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抓不住这个机会?
叶年年带着她爸妈去县城开店去了,叶洪波和朱芸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工厂昨天就已经试过器,恰好今天就是个黄道吉日,这就开工了。
两人看着工厂的方向,隔老远,他们还觉得能听到厂里器轰鸣的声音。
其实,工厂离村子有一段距离呢。
而且厂里的器并不是那种燥音特别大的,这批进的原材料,需要粉碎的只有油饼,粉碎油饼时声音很。
颗料饲料除了加热功能,就是挤压功能,加热的同时把搅拌均匀的原材料挤压成条,再切成于一厘米的段。
缝合那边,声音也不会大。
整条生产线,工人都不用戴耳。
隔那么老远,叶洪波跟朱芸能听到才怪。
可他们两个人心里不舒服呢,就觉得器轰鸣的声音不停往耳朵里钻,让两人坐也坐不住。
一大早,村里赶去饲料厂工作的人一个个精神抖擞,一个个的打着招呼,结伴而行,叶洪波在自家院子里听得清清楚楚。
那些没啥关系的人都能去工厂上班,凭啥他跟朱芸不能去?
那可是他亲侄女开的厂!
现在的叶洪波,早就已经忘了刚开始经济大改革那会儿,他跟叶岁岁家闹的矛盾。
一个月五十块呢,两口子加起来,就能拿一百块。
听厂里还管一顿饭,一天只干八个时,余的时间还能干自家地里的活。
当然,叶洪波跟朱芸平常是不怎么管地里的庄稼的,他们家的地荒草丛生,也难怪打的粮食比别人家少那么多。
叶洪波家的地少打那么多粮食,他不心疼,粮食需要用汗水去换的嘛,他不愿意换。
可是工厂多轻松了?
俩人一个月还能拿一百块,顿顿吃肉这钱也够了。
站起来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叶洪波一皱眉头,“咱们再去找叶岁岁!”
朱芸也想去,两口子立刻锁了门,往工厂那边去。
工人们早已经去厂子里集合,这会儿已经开过全员大会,所有工人被分成三班,安排了工作时间。
没轮着班的先回家休息,轮到上岗的五十个人全部起了一个车间,器已经转动起来,是张满福在操作,教给他们应该怎么操作。
然后五十个人又被细分到不同的岗位上面。
今天肯定不能全力生产,主要任务是让每一个工人都熟练自己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就连厂门口的保安也不例外。
两名保安,本来是一替十二时值班的,不过今天第一天上班,该值夜班的那个保安干脆没回家。
熟悉一下厂子里的环境嘛。
何况门卫室还铺着一张床,等会儿他躺上眯一会儿就行。
两人正聊天,就见村里走过来一男一女。
走近了,俩人才发现,来人赫然是叶岁岁的二叔跟二婶!
这俩人,前天就来过,好像是让叶岁岁给他们安排工作?
可俩保安心里清楚着呢,叶岁岁根本没有给叶洪波和朱芸安排任何工作。
既然不是厂子里的人,那就不能进,这是门卫室的职责,俩保安昨天就经过简单培训了。
这算是自己上岗之后第一件要办的事,俩门卫不由有点兴奋,眼睛直放光。
叶洪波跟朱芸还没走近,俩保安就忍不住冲出门卫室,一个保安大吼一声,“干什么的!”
俩人身上都穿着制服,里还握着阮思娇给买来的两根警棍,此刻抬头挺胸,突然有种特别光荣的感觉。
派出所的警察,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想着,两个保安又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了一点。
叶洪波被这一吼,又见两个穿制服的男人,下意识就要躲。
然后,叶洪波就看清了,这不是村里的张梁和冯彬?
叶洪波不由在心里暗骂,穿一身狗皮,就敢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了?
嘴上,叶洪波也不客气,“这是村里的地,我爱走哪走哪,关你们什么事!”
刚刚吼叶洪波的是张梁,他被叶洪波一噎,顿时不知道该咋。
这里的确是村里的地,俩人冲出门卫室,已经到了厂子铺的水泥地之外。
冯彬拉了张梁一把,“别跟这俩人计较,俩懒蛋,跟他们有什么好的。”
张梁顺坡下,跟冯彬一起走回去。
叶洪波瞪眼睛,“你骂谁呢?心我告诉我侄女,把你们俩都开除!”
穿制服咋的?那制服也是他侄女给买的。
叶洪波跟朱芸又上前,这回俩人踏上厂子铺的水泥地坪了。
张梁刚刚被噎,这个仇他可记着呢,顿时拿警棍指着叶洪波,又是一声吼,“干什么的!”
叶洪波翻了个白眼,“你咋还是这句话?”
张梁得意,“现在你脚下站的,可是我们饲料厂的地。”
叶洪波瞅了瞅脚下,饲料厂的地咋啦?不还是村里的地?
他刚刚怼张梁时,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过是顺口一。
不理会张梁和冯彬,叶洪波和朱芸要继续往前走。
张梁跟冯彬才不让他们,直接就挡上去,“不许再往前走!”
“我找我侄女。”叶洪波。
张梁下巴抬的高高的,“你侄女不在厂里。”
“你胡什么!”叶洪波来气了。
今天厂子第一天开工,叶岁岁怎么可能不在。
冯彬也,“叶岁岁已经不参与工厂的管理了。另外告诉你们,不是厂子里的人,不允许进厂!”
“只要是铺子水泥地坪的地方,都是属于厂里的,立刻退回去!”张梁警棍一指水泥地跟泥地的边缘。
两人目露凶光,大有叶洪波两口子再不退回去,就要给他们来一棍子的架势。
叶洪波还想再歪缠,但又有点怕。
朱芸拉了叶洪波一把,“他们岁岁不参与管理,是个啥意思?”
叶洪波也回过味儿来,刚才光顾着跟冯彬两个吵架了。
叶洪波想了想,“咱们去弄弄清楚。”
两个人转身走,冯彬和张梁两个还意犹未尽。
厂子里面的工人都有事做,他们这两个保安却只能呆在门卫室里。
好不容易碰上两个疑似过来捣乱的,被他们三言两语一,竟然又走了。
--
十里铺。
有阮广辉过来帮忙,还有阮青山瞅空帮忙洗碗,叶岁岁吃店倒也不是忙不过来。
招聘的牌子贴出去,真的有人来应聘。
“老板,你这儿招工呢?”来的是个中年女人,问的是田华兰。
田华兰呵呵笑,往叶岁岁那儿指了指,“她是老板。”
女人惊了惊,她还以为这是一对母女在开店呢,咋年轻的那个才是老板?
“那你也是在这儿干活的?”女人问了句。
见田华兰点头,女人更加吃惊。
叶岁岁已经往这边走,“你想找工作?”
女人赶紧点头,“对,这不家里也不忙,我就想着来出来干点活。”
这就是经济改革的好处,街上开店的多了,摆摊的多了,总有忙不过来要招人的,闲着的人也有出来干活的会。
叶岁岁把话在前头,“我这店里招的是长期工,农忙的时候也不会给假期,你能行不?”
女人犹豫了,都是农村人,谁家没有几亩地呢?
平常地里活可以紧着家里人干,可农忙的时候,全家老都上阵,都还嫌人不够用。
见女人犹豫,田华兰凑上来,“妹子,你可别傻,你瞅这镇上,有几个招工的?地里的活重要,可一年到头你家所有的地加一起能打多少粮食?在这里干活,长年拿工资,一年能拿三百六十块。”
听到三百六十块,女人又特别心动。
就为了麦收跟秋收那一阵子,就舍了这三百六十块钱,女人实在舍不得。
田华兰的也是,镇上做生意的人多,可多半是自家人干活,招人的确实有限。
今天不定下这个工作,不准明天就没有了。
女人犹豫不决,叶岁岁也是无奈,她总不能把工作留着,等女人回家商量。
不定等会儿就又有人来应聘。
这女人正拿不定主意呢,叶洪波跟朱芸就一起走过来。
女人心中警铃大作,眼睛直直的看着叶洪波和朱芸。
叶洪波和朱芸也疑惑,瞅他俩干啥?
过来之后,朱芸把叶岁岁往一边拉,凑到跟前低声话。
女人这下子可急了,真不是来吃饭的,那就肯定是来应聘的!
牌子上写着招两个人,这一下子就来俩,她要慢一点,岂不是抓不住这个会?
“老板,”女人一下子冲到叶岁岁跟前,“这工作我能做!”
她的特别大声,一脸的坚决,生怕叶岁岁不怕用她。
叶岁岁眼睛扑闪了下,“那行,你跟我一下,你家是哪里的,叫什么,家里都有哪些人,有几亩地?”
女人不敢迟疑,语速飞快的,“我家是沈庙村的,我叫田玉香,我男人叫沈丛生,我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三个孩子,大的十六岁,的十二岁,我家有十三亩地,我家里人能把地种完,就算是农忙时候我也能保证不请假。”
田华兰在一边笑,“哟,那咱俩还是本家呢。”
田玉香报完了自己家里的情况,叶岁岁觉得还可以,就点了头。
田华兰拉田玉香过去,教她平常店里都干什么去了。
叶洪波这才抓着空子,“岁岁,工厂里的人咋你不参加什么日常管理了?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