公室的抽屉里面,有文书,大队会记,生产队会计,他们分别保管着。
除了这些公章,生产队里还有一个木制的“大印”,这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大印”。
这种木制的“大印”,一般都是长方形的。长大约四十厘米,宽大约三十厘米。上面雕刻着生产队的名称,或者各种各样的图案,这种图案多数为阳文(就是文字花纹的线条凸起的那种)。
这种“大印”的作用,就是在粮食入仓后,加盖在粮食上面的。这种“大印”一般是由政治上可靠,工作上认真的人来掌管的。
在粮食收获下来后,晒干扬净后,下送到县里,区里,公社里去交足公粮,然后在分配给社员们的口粮,在留足储备粮,动粮和下一年使用的种子粮。
在粮食入库后,经过验收后就加盖上这种大印。再巡视一遍,检查无误后,这才关门封仓。
但为了防止粮食受潮发霉,还要经常翻出来在太阳底下爆嗮,出出风。每一次的进进出出后,都要加盖上这种“大印”。
这种大印的印尼是一种干燥的石灰粉,在每一次敲击之后,粮食上面就会留下一个白色的图案。
那一年秋季多雨,天气潮湿。
在一个干燥的晴天里,生产队里就决定吧仓库里的粮食翻出来,进行爆嗮一下。
当邵新光来到仓库的门口后,仓库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本来就可以朝着外面翻腾凉死了,可是邵新光却坚持要仔细地检查一遍。
可,这一检查不要紧,还真的就让他给查出问题来了。
“哎,不好,这里有问题。”当邵新光来到一堆粮食旁边的时候,就立即大声地叫了起来。
“你什么?”队长雷连根听了,立即就发火了。
“队长,你看,这稻谷上面有些凹陷,肯定是被人动过了。”邵新光指着身边的稻谷十分肯定的道。
“你什么意思?!”队长雷连根更是火冒三千丈。
“队长,俺也没有是你动的。你急什么?”着话,邵新光就脱下脚上的鞋子,一下就跳到了这堆稻谷的上面。
只见邵新光只是用脚轻轻地一踩,果然,只见那里的稻谷一下子就凹陷了下去,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坑。
“啊!这时怎么回事?!”在场的众人见了,都不觉大吃一惊。
于是乎,大家就赶紧十分仔细地查看了起来。大家围绕着整个粮仓十分仔细地查看着。
“你们看,在这里!”忽然间,走在前面的蒋友良大声地叫喊了起来。
听到声音,我们就都立即来到了蒋友良的身边,纷纷低下头去仔细一看,果然,只见墙上有一个洞子。
稻谷果然被盗了!
当时,生产队里在建造粮食仓库的时候,墙基都是用石块垒起来的,大约有半米左右高,上面才是用大队砖瓦厂里自己烧制的砖块砌起来的。
这个偷窃粮食的人,在墙上挖出了一个里面高外面低的洞子,用一根尖利地竹竿插进仓库里面的稻谷对立面,在竹管的口上接上口袋,
仓库里面的稻谷就会自然的流出来,落进下面的袋子里面。
发现稻谷被偷了,为了搞清楚到底被偷了多少,于是乎,大家就立即对这个仓库的稻谷进行过磅验收。
通过这次验收,这稻谷大约少了五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