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检举揭发
时间很快便进入了深夜,这是人最容易打盹的时候,就算是值守弟子也不例外。
况且他们的任务就是看住了此地的一众犯错僧人不要逃走,至于会不会偷摸眯上一会儿,他们管不了也不想管。
待到周围的人差不多都睡着了,善闻这才从自己的僧衣里面掏出一只馒头。
“是给我的吗?”明怡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这会儿突然有一只馒头摆在自己面前,当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善闻笑骂道:“不是给你还能是给谁的?知道你不习惯寺里的生活,特地留了一个给你,快吃吧。”
“嗯!”
明怡捧起馒头就咬了下去,但咬到一半,又停住了。
“可是过斋的时候一共就给两个馒头,你给了我一个,自己不是要饿着了么?”
过斋,就是僧侣吃饭的法,多数寺院里,每天只有一次过斋,也就是只吃一顿饭。
善闻讪笑着摇头:“我不饿,而且你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只有多吃些才好长高才能修炼。”
修为到了结丹期以上,大多人都可以辟谷,只是善闻算是这当中的异类,他修为进展神速,自己又不明白这当中的道理,因此也没有修什么辟谷的神通。
加之他体质特异的缘故,即便是吸纳了远比同境界之人更多的灵气,消耗也是极快,消长之间,便也就比常人更容易饿肚子了。
二者也是他习惯在自习过后多修炼一段时间的原因,为的就是积蓄些灵力,好让身体不那么虚弱。
明怡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你真不饿?”
“当然,我可是你的师父,师父的修为高,不容易饿!”他拍着胸脯道。
如此,明怡才无所顾忌地吃起来,她吃得很快,一个和她的脸差不多大的满头,三五口就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了,问题也就来了,她看着善闻,有些疑惑。
“是想问我为什么会来这?”
“嗯!”明怡点点头。
“这个之前,你先告诉我,你有没有像那位僧值师兄的,偷了大殿里的香油?”
明怡连连摆动双:“我没有,我只是看你晚上读经修炼太辛苦,也不点灯,所以是想跟佛祖借一点灯油来的,可是他们太坏了,供桌那么不解释,害得我摔倒,这才被捉住的。”
善闻眉头微微皱起:“所以你还是去偷窃了对不对?”
“我”明怡还想辩驳,可是看着善闻的模样,她也不敢再狡辩什么,只能双眼透着无辜地点了点头。
“你可知道,在我佛门,偷盗乃是五大罪之一,严重的可是要逐出门派的!”
“哦,那我以后不做这种事就是了。”
“不是以后,而是你已经做了,既然做了,就要忏悔,现在吃也吃饱了,就向着你面前的佛祖,好好地、诚心地忏悔自己的过错。”
“是。”
明怡拗不过他,便只能老老实实面向佛像,双合十作忏悔状,只是心里想的,都是关于阿布交给她的那本功法。
哼,等我学好了末道万象功,这些人就再没有敢让我罚跪的了!
“善清师兄,我要检举揭发!”
善闻与明怡斜后方的一个沙弥高声道并举起了。
周围不少睡着了的僧侣都被他惊醒,赶忙继续装作正在忏悔的模样。
那个离得近的值守弟子来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何事?”
那沙弥搓了搓,笑道:“善清师兄,我要是揭发有功,是不是能减两个时辰啊?”
“你先出来,我再考虑。”
没错了,除了僧值将犯错的弟子带入忏堂悔过,并交代好时间以外,至于减免罪责,减免罚跪的时辰,大抵是由这忏堂里的四个值守弟子来决定的。
只要是他们认定好,再上报,就算宗戒祖师也不会过多询问,如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四个在眼前这帮犯错弟子心中的地位了。
“不行,一定要师兄先答应我。”
明怡低声笑了笑,一旁的善闻赶忙叫她心那戒棒。
“师父哥哥,你他多有趣儿啊,在佛门当中讨价还价,经书里可没写过这样的桥段呢!”
“所以你才万不可学他那般,那可是要算作口业的。”
善闻怕她学坏,于是赶忙提醒。
值守弟子见那他如此,只好先答应下来:“罢了,你只管,只要有用的,宗戒师祖那里,我自会为你求请减去两个时辰。”
“嘿嘿,那可就对不住这两位师弟了!”
着,他便将指向了善闻和明怡,因为善闻本身年龄就不大,寺院上层又极力掩盖他收徒的事情,所以到现在为止,知道明怡是他徒弟的人也不多,将她当做同辈,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善闻指了指自己,又看看对面那个沙弥。
“不错,这两位师弟方才在偷吃馒头,这可是佛前,大不敬的事!”
“你胡,我们没有!”明怡赶忙起身辩驳。
“嘿嘿,想耍赖?死无对证?那还请善清师兄仔细检查,看看这位师弟身上有没有馒头渣!”
不要像明怡这般狼吞虎咽,就算是在桌上,心翼翼地吃,这种放了好几个时辰的馒头也是会掉渣的。
所以那个值守的善清根本不需要细看,就能发现明怡僧衣的下摆全都是馒头渣滓。
“嗯,佛前大不敬,原本罚跪六个时辰,现在加罚两个时辰。”
“我这是过斋的时候粘在身上的!”
“明怡!不许妄语!”善闻一把拉过明怡,教训道。
“师父哥哥!他无耻!”明怡指向了那个检举揭发自己,此刻还在得意洋洋的沙弥。
善闻对她的充耳不闻,只是来到值守善清跟前,双合十:“这位善清师兄,刚才的馒头是我给她的,还请将我一并罚了。”
“嗯,八个时辰,从子时初刻起,至今日未时初刻,好好忏悔去吧。”
“多谢师兄。”
一旁的明怡却死死地盯着那个沙弥,恨声道:“还没有请教这位法师名号。”
“法师?这位师弟笑了,师父赐我法号:善良。”
“果真人如其名,我记住了。”
明怡双合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