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谣言传开了

A+A-

    “付局,你再好好给我讲讲,这个阮思娇同学的事迹。”刑干事拉着付景,一脸的热切。

    付景唇角扯了扯,“这该讲的我都给你讲了啊。”

    “她还有别的什么优秀的地方,你再仔细想想啊。”刑干事催促。

    可是,付景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然后刑干事想了想,付景的几个点,已经很优秀了,没有别的值得宣扬的地方,也是正常的。

    所以刑干事终于放过付景,跟付景一起去了县一中。

    冯校长这两天一直在焦急的等待,就等着阮思娇他们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的消息传来呢。

    得到通知之后,冯校长立刻组织全校学生都到操场集合,然后等刑干事和付景到了之后,给阮思娇三人发奖状。

    发奖状之有,冯校长还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讲了好久才依依不舍的把话筒转给刑干事。

    为了不耽误学生们学习,尽量减短开会的时间,大会进行一个时之后,就散会各回各班。

    当然,这是对学生们的精神鼓舞,不能因为怕耽误时间,就不开这个大会。

    等到大会结束,付景特意把阮思娇他们留下来。

    冯校长还以为他是要再鼓励几人几句,结果付景竟然问了阮思娇一些问题。

    就连刑干事,都问了阮思娇一些问题。

    然后,刑干事,会把阮思娇的事迹宣扬一下,让全省的高三学生都向阮思娇学习。

    阮思娇赶忙摆,“别,您千万别。”

    “怎么?”刑干事不解。

    阮思娇无奈,“我捐这些试卷,只是想帮助同学,刑干事,这件事情我现在不想被宣扬出去。”

    冯校长立刻也帮阮思娇话。

    刑干事不想答应,可是阮思娇坚持,他也只能点头。

    但是关于自然拼读法的事情,必须让他们省教育厅调研。

    这件事情让北京的教授进行调研,刑干事不能什么,可这明明就是他们锦省的学生,不让他们调研怎么行?

    锦省也是有一本的大学的!

    这件事,阮思娇倒是也没有拒绝,答应把自己的笔记再抄一遍,交给刑干事。

    冯校长赶紧,“你现在学习紧张,我看这笔记你直接交给刑干事就行了,我再找几个老师,帮忙抄一下。”

    阮思娇,“”

    冯校长这么保护她,无可厚非,可让刑干事抄笔记?冯校长他怎么敢出来?

    阮思娇等三人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的事情,自然是要传到二中的。

    原本朱校长还有点不肯相信,现在,他是不信也不行。

    自己跟姓冯的那个老东西当真要越差越远吗?

    一周时间又这样过去,到了周未阮思娇回村的时间。

    周五骑车回村的时候,阮思娇跟顾沉舟直接去了厂里。

    饲料厂自产自销,本不应该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阮宝莲却告诉阮思娇,现在生产出来的饲料已经满足不了饲料店的销售了。

    每天下午,饲料店里的饲料都卖光,有时候还有人想买饲料,却也只能等到第二天。

    或者有人不愿意第二天再跑一趟,干脆就自己来饲料厂,在门口等着。

    等到饲料装袋封装之后,他们立刻拉走。

    看来,饲料厂要扩大规模了啊,当然这是好事。

    阮思娇跟阮宝莲,“姑姑,你找建筑队继续建厂房吧,像现在这样规模的厂房,再建五条,装五条生产线。”

    完了阮思娇又问她,“资金够吧?”

    阮宝莲算了一下,再建五间厂房、装五条生产线的话,大概得十万块。

    饲料厂自从投产以来,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饲料厂这边赚的钱肯定是超过十万的,但上了一座磨房,买了一辆东风大货车,现在厂里能动用的资金,最多五万。

    计算过之后,阮宝莲略显无奈,“应该能拿出七万块。”

    “那就先建厂房。”阮思娇。

    建厂房、装生产线,都需要时间,到时候生产线的钱先欠一下,农厂是自己的嘛。

    而且等到生产线装完,或许饲料厂已经赚够钱了呢。

    阮宝莲想了一下,觉得阮思娇的对,她便点了点头。

    阮思娇又问农厂的情况,阮宝莲告诉她,农厂建的厂房已经在收尾了。

    应该下周二或者周三农厂的工人就能搬到新厂房里面去。

    相比于饲料厂这边资金紧张的情况,农厂倒是资金十分宽裕。

    毕竟是人家先交了钱,他们才给别人做生产线的。

    两人正着农厂不用太操心,电话就响起来。

    “喂?”阮宝莲接起。

    电话那头响起张满福的声时,“阮思娇回来了吧?”

    “嗯。”阮宝莲应声,把电话听筒递给阮思娇。

    听到阮思娇的声音,张满福就叹着气,“我这边的改装工作得停一停了。”

    “怎么?”阮思娇问他。

    张满福就讲了他那边的情况。

    原来,霍氏饲料厂总共有近六百套生产设备,整个厂里包扩管理层在内,总共有两万四千工人。

    张满福去了两个星期,总共改装生产线二十五条。

    新的生产线改装完毕,问题就来了,这条生产线只需要十个人就可以开工,可是因为要改装生产线,而被暂时入假的工人却不止这么多。

    改装完毕的生产线陆续通知工人去上班,但每条生产线只分配十个人。

    所以,停工之后无法复工的工人就越来越多。

    到目前为止,被厂里通知暂时放假的工人已经有至少一千人,可是重新复工上岗的,才两百多人。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谣言,厂里新改装的生产线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工人,他们马上就要失业了!

    原来的生产方式,是一个车间里面好几台颗粒饲料,或者另一个车间好几台粉碎,跟现在的生产方式有很大不同。

    刚开始,工人们并没有感觉到什么。

    但现在放假的工人越来越多,复工的工人却只有极少,于是谣言就传开了。

    他们都,霍氏饲料厂要把他们从厂里赶出去了。

    这里是私人企业,原本大家进厂的时候抱着一颗感激的心,觉得自己的条件进不了国营大厂,是霍氏饲料厂给了他们工作的会。

    可现在,他们要被赶走的时候,却不愿意了,有些人甚至还把国营大厂拿出来事,要求厂里不能开除他们。

    厂门口每天都要聚集许多没有复工的人,要求厂里给他们一个法。

    而那些还没有被放假的工人,也守着自己的器,坚决不肯让厂里动他们的生产工具。

    霍氏饲料厂被迫停止生产。

    可是他们底下有许多的经销商,目前全国饲料用量都在逐渐加大,霍氏饲料厂不可能一直停工,要不然这个厂都要完。

    所以停工两天之后,霍氏饲料厂的高层们不得答应工人们的要求,不再动剩下那些器,工人们这才同意继续开工。

    可是张满福那边,就不得不停工了。

    阮思娇听张满福讲完这些事,就问他,“你们停工多久了?”

    “两天,你在上课,所以我就没联系你那边。可是我跟霍氏饲料这边勾通不成功,我现在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张满福。

    阮思娇抿起唇,半天才问,“霍氏饲料厂那边没有任何法吗?他们不准备继续改装剩下的生产线了?”

    张满福叹气,“目前没有法,他们只是让我这边先停工,他们会协调。”

    “你去榆洲市饲料厂吧,”阮思娇做了决定,她又,“记得先跟霍氏饲料厂那边一下,告诉他们我们不能等。什么时候他们做出决定了,再来找我们谈。”

    张满福听阮思娇的,阮思娇让他去榆洲市,那他就去榆洲市。

    阮宝莲一直在旁边听着,等到阮思娇挂掉电话,阮宝莲立刻就担心起来,“娇娇,咱们农厂都建起来了,他们突然这样”

    阮思娇淡笑,“放心吧,他们早晚还要改装器的。况且咱们把农厂建起来,也不只是为了他们一家饲料厂。”

    阮思娇这么镇定,阮宝莲便点了点头,“那我这边继续建设。”

    最起码,榆洲市饲料厂那边还要改造,就算只有他们一个厂,也有七百条待改装的生产线,这一单了够他们忙很久了。

    张满福前往榆洲市饲料厂的同时,阮广辉也把这一周生产出来的半成品设备装车发过去。

    拿到这些东西,张满福带人组装的时候非常快。

    他们不用再搞生产,只需要搞安装。

    调换器位置、挖坑等事情,榆洲市饲料厂暂时被停工的工人就可以做,张满福大方的给他们发了补贴工资。

    周日晚上,张满福就兴奋的把电话打到冯校长的办公室,“阮思娇,咱们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我带着人,只一天的时间,就改装了十条生产线!”

    “那我们这边加快生产速度,你给我叔打电话通知他。”阮思娇。

    只要他们这边速度跟得上,很快张满福就能把榆洲市饲料厂那边给搞定。

    或许,只要两个月。

    阮思娇挂了电话,跟冯校长道谢,并且了声抱歉,她今天必须接到这个电话,所以耽误冯校长的时间了。

    冯校长大一挥,“往后你有事,只管用我办公室这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