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把农机厂迁到红星村来

A+A-

    阮思娇看着张满福笑,张满福被她看得有点渗得慌,下意识往后躲了躲。

    “张哥,你觉得,要是我们把农厂的办公室放在红星村,怎么样?”阮思娇问。

    张满福不解,这有什么区别吗?

    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人坐办公室,如果再招个财务跟文员的话,也就才俩人守办公室。

    其实他们这个公司,跟皮包公司有点像,基本就是个空壳。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骗钱,而且在用知识赚钱。

    不过张满福很快就想通了,“那就把办公室放在红星村!”

    这回换阮思娇惊讶了,张满福怎么这么快就想通了?

    阮思娇问他,张满福眼睛扑闪了下,“我觉得这样合适啊。我跟我堂叔平常又不守在大本营,倒是你能经常守摊。将来再招两个人,你还能顺便管理不是?”

    阮思娇挑眉,所以,这是要给她加担子呢?

    张满福笑了笑,“你要是学习忙,那不是还有你叔的嘛。”

    农厂阮广辉也是有股份的,所以把日常管理交给他,阮思娇觉得这一点毛病都没有。

    于是,虽然两人初衷不同,但还是很愉快的决定了把办公室定在哪。

    饲料厂现成就有闲置的办公室,阮思娇喊阮宝莲过来,跟饲料厂签了暂租一间办公室的合约。

    暂时还没招到合适的人,张满福就决定,请阮宝莲暂代他们农厂财务一职。

    至于另一个办公室文员,现在单子不多,暂时招不到也行。

    这事儿非常容易就谈妥了,张满福也没急着回沪市,而是等到周一,去县里面给农厂办营业执照。

    九华县可没有农厂,税务局的人听张满福要办农厂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二十五万。

    这里面有二十万是张满福上一单赚的,十二万是下一单订单的订金,另外三万是几个人一起凑的。

    税务局的人原本一听,还觉得挺高兴,可没想到张满福拿出来的注册资金才二十五万,脸上的笑容瞬间垮掉。

    什么厂呢,注册资金才二十五万?

    别像沪市农厂那样的,就算单是像临川农厂,也得价值几百万吧?

    可临川是锦省的省会城市,不是九华县这样的县城可以比的。

    人家要是有几百万的投资,肯定不会选九华县这样的地方。

    所以税务局那科员又服了自己,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那你这个厂主营哪方面呢?”

    区区二十五万,不可能囊括各种类的农,所以才会这么问。

    张满福仍然是笑容满面的,“同志,我们目前主营就是颗料饲料的生产和改装。”

    科员听到只是单一生产、改装颗粒饲料,又觉得二十五万是可以的。

    “厂址有了吗?”科员又问。

    张满福点头,“有了,就在十里铺镇,红星村。”

    所有东西都齐了,科员开始办营业执照了。

    “同志,等一下。”阮思娇突然开口。

    科员不解,“还有什么事?”

    “是这样,我们这也算是在本地投资办厂了,我就想问一下,能不能给我们装个电话?”阮思娇问。

    科员回答,“那得去通信局问问。”

    “问过了,人家我们的厂子规模不够,不给装。可是不给装电话的话,我们就没法联系业务,也就没法扩大规模嘛,同志,你是不是这个理?”阮思娇问。

    科员很配合的点了点头。

    再一想,“这二十五万的投资,规模也不算了啊。”

    “不止呢,”阮思娇从包里掏出一个合同,“您看,这是我们已经完成的单子,总造价三十五万元。还有这个,是我们签到,明天就开始给人家厂里安装的,足足六百条颗料饲料生产线,这一单价值三百万!”

    三十五万的单,科员还能信,可是三百万的单?

    科员没法信。

    但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浙省霍氏饲料,上面还有他们办公室的电话、公章。

    见科员在看电话,阮思娇立刻又,“人家都有电话,咱们没有,这让咱们怎么跟人家外面的厂商合作呢,是吧?”

    科员也觉得是这样。

    他们主管工商税务,对于九华县最近的形势可以是了如指掌。

    九华县经济全靠十里铺带动,而十里铺最厉害的,就是红星村。

    红星村出了个饲料厂,前两天才报过八月份的税,是八月份只开业生产十天,营销总额就达到了七万五,可是纳税大户!

    整个九华县才改革没几个月,除了那些国营大厂,这个红星村饲料厂可以是私营业主里面营销额最高的了。

    就连一些国营厂子,比如面粉厂、榨油厂,都不一定有饲料厂每月的营销额高。

    科员正在想这事儿,正好看见科长许跃进拿着个文件夹路过。

    “许科长。”科员立刻站起来,“您看看这个。”

    阮思娇刚拿出来的合约文件递过去,许跃进看过,眼里立刻涌出惊喜之色,“这是哪来的?”

    “这两位同志,他们准备在红星村办个农厂,这就是他们的单子。”科员。

    张满福适时补充,“我们本来是沪市第三农厂的,营业执照什么的,我们那都有,已经做好的那单子上,签的就是沪市第三农厂,还没做的这单,签的也是沪市第三农厂。”

    许跃进一看,签的果然是沪市第三农厂。

    可刚才不是,要在他们准备在红星村办农厂的吗?

    张满福就又解释,“这不是我的合伙人在这边嘛,我是负责外出安装的,平常也不在厂里,所以我们就商量,不如把厂子建在红星村,我的合伙人也能够看着厂子,我也能放心在外面跑业务搞安装。”

    然后,张满福就把阮思娇介绍了下。

    科员认不出阮思娇,这位许跃进科长却是认识她的。

    “夸富大会上的万元户,你可是九华县的头号人物。”许跃进过来,热情的跟阮思娇握。

    阮思娇面上带笑,“许科长真是过奖了。”

    许跃进摆,“我这是实事求事。阮思娇同志,你这进步可不啊,都能把外在的商人拉到咱们这里投资了,还跟人家是合伙人,你这姑娘,多少男儿怕是都不能跟你相提交论啊。”

    科员趁插话,“巾帼不让须眉,领导都提出了女子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许科长,您可不能看了我们女同志。”

    许跃进点头,“那是。”

    领导的话,那肯定是真理嘛。

    话头顿住,阮思娇看了眼科员,科员会意,忙,“许科长,他们现在是有一个难处,这办厂子嘛,肯定是要联系外地的厂商。但是通信局那边他们厂子,不肯给他们装电话。”

    许跃进当即,“这不是胡闹吗?没电话怎么行!”

    完了许跃进又问,“阮思娇同志,你们村那个饲料厂,也是你开的吧?”

    见阮思娇点头,许跃进就已经明白了,饲料厂肯定也是没有装电话的。

    于是许跃进狠狠的骂了一句,“通信局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改革开放提出几年了,好不容易才改到咱们锦省,改到咱们九华县,全县上下哪个部门不跟时间赛跑,为经济大改革做贡献?他们通信局倒好,只知道守着那几根破是话线,半点也不知道发展!”

    原地踱了几步,许跃进又,“他们十里铺,那是咱们整个九华县的标兵,难道还不该给十里铺多牵一些电话线准备着吗?他们红星村,那是整个十里铺的标兵,难道还不该专门往红星村扯一条电话线吗?我必须把这件事反应上去,看他们通信局是不是要守着那点老底子,守到猴年马月!”

    许跃进是很激动的,也能看出他是个脾气相当火爆的人。

    阮思娇只是想着在注册的时候,顺便把厂里没电话这个事一下。

    税务局这边估计能帮着想想办法。

    毕竟他们接下来这单金额巨大,如果还挂在沪市第三农厂那边,那这一单跟九华县可就没关系了。

    阮思娇这是用这单三百万的金额,做自己的筹码呢。

    没想到遇到许跃进这么个人,这还真是意外收获。

    “许科长,”阮思娇忙,“您消消气,千万别动怒。我想通信局那边也是一时没赶上形势嘛,您这个先进人物带带他们,他们不就很快赶上来了嘛。咱不能看着革命同志掉队不是?”

    阮思娇这话,许跃进听了很是受用,那暴脾气也收敛了不少。

    他拿起自己的公文袋,又对阮思娇,“你们先回去,我保证,明天就让通信局的人信你们红星村架专线。”

    然后,许跃进就往外走。

    阮思娇还听到许跃进嘀咕,“我就不信了,红星村两个厂,连根电话线还不能扯了?”

    阮思娇跟张满福对视一眼,真没想到最后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他们又跟刚才接待他们的那个科员道别,“那我们就先回去,明天再过来。”

    许跃进离开后的事,也是后来一次偶然的会,阮思娇听别人的。

    许跃进直接就去了通信局,嚷嚷着要找他们伊科长,然后就跟伊科长大吵一架,把伊科长骂了个臭头。

    光骂不是本事,许跃进给伊科长扣上了个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