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时间太紧
身不由己,对王平江而言确实不想跑a市去,但又不能不去。因为在体系中也是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没有中间的路可选择。
谭秘书也想知杨再新到柳河市来找自家老板是为什么,但他不能多问,急急忙忙出去找中餐的地方。对柳河市,谭秘书非常熟悉,人虽然还没到,但已经打电话去确定中餐。随后,他先汇报给王平江,再给杨再新发位置共享。
等谭秘书到餐店时,杨再新还没到,便打电话给杨再新,问他到哪一路段,好去接他。
“谭秘书,不需要客气。我们也快到了,最多十分钟。”杨再新对谭秘书的热情,自然明白。如今,杨再新固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只要能够在市里领导面前,美言一两句,也就足够了。
谭秘书未能接一接杨再新这位新贵,心里总是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可没想到自家老板却赶到了,显然是有些异常。不过,反过来想,省部二处的领导,换成不是杨再新过来,柳河市的领导们,谁又敢轻慢过?
更让谭秘书不解的事,王平江到了后,确定这边已经订好餐。对谭秘书,“中餐吃了没有?”
“老板,我在食堂先就吃了,没问题。”谭秘书。
“那这样吧,你到办公室整理一下今年产业发展工作的汇报材料,要用。”王平江。
谭秘书一呆,本想着要见一见杨再新,重温一下之前的情感。可谁想领导又有安排,只得离开。谭秘书才走没几分钟,杨再新三个就到了,王平江到门外等着。见杨再新下车,迎上前,招呼。
在门外不多,杨再新见谭秘书不在场,也不问。知道王平江先将人打发走,总要等到找人谈话后,才可能接触到谭秘书等其他人。
进包间,这餐是谭秘书订的,餐店这边也明白。知道客人来历不简单,服务上周到细致。上好菜,杨再新便将服务生打发走。留下自己人才好话。
“欢迎杨处长、李科长、钱科长,时间匆忙,这里也太简单了些。不好意思。”王平江。
杨再新等人到来,完全是为了他的事情才跑过来的,自然要热情,“中午又不能喝酒,我便以茶代酒,敬几位领导。”
“平江市长,你先别这样。你可是我老领导,今天情况特殊,时间也紧,我们就不搞那些了。我们今天过来的意图,就是想今天之内,将工作都做好,明早返回省城。你看如何安排,才最为恰当。”杨再新。
“再新处长,你们几位领导从省里赶过来,一路辛苦了。吃了饭,总得休息一个时吧。”王平江。
“今天的工作程序有哪些,你也明白,我们听安排就是了。不过,曾部长联系过了吧?”杨再新。到柳河市来做工作,市组织部长曾明志肯定不能绕过的,这也是组织工作程序。
“再新处长,曾部长那里,我也不好自己联络,是不是?”王平江。
“那好,我们先抓紧时间吃饭,吃过饭了开始谈话。”杨再新,“我联络曾部长,然后到市正府做集体考评,时间就定在下午四点。”杨再新也明白,集体考评是一个最难操作的,却又是最容易过关的。
目前的柳河市,王平江的声望已经起来,随着刺梨果产业发展的推进,王平江在市里的影响力就更大。市正府这边对王平江的打分,百分百优秀是没问题的。不过,到市正府开这样的会,就绕不过江华军市长,会不会让江华军产生过敏的反应?
这倒是有可能的。按照惯例,如果仅仅对王平江进行考评,那提拔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然,省部二处的人怎么会到柳河市来做这样的工作?王平江要上前,那谁才是让路者?
不仅江华军会有紧迫感,市里其他人,很可能也会猜测。当然,这样的猜测对柳河市的工作推进是有利的。至少,在产业发展工作上,大家会更用心。
而等王平江到a市前进一步,那也是一种很好的事情,表面了水灾产业发展工作上做出业绩,省里就会提拔。而江华军被敲一下警钟,在市里也才不会像以前那样鄙视产业发展,死抱住工业大项目不放。
抓紧时间吃饭,王平江也不多劝,更不会在杨再新面前感谢提拔或帮助的话。这种事情只能放在心里,个对个时候出来还可,有李静姝和钱恒知在场,自然不能这种没有原则的话。
多领导远道而来辛苦,这个话题可多,劝吃劝喝,这是必须要做好的。让省里到来的领导心里觉得这个人还懂事。当然,杨再新与王平江之间,是不存在这样关系的。
不到半时,吃好饭。王平江安排了在市府不愿出的一家酒店,到房间里先稍作休息。然后,李静姝和钱恒知对王平江本人进行谈话。王平江实现有准备的,这样的谈话,当然没有问题。
这边谈话,除了王平江本人,还会找江华军、李善淮、曾明志等等一系列的领导和市府的干部。就谈王平江的个人工作情况。
那边开始谈话,杨再新给曾明志打电话联系。曾明志已经得到了李善淮的招呼,在电话里问杨再新是不是已经到市里。
杨再新一句到市里,时间紧,这边一边开始工作,一边安排接下去的事情。要曾明志先通知市府那边,要求下午三点,凡是在市里的干部都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就一个,考评王平江常务副市长的工作。
曾明志仅知道杨再新回到市里来,他在市里组织部等着。谁知杨再新给这样一个工作任务,当即,“再新处长,辛苦了。市府那边我立即安排下去,你们从省里过来,也不休息休息?”
杨再新也不解释,笑了笑,,“曾部长,那就麻烦你了。我要等一会才过来,我们到市府见吧。”
“好的,我立即到市府安排好,也与市府那边沟通沟通。”曾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