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学问真的很重要!

A+A-

    阮宝莲看着可比那些工人轻松多了,她能坐办公室,工资却比工人高得多。

    阮思娇看出张明香所想,便跟她解释,“我姑姑现在不仅管着饲料厂的财务,旁边农厂的财务也是由她管着的,她拿两份工资,所以才能拿到四百块。虽然我姑姑只有高中学历,但她现在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会计知识,我相信她很快就能把会计证考下来,到时候姑姑也不输给大学生哦。”

    张明香点着头。

    在她想要放弃学业的时候,阮思娇曾给她讲过许多这方面的东西。

    那时候张明香的脑子里其实对这些概念是朦胧的。

    而现在,她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

    这,也更加坚定了张明香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决心。

    一直到饲料被送回张明香家,张明香也没有发觉,阮思娇就是饲料厂的老板。

    而她所的那个农厂,她也是老板之一。

    “明香,我还得请你帮个忙。”在卸完饲料之后,阮思娇拉着张明香。

    张明香立刻点头,“你,只要我能做到的,我肯定帮忙。”

    阮思娇笑笑,“就是往后你妈妈或者弟弟,当然还有你,你们跟村里人拉话的时候,能不能把自家用饲料养猪的事情透露出去?”

    张明香疑惑了下,阮思娇就又,“你们这边用饲料养猪的人比较少。饲料店开到你们这边来,也不知道销售情况怎么样呢。”

    张明香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赶紧保证,“放心吧,这个我肯定能帮。”

    别光动动嘴帮着宣传,就算把她家新买回来的这五只猪仔当做被参观的对象,张明香也愿意。

    阮思娇跟顾沉舟还要回厂里准备明天来大玉寨开饲料店的事,便又开车走了。

    张明香眼睛一动,就跟李桂云了一声,跑出去。

    她是去找张四叔的。

    “四叔,我是特意来谢谢你的。”张明香进张四叔家的门,张口就。

    张四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张明香也只是笑笑,没有多。

    这事儿,张四叔要是想解释,那就他自己给四婶解释去。

    然后张明香就又,“四叔,我这就回去了,我妈跟我弟刚去买了几只猪仔回来,我得帮着喂猪去。”

    张四婶刚还满脸狐疑的看着张四叔,想让张四叔给她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会儿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买猪仔了?还是几只?

    张明香家是发财了还是怎的?

    虽然包产到户之后,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今天又是一个丰收年,夏收之后家家户户都打了好多麦。

    秋收之后,玉米更是堆满了粮仓。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大家才觉得打到了足够的粮食,就算欠的债还不完,但接下来这一年吃饱饭肯定没问题。

    而现在,家家户户把吃不完的粮食卖卖,凑个一两百块钱肯定是没问题。

    可张明香家的条件明显要比一般人家差一些,她家没有劳动力,还有两个学生,就算今年是个丰收年,能吃饱也就不错了。

    有一回李桂云生病十分凶险,他们这些族里的不得已才借给他们娘三个一点钱,张四叔家的五块钱他们到现在还没还上呢。

    借的钱不还,这就有钱买猪仔了?

    张四婶一拍大腿,“我看看去!”

    张四叔怕张四婶那张嘴没有把门的,也赶紧跟了上去。

    他们来到张明香家的时候,张明香已经又蹿了两家的门,把自家买了猪仔的事情传出去。

    她去的,都是自己亲族的家里,这些也都是曾经借钱给他们的。

    当时大家商量一家凑五块,每家欠的钱数都是一样的。

    张四婶第一个赶到,此时张明香正好刚回来,拿起猪料正准备喂猪。

    不用上前,张四婶就听到猪仔的哼哼声了,顿时怒意上头,喊了一声,“李桂云!”

    张明香赶紧迎上去,“四婶,你这是咋啦?”

    张四婶瞪着眼睛,冷声哼道,“你们家这是发财了啊,连猪仔都买上了。”

    张明香笑笑,“倒不是发财,而是我的一个同学看我家里实在穷,我连学都快上不起了,就好心给我指了条明路。”

    张四婶眼睛一扑闪,眉头皱着,“啥明路?”

    “养猪啊。”张明香理所当然的。

    “你看这猪养大了,就能卖钱吧?等卖了钱,我就能把欠你们几位叔伯婶娘的钱都还上吧?明年我还想去上大学呢,没钱咋行?”张明香掰着指头,细数自己家需要用钱的地方。

    张明香能考上大学,这是几家一直没死追着让她还钱的原因。

    现在又听张明香的头头是道,张四婶很配合的问了句,“养猪赚钱我知道,可你家的情况,能把猪养起来?”

    这话之前,张四婶已经看到了,好家伙,猪圈里面五只猪仔呢!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张明香跑的另外两家的女人也过来了,她们都围过来,一边看张明香家的猪仔,一只竖着耳朵听张明香讲。

    阮思娇已经给张明香把科学养猪讲的很透彻,张明香一个高中生,这点理解能力还是有的。

    现在她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听得几位婶娘一愣一愣的。

    “明香,这饲料真就像你的这么好?”

    “先前不是有几个专家来讲课吗?也是宣传这猪饲料来着。”

    “可谁也不知道这猪饲料到底能不能行,我也就没花钱买。反正听着那些专家讲的,这猪饲料可神奇了呢,就跟明香讲的一模一样。”

    “我倒是想买点试试来着,反正一袋子才几块钱,是一袋子够一头猪吃一个月了。这有没有效果,不是几块钱就能见分晓?就是那十里铺太远了,我没心思往那去。”

    几个婶娘你一言我一语的,张明香就静静听着。

    后来她们问,“明香,你咋跑那么老远去买猪饲料呢?”

    “是啊,这猪饲料一袋子几块钱,你家这些猪,要全靠饲料养着,只怕得几百块吧。”

    张明香笑笑,又把养猪需要用多少饲料讲了讲。

    从头养到尾,用多少斤饲料,一头猪养大需要花多少钱,到最后能卖多少、赚多少,张明香都讲的清清楚楚。

    婶娘们掰着指头正算呢。

    一头猪能赚三百块,养十头那不就能赚三千?养一百头呢?

    就算养不了那么多,二三十头总行的吧?

    而且张明香还了,用饲料养猪,半年就能出栏,一年出栏两回,那赚的钱不是又翻了一倍?

    每天就给猪喂喂饲料,不断它们的水,有时间就打点猪草喂,没时间连猪草都不用打。

    先前喂一头猪,全家老都忙着打猪草。

    现在养几十头猪,婶娘们也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拿下。

    要真能赚这么多钱,那钱都能把她们淹了啊!

    于是,大家伙把张明香欠他们钱不还的事情全都忘了,就站在张明香家的猪圈前看着那窝金猪。

    然后,张明香家养猪的事情就在整个刘楼村传遍了。

    大家伙都在传,张明香养猪有多省事,养猪有多赚钱。

    然后,就有人质疑,钱能是那么好挣的?

    养猪要是真能那么省事儿,怎么没人那么养?

    反正什么的都有。

    也不过一两天的时间,不仅是刘楼村,就连附近的村子,也都开始传张明香家养猪的事情。

    专家们来讲过课的,大家都还有印象,所以都想看张明香家的猪到底养成什么样。

    当然,这都是后话。

    周未这天,一大早阮思娇跟顾沉舟就站在饲料店门前。

    饲料店的门头上挂着一个大红花,下面还有一块红布盖着门头。

    徐乡长为首的大玉寨所有领导都分站在两边。

    阮思娇请徐乡长先讲话,徐乡长谦虚,请她先讲。

    阮思娇肯定不能抢了徐乡长的风头,于是在徐乡长耳边了几句。

    徐乡长顿时喜笑颜开。

    “大玉寨的乡亲们!”阮思娇先开了口,她里拿着话筒,这是为开业特别准备的。

    “我叫阮思娇,是十里铺镇红星村长青饲料厂的人,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销息,红星饲料厂在大玉寨开分店了!”

    阮思娇停顿了一下,徐乡长立刻带头鼓掌。

    其他乡领导自然也跟着鼓掌,底下看热闹的人也都鼓起掌来。

    阮思娇笑盈盈的看着大家,然后才抬压了压,“乡亲们,我们的专家组在几个月前就来大玉寨宣传过科学养猪的知识,相信你们中间一定有人参加过培训。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你们可能还没有用上饲料。现在,我们把饲料送到大玉寨来,方所所有养猪的乡亲。

    以后,我们的农业专家邵春明老师会常年驻扎大玉寨,每天给大家开设免费的科学养猪授课班,他还会抽时间下到每一个村,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猪生病了,也可以来找邵老师,我们不仅提供饲料,也提供兽药。”

    阮思娇就讲这么多,她跟徐乡长偏了下头,把里的话筒递给他。

    徐乡长咳了一声,“乡亲们,我是咱们大玉寨乡的徐乡长。”

    听到徐乡长的身份,底下的人发出一阵议论声。

    乡长都来了啊,这饲料是真的管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