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小年

A+A-

    娱乐圈里跑出来一个正儿八经的传统作家。

    随着对王子推崇的人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友对这件大跌眼镜的事津津乐道。

    结果证明,韩试不是圈钱或者胡闹,是确实有相当的文学的造诣,在写作上有两把刷子,刷亮了大众的眼球。

    这个认知造成的效果绝不仅仅是一加一那么简单,显然更有讨论度和扩散性。

    “现象性的书籍”、“跨时代的童话”、“文学的复兴之作”、“王子与大作家”,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热议,给韩试和王子一天增加一个高度,头衔不要钱地往上加。

    事实上,与王子在地球上曾获得的瞩目成绩与荣誉相比,这些吹捧完全不算言过其实。

    所以韩试对此始终淡定得很。

    不过上有关于王子的讨论,有一条是韩试也始料未及的。

    “韩试的王子,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王子的原型人物。

    所有的童话大师,相信在写的时候,都是基于自身的所见所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但韩试不同,他更倾注了浓烈的情感投入。王子是让人心疼的的,有一种透在骨子里的孤独,就像书里面对于孤独的最好描述——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

    韩试本人几乎就像我们现实生活里的王子:相貌、气质、鲜花、掌声。我突然想到,他给我们看到的光鲜亮丽一面的背后,是否也有着让人心疼的孤独?”

    这条书评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韩试的女粉丝们,还有什么是忧郁型王子的人设,更符合她们对爱豆的脑补?

    “不还好,一王子的原型是柿子,我都有种想哭的感觉。人悲伤的时候就喜欢看日落,那么每天看四十四次日落的王子悲伤到什么地步,而作为原型的柿子呢?”

    “即使站在深渊里也要仰望光明,将期待带给别人。柿子真是一个温柔的人,也希望他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躲过了无数鲜肉,还是拜倒在了柿子的牛仔裤下。”

    “柿子,姐姐有糖跟我走。”

    “柿子不哭,妈妈抱抱。”

    文艺风的评论里突然冒出很多奇怪的东西,粉丝们陷入了幻想的自嗨中难以自拔,甚至把“温柔的柿子”推上了热搜前十。

    韩试哭笑不得。

    王子的风言风语渐渐被淹没,而之前挑起的人则全缩了起来,可跑不掉的是挂在前头的公众人物。

    像杨庆一、朱教授这些人,不但所有的历史都被扒了个底朝天,他们的微博也被冷嘲热讽占据了。

    “这个人写过书,谁听过?”

    “好像出了很多,不过几十年的销售量加起来可能也比不上王子的首印。”

    真正的凭作品话。

    韩试对于打落水狗也毫无兴趣,这些人闭嘴,他就心平气和了。

    让韩试无语的是顾海。

    顾海的电话太频繁了,三天两头就报个喜,王子的销量又突破了多少多少。

    每次还嘘寒问暖的,热情得不要不要的。

    最后韩试一拧眉,干脆把顾海拉入了黑名单,让他有事找李茹。

    世界都变清净了。

    留下再打电话已不通的顾海,在遥远的燕京,像个幽怨的媳妇。

    而这期间,韩试推掉了所有的通告,包括芒果台的年夜春晚,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在学校里安心读书。

    罗主任因此时不时地号召一中的同学们向韩试同学学习,戒骄戒躁。

    跟别校老师和领导交流时,则一脸骄傲:你看过我们学校韩试同学写的王子吗?

    都快成了推销员,也算为王子的销量贡献了重要力量。

    “王子,华夏童话文学的巅峰之作,十八岁的知名作家韩试。”

    “王子,首日销量十万册,半月销量超过三百万册,打破华夏畅销书籍的多项记录。”

    “华夏文学的新一代领航人物,韩试十八岁,完成了别人一生都完不成的事情。”

    “所有人都需要认识的儿童作家,囊括大人与孩的青年作者韩试。”

    作者出社的统计数据出炉以后,上和官媒的报道不绝如缕,而这时,韩试的高三上学期已经过完了。

    离过年只有六天,芙蓉一中的寒假在农历二十三,年的前一天才放。

    年夜。

    韩试的家人都聚到了一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韩妈韩妈与姨,八个人围着火锅,看着电视。

    对韩试来,在长辈面前撒撒娇当当孩子,比听外面烈火烹油的赞誉,要快乐得多。

    虽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于宠溺的架势,也让他有点吃不消。

    由于韩试爱吃鱼,所以火锅是鱼头。

    热气腾腾,韩试吃的滋滋有味,碗里堆得高高的。

    几位老人都是浅尝辄止,奶奶和外婆差不多就在忙着给他布菜。

    “别光吃火锅,对宝宝嗓子不好。”奶奶笑眯眯地给他碗里又堆了一块扣肉。

    看着上面肥肉居多,韩试有点纠结,但不忍拂了老人的意,还是笑容灿烂地一口吞了。

    滑而不腻,烂而不油,出乎意料地好吃。

    然后他忍不住自己又夹了一块。

    电视里正在放芒果台的年夜晚会直播。

    “宝宝,你怎么就是不想去这个晚会呀?你看看,真是群星荟萃,芒果台还挺用心的。”郑郁雯看着电视,又有点郁闷韩试拒绝了芒果台邀请的事。

    “一家人在一起不好吗?”外婆道,“过节当然要团团圆圆,干嘛让宝宝去外面忙活?”

    “不错,而且这节目花里胡哨的,没什么意思。”外公也支持道,“我觉得宝宝少参加这种不正经的活动是对的,我们又不缺那个钱。宝宝乐意最重要。”

    “让你去工作室是帮忙的,可不是支使宝宝干活的。”外婆又横了郑郁雯一眼。

    郑郁雯张口结舌,心塞得不行。

    敢情自己里外不是人?

    她也不敢反驳,赌气似的干脆专心看电视去了。

    “宝宝的决定我是很欣慰的,目前最重要的是学习。”爷爷也插嘴道,“我倒不是指成绩。只是参加这些无聊的节目,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看看书,或者写写书。”

    “宝宝,你比你爸厉害多了。”韩妈猛地吐槽道,“他捣鼓了快一年了,也没见写出来啥。要不,你指导指导他呗?”

    韩爸老脸一红,鼓起勇气瞪了韩妈一眼,感觉在儿子面前颜面大失,尴尬无比。

    “咳咳。”韩试赶紧给老爸解围,“妈,老爸其实很有水平的。”

    “明天,我陪你和姨一起去买点年货吧,前面不是答应过陪你逛街吗?”

    年货家里早就备得差不多了,但韩妈的注意力果然立即转移了,马上欣喜地道:“好呀好呀!”

    第二天,韩试就知道了什么叫自找苦吃。

    陪女人逛街,岂止是个力气活,简直要命。

    调整状态中几天没码字,速度变龟爬了,我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