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离开

A+A-

    阮庆祥听阮志强完,他摇头,“就算你家没人了,户口却在村里,地是不可能收回来的。”

    想了想,阮庆祥又,“至于卖房子的事,这事儿更是急不得,眼下村里但凡是能凑出个几百块的,谁不想养猪?就我知道的,村里大多数人家前几天都买了猪仔。”

    这话的意思,就是现在想找个能拿出大几百的人,真是太难。

    阮志强沉默,最后也没有再什么,离开阮志祥家。

    就算房子卖不了,阮志强也要走!

    别里还捏着两三百块,就算分文没有,他也会带着阮晓慧离开。

    阮晓慧做的事,村里人肯定是容不下她的,阮志强脸皮还没有厚到硬带着妹妹继续在村里生活。

    阮思娇跟阮志强过话后,就一直留意着阮志强家。

    这会儿看阮志强垂着头回来,就猜想他卖房子的事可能不顺利。

    “志强哥。”阮思娇喊住阮志强。

    这时候不是农忙,村里好多人都闲着,坐在外面的树下乘凉,看到阮思娇跟阮志强话,都竖着耳朵听着。

    阮志强冲阮思娇笑了下,要去开自己家的门。

    阮思娇跑出来,“志强哥,这件事真的跟你没关系。”

    阮志强苦笑,“其实我爸妈做的事被抖出来,我就不应该继续再在村里呆,上次晓慧她离了婚,我更不该让她回家来住,我那时候就应该”

    摇了摇头,阮志强脸上的笑容更苦,“算了,我现在做决定,总还不算晚,幸好你这次没出什么事,不然,我一辈子都过为去这个坎。”

    为了不再发生让自己难受一辈子的事,阮志强也得离开。

    阮思娇看明白了,她是不可能阻止阮志强离开的。

    想了想,阮思娇不再纠结在留下阮志强这件事上。

    “志强哥,你房子卖得咋样?”阮思娇问。

    阮志强摇头,“庆祥叔村里现在大概没人能出钱买房子,大家都养猪了。”

    “那你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阮思娇又问。

    这个问题,其实阮志强自己心里都没有答案。

    他虽然已经二十岁,可关于房屋买卖这种事,阮志强其实并没有半点经验。

    阮思娇也没经验,不过她可以根据市场来判断。

    比如现在麦多少钱一斤,猪肉多少钱一斤。

    更相关一点的,就是砖多少钱一块,人工多少钱一天。

    心里稍微计算一下,阮思娇就给出一个数,“两千块。”

    阮志强家的房子是三间砖房,中间的隔断是土坯,上头是瓦,也就值这个价了。

    就算是新盖三间砖瓦房,气气派派的,也就花两千多块钱,可阮志强家这房子已经很破了。

    不过还有地基,阮思娇出两千块综合起来算是个正常价位。

    阮志强抿唇,李花的年纪,或许都熬不到出狱。

    当然,真到那时候,阮志强也会专门回来一趟,他不能让阮思娇花了钱,还要糟心。

    至于他爸,现在是个在逃犯,根本不敢露面。

    只要他敢回来歪缠阮思娇,警察也不会放过阮建国,肯定立刻把他抓起来。

    阮晓慧他会随身带着,不会让阮晓慧回来找阮思娇麻烦的。

    想过之后,阮志强终于点了头,“谢谢。”

    “我去给你准备钱,然后咱们去找庆祥叔写个续。”阮思娇立刻。

    她人已经回来了,钱自然不可能放在店里的。

    阮思娇回家,就把整理好的钱拿出两捆来。

    十元大团结,一百张一捆是一千。

    拿好了钱,阮志强还在外面等着,两人就一起去了阮庆祥家。

    这事儿倒是新鲜,一个半大子要卖房,另一个丫头出钱买,村里还没见过这样的事。

    于是,跟到阮庆祥家看新鲜的人可多了。

    就连没在外面乘凉闲话的人听这个消息,也都跑来围观。

    “娇丫头,志强娃,你俩都想清楚了?”阮庆祥问。

    两人都点头,阮庆祥就叫村里的文书秦正民给写了字据,又让阮志强当面把钱款点清。

    三间房加一个院子,卖了两千块钱。

    看热闹的人看到这么多眼,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活这么大,可没有谁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钱的,包括当村长的阮庆祥。

    就算是公款,也不可能有这么多。

    阮志强本来不想点钱的,可阮庆祥要求,必须当着他的面把钱点清。

    钱点清了,文书也写好了,阮思娇跟阮志强都签了字按了印,阮庆祥和秦正民也在见证人那一栏签名按印。

    “娇丫头,往后志强家这院就是你的了,叔会替你做这个主。”阮庆祥。

    其实阮庆祥跟阮志强之前想的差不多,李花跟阮建国都没有回来讨要房子的可能。

    至于阮晓慧,阮庆祥并没有放在心上。

    既然在村长家,阮思娇干脆又问阮志强,“你家的地呢?”

    阮庆祥也想提这件事,阮志强要走,他家的地又不能收归公有,那每年的公粮、提留款等要缴纳的款项咋办?

    没好,可没谁敢把阮志强家的地种了。

    地慌着也不行,那会给他们村丢脸。

    阮志强自己也实在不知道那十亩地该怎么办,但阮思娇既然问了,她不可能随便问的。

    于是,屋里屋外的人都把目光放到阮思娇身上。

    阮思娇只能,“我想把你家的地租下来,按每年每亩两百斤麦给租金。”

    十里铺这边是沙地,沙地缺水严重,其实不适合种麦,产量比更低。

    一亩地,种的好一年也就产两百多斤麦。

    可大家吃了那么多年杂面,对好面是向往的,所以哪怕产量低一点,大家还是会种麦。

    阮思娇如果一亩给两百斤麦的租金,她赚的也就是夏收的粮了。

    夏季大多种玉米,玉米产量倒是高,一亩地能产一千斤往上。

    可玉米价钱低,所以不管怎么算,她租这个地赚不到什么钱。

    而且阮思娇在镇上做生意,连新摩托车都买了。

    她既不缺钱,又没精力种地,阮志强觉得阮思娇这是在帮他。

    “一百斤!”阮志强心里衡量之后,坚持。

    “那我直接折算钱给你。”阮思娇只能。

    十亩地一千斤麦,折算成钱是一百三十块,阮思娇直接给了三年的钱,要求阮志强到时候写信回来,告诉她联系方式。

    到时她会按市价把麦折算成钱,给阮志强寄过去。

    两相好,又请秦正民写了个字据,两个人签了,阮庆祥和秦正民也签字当证明人。

    买房租地的事落实下来,阮志强一下子拿到两千三百六十块。

    揣着这个钱,阮志强背起行李,去医院接了阮晓慧,两人就踏上南下的火车。

    阮晓慧当然是不愿意走的,这中间必定有波折。

    可最终的结果,是阮志强把阮晓慧带走。

    南下,是阮思娇告诉阮志强的,南方沿海各省已经先后改革,那边改革比九华县这边早得多。

    南方有多少遇?只要脑子够聪明,再加上阮志强带的这些钱,必定能够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南方也是危险的,在南下的路上,甚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会遇到很多骗子。

    拐卖人口的、偷东西的,一个不心不定就被骗到黑工厂,连饭都不给吃饱,更别拿到工钱。

    给人家做一二十年的免费劳动力都有可能。

    阮思娇跟阮志强了挺多,阮志强不知道阮思娇哪里听到这么多事,可他都一一记下。

    这些话,让阮志强在南下的过程中不知道避过多少麻烦。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阮思娇租了十亩地,她准备干什么?

    阮华成脸色不太好,他不是心疼女儿一下子花了两千多块钱,而是觉得这十亩地实在是个累赘。

    他们家的人本来就不宽裕。

    阮思娇却有计划,赶星期天她去了一趟镇上,把大哥阮青山叫回来,店里就交给叶岁岁去管。

    阮启明跟何翠也休息,阮文静在学校参加英语老师组织的补习班,周末也是要休息的。

    一大家子人全聚齐,这不就有人了?

    可阮思娇一下子聚齐这么多人干什么?阮华成还是看不明白。

    阮思娇拿出一个袋子,里面是绿色的颗粒,看着像种子,却又不太像。

    “昨天我去了一趟省城。”阮思娇。

    “就买回来这些东西?”阮华成问。

    阮思娇点头,“对,今天咱们大家就一把这些都种到地里去。”

    种地自然没什么,大家都是干习惯了,可阮华成担忧。

    种地并不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完事儿的,必须经常管理,浇水、施肥、锄草。

    要是后世,各种械化,除草的事也简单,打一两遍除草剂的事儿。

    可现在全都得靠人工呢。

    自家分到的地都不一定经管得多细致,产量不高是常态。

    还要再多种十亩地,谁有那个闲工夫?

    阮思娇却不解释,带着家人,拉着她买回来的种子,往地里去。

    这是她要开展的新业务呢,正好租了阮志强家的地来做实验。

    常年费力经管庄稼?不存在的,她这些种子种在地里,根本不用费多大的劲,顶多就是像这样的周末再抽几个,一家人在地里忙个几天而已。

    阮思娇到底在地里种了什么,家里人最终也没搞明白,这妮子卖关子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