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祝福
何莹和方凯的故事,胡苏苏听的津津有味。
一个中午,胡苏苏和吴雪什么都没干,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听何莹讲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了。
“我啊那次凯帮我解围之后,我就对他有好感了。然后,就开始没事找凯一起吃饭啊,展开追求,也就用了两周的时间,我就告白成功了。”何莹最终给故事做了美好的结束。
“你主动告白的?”胡苏苏有点诧异,她还以为会是放开先开口,迈出第一步。
“对啊,是我先的。不然等那个呆子主动开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何莹勾着发尾的。
别看方凯长得这么帅气,但完全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性格,呆呆的。
何莹约了他一共吃饭,等第三次的时候,方凯就拒绝了,理由是他不能再让何莹请他吃饭了,太破费了。
听完这个理由,何莹还以为方凯要反过来请她吃饭呢。
但何莹等了三天,他都没有任何表示。
两个人成了情侣之后,何莹问他,那段时间为什么不主动联系他。
方凯就没有任何理由啊,之前何莹请吃饭,不是为了感谢那次酒吧门前替她解围了。
拜托,那完全就是一个借口好不。
所以,方凯就是一个恋爱白痴,就必须要何莹来主动了。
何莹倒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喜欢他这个性格,这不也证明了方凯不会被别人诱惑走。
胡苏苏看何莹,完全是一个被爱情滋润的幸福女孩子。
她笑着:“不管怎么,你能找到真爱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祝你们两个幸福。”
何莹不单单是她的员工,更是她的朋友。
胡苏苏是希望好朋友能够永永久久的幸福的。
“谢谢苏苏。”何莹幸福的笑了,但很快又调皮起来,“我还以为苏苏要阻拦我们呢,毕竟这也算是办公室恋情了。”
“那为了满足你的这个设想,我就勉为其难的扮演一个坏人的角色。”胡苏苏放下水杯,迅速的投入到情景剧的扮演中,沉下脸色:“何莹,做一个选择,不是你离开工作室就是方凯离开工作室。”
何莹扮演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员工,拽着胡苏苏的袖子苦苦哀求,“老板,求你开一面,我保证绝对不耽误工作。”
为了逼真一些,还用指头沾了杯子里的水涂抹在眼角下面,跟哭了一样。
吴雪就在旁边忍笑看这个两个戏精玩笑,憋得太辛苦,肩膀不停的耸动。
“不行,办公室恋情在我们工作室是明令禁止的。”胡苏苏严肃的回绝,义正言辞的。
何莹捂着脸颊,肩膀松动,哭诉着:“这可怎么办,这份工作对我和凯都非常重要。如果非要走一个人的话,那就牺牲我吧,为了我们的爱情,我甘愿放弃这个工作。可是想想还是很难受,呜呜呜”
吴雪偷偷比了一个大拇指,何莹的演技真的爆炸了,她应该去演艺圈。
“不,我辞职。”方凯的声音突然的从门外传来,他沉声的。
屋子里面的三个女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门外。
方凯以为她们没听清,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我辞职,让何莹继续工作。”
“不是”何莹不知道方凯在外面呆了多久,听到了多少她们的谈话,但显而易见,方凯完全的误会了,她想要马上解释,“我们就只是”
却被胡苏苏半途打断,“你确定吗?我可认为我工作室的待遇是极好的,你真的要放弃这样的工作吗?”
方凯深情的看了何莹一眼,一点都不犹豫的:“确定,我走让何莹留下。”
如果两个人之间只能留一个的话,那就留下何莹吧。
何莹可是从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在工作室工作的元老,她有多喜欢这个工作室,喜欢跟胡苏苏和吴雪她们一起工作,就算她不亲口,方凯也能知道。
如果让何莹离开工作室,无异于是从她身上割肉一般的痛。
虽然现在这个工作正如胡苏苏所,是待遇非常好的公司,但方凯相信,只要他肯努力,肯能还会找到这样好的工作。
噗嗤,胡苏苏憋不住了,笑了出来,“行了,我不逗你了,看给何莹急的。”
方凯迷惑的看了何莹一眼,问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蒙了。
何莹真的是急的汗水都出来了。
“我们只是在闹着玩,谁知道你这个呆子竟然真的相信了。”何莹可以话了后,忙跟他解释。
方凯挠挠头,“我刚刚就是路过,然后看你好像哭了,就站着听了一会。”
他主要就是听到办公室恋情,何莹又她要辞职,着急了。
压根就没去思考这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而且何莹和胡苏苏的表情也都太真实了,真的没想过是她们在闹着玩。
不过经过这件事,胡苏苏倒也认可了方凯对何莹的感情。
刚刚从何莹的讲述中,她根本没听到过方凯爱何莹,但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把何莹放在心里,不只是单纯的放在口中。
“我才不会放弃这么优秀的员工呢,而且我工作室只是一个作坊,没那么多讲究。但你们两个还是要注意一点,别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工作。”胡苏苏柔声的:“否则,到时候我是不会念旧情的,该批评我肯定会狠狠的批评。”
何莹和方凯就像她的弟弟妹妹一样,像没长大的孩子。
难得是一对有情人,胡苏苏乐得成全他们。
“不会的,老板。”何莹冲她吐了吐舌头。
何莹虽然会常常不靠谱,但她公事和私事还分得清楚的。
方凯更是保证到,“我也不会的,还是好好的监督何莹设计师的。”
两个人做完保证,就甜蜜的出去了。
趁着午休还有一丁点的时间,好好腻歪一会。
胡苏苏捧着水杯看着两个人的背影,感概道:“年轻人的爱情,真是让人羡慕。”
吴雪看了她一眼,笑着:“你也就比何莹大三岁而已,别跟老太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