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要我的尊严

A+A-

    看着阮宇的背影,阮风和冯氏这才发觉他们这些年从未关注过的孙子原来是个有主意的。

    对于阮宇的表现,沈氏也很意外,她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看似文文弱的儿子在关乎选择自己前程的时候既然这么果断。

    “爹,娘,宇这孩子向来是挺有主意的,我也拦不住,就由着他去吧。”沈氏十分恭敬的道。

    “随他去吧,不过你告诉他如果出了我阮家这个门就别想着回来。”阮风冷冷的道。

    沈氏没想到阮风这般坚决,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这时原本已经离去的阮宇突然又折了回来,道:“我的人生我自己了算,这个阮家不会也罢。”

    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宇,你等等娘。”

    沈氏被阮宇的态度弄得有点无奈,只是十分歉意的朝着阮风和冯氏行了礼,快步追了出去。

    等回到阮宇的屋子后,沈氏道:“宇,你知道你今天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吗?”

    阮宇一边收拾着自己的行礼一边道:“我知道啊,不过是被赶出阮家,不过没关系,这个家我早就呆够了,其实两个老人家心里很高兴阮芮能为我出学费,这样家里就少一张嘴吃饭。”

    “我知道,可是他们对你的态度,我这个做娘的很心寒。”沈氏低声道。

    “娘,这些年这样的态度你还不看够吗?他们当时怎么对叔叔一家你也是看在眼里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出人头地,让你早日脱离阮家。”阮宇着,将自己的行礼背在了身上。

    “娘,我走了,你抽空来看我。”阮宇罢,像沈氏行了礼,走了。

    午膳后,是同仁医馆最忙的时候,阮芮正在医馆内忙碌,阮宇的突然出现,让她有些意外。

    “我这么快就来了,堂姐是不是有些意外?”阮宇笑着道。

    “是有些意外,不过也在我的意料之中。”阮芮笑着道,递上一杯茶。

    “那么堂姐先我能干点什么?”阮宇开门见山的道。

    “其实你不用干什么,那些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阮芮笑着道。

    “那不行,我一个男子汉不能白吃白喝。”阮宇的态度十分坚决。

    阮宇的态度到让阮芮有些意外,她总以为沈氏是娇养了这个孩子,思索了一会,阮芮道:“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读书,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你可以选择将来把银子还给我,另外你可以选择给吴叔当徒弟。”

    阮宇思索了一会,道:“我愿意给吴叔当徒弟。”

    “可是学医这条路很辛苦,你可要想好?”阮芮道。

    “我知道,我不怕。”阮宇道。

    “既如此,那就这样定了,从明日起你就跟着吴叔,学堂也是要去的,两者不能耽误,做的到吗?”阮芮问道。

    “嗯,做得到。”阮宇点了点头。

    “好吧,我这里是十两银子每个月抛去学杂费剩下的就是你的月银。”

    “一个月十两?”阮宇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没错,是十两,瑶是个姑娘,花费要多一些,所以是十二两。”阮芮笑着道。

    “那我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吗?”阮宇将十两银子握在中,试探性的问道。

    “当然可以。”

    “那我的学杂费一共多少?”阮宇问。

    “大约一个月二两银子。”

    “那么我只要五两,剩下的存在你在如何,到了年底你可以给我一点利息。”阮宇罢,唇边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

    “行啊,挺聪明的。”阮芮微微一笑,将五两银子收了起来,顺写了一张字据又道:“这张纸保管起来,每月我们都共同签个字,这也算是个字据。”

    “好,没问题,就这样定了。”阮宇表示十分认同,但是他并没有接过阮芮递来的笔,而是咬破了自己指在阮芮名字后面点了血印。

    “以后时日还长,你是打算每个月都这样?”阮芮看着那个新鲜的血印打趣道。

    “不一定,看我的心情吧,这是第一次,我要让你看到我的决心。”阮宇道。

    “弄的和军令状一般。”阮芮笑着,将纸收好。

    “我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了,所以话必须算数。”阮宇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一会让阿亮带你去你的房间,回头缺什么给阿亮,当然自己去买也行,等收拾好了,就让阿亮带着你去见见吴普,吴叔。”阮芮道。

    “那堂姐你先忙。”阮宇十分有礼貌的道,拿着自己的包袱跟着阿亮去了后院。

    阮宇走后,阮芮又忙碌了起来,自从惩治了阮锋,又教训了阮家人之后阮芮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其他县城的人也慕名来找她看病。

    “阮大夫,刚才那个伙儿是你弟弟吧,长的可真好,有没有定下婚约啊。”正在被阮芮诊脉的一个大娘问道。

    “怎么您看上他了,我这弟弟是不错,不知道你家姑娘能不能看上我弟弟,这年头姑娘的眼光都很高。”阮芮笑着道。

    “不是我家姑娘,我就是问问,看着阮大夫您人好,若是有好的姑娘肯定要想着阮大夫。”大娘道。

    “那就多谢大娘了,你这病已经好多了,药再吃三天,饮食要清淡,少吃盐,这家里的腌菜腌肉就别吃了。”阮芮嘱咐着。

    在古代没有“三高”这一,有很多老年人突然中风或者偏袒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其实中医上也没有“三高”的法,但是因为西医的融入,可以从脉象上断定一些症状。

    “好,我都记下了,我现在每日都按照你的嘱咐吃的都很清淡。”大娘道。

    “大娘,只要你乖乖听话,你的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芮,大娘的药已经抓好了,是咱们给大娘送过去,还是”

    “给我吧,就三包药我拿得动。”未等翠完话,大娘利索的站了起来从翠里接过了药,又同阮芮笑了几句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