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买礼物

A+A-

    阮思娇起了逗逗爷爷的心思,所以故意上前,问阮老头,“爷爷,您怎么老是瞅奶奶脖子上的丝巾呢?”

    阮老头被阮思娇突然这么问,嘴巴不由抿了一下,然后就不承认,“谁瞅她的丝巾了?”

    阮思娇嘴巴撇了撇,“我可是看到了,你竟然还不承认?是不是看我对奶奶好,您吃醋了?”

    阮老头哼了一声,把头扭向一边,坚决不承认,“没有!”

    阮思娇是想逗逗爷爷的,结果却被爷爷给逗乐了。

    阮老太太听到两人的对话,也白了阮老头一眼,“我宝贝孙女对我老婆子好,你有意见是不是?”

    阮老头又哼了哼,这回没吭声。

    毕竟是长辈,阮思娇也不敢太过份,赶紧跑回屋,从袋子里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然后跑出来。

    她在那盒子上按了按,接着一串悠扬的歌声便从那盒子里漂出来,唱的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刘阳河。

    那熟悉的曲调,让阮老头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盯着阮思娇上拿的那个盒子。

    “这是”阮老头不由问。

    阮思娇笑着把上的盒子递到阮老头的里,“这是录音。”

    “这是录音?”阮老头简直不敢相信。

    他也见过录音,大街上有些流里流气的青年,就穿着喇叭裤、留着长头发,还戴一副蛤蟆镜。走在街上的时候,他们肩膀上就扛着一台录音。

    不过那录音足有二尺长,七八寸宽,七八寸高,跟个方方正正的大箱子似的。

    可是阮老头里的这台,却非常巧。

    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也就是个八英寸平板的大,就是比后世的平板厚一点,大概三公分厚的样子。

    这也太巧了吧。

    阮老头不敢相信,但歌声的确是从这个盒子里飘出来的。

    阮思娇教了下阮老头,没一会儿阮老头就学会了操作。

    其实很简单,磁带装进去,按一下播放键,就能开始播放了,还想听上一首,那就倒带。

    听完一面,打开把磁带反一下面装进去,又能继续听。

    阮老头害怕把磁带弄坏了,所以坚持不肯倒带,听完一面再听另一面。

    阮思娇买了几本老年人爱听的红歌磁带,还给阮老头买了一整盒的电池。

    “爷爷,要是打开只转一下就没声了,关上等一会儿再打开还是这样,就是电池没电了,你就得换电池。”阮思娇。

    她还把装电池的地方盖子打开,教阮老头怎么换电池。

    阮老头顿时有些心疼,“这电池还要经常换啊。”

    “我给您批发了一盒呢,就算您天天听,听两个月也没问题。”阮思娇立刻。

    阮老头还是有些心疼,“那也还是浪费钱。”

    阮思娇怕阮老头为了节省电池,不肯听歌,立刻,“那些电池可是有保质期的,要是三个月内用不完,就过期了,到时候电池电量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您要是不听,那就全浪费了。”

    阮老头一听,顿时更加心疼,“那你咋不少买点啊。”

    阮思娇买录音就是为了让阮老头听呢,多用电池她不觉得浪费,录音放着不听,那才叫浪费。

    所以,她才了这个慌。

    而且,阮思娇还,“这些电池您听两个月,两个月后我张叔会再寄一盒电池过来。反正您想听就听,别想电池的事儿,没了咋就换。要是因为一台录音,让您一天到晚的心疼,那我还不如不买呢。”

    听阮思娇这话,阮老太太也跟着,“就是,你这老头子可别浪费了我宝贝孙女的一翻好心。”

    阮老头屈服了,他点了点头,“行,那我就天天听,下地听,喂猪听,去村口跟人拉闲话的时候也听!”

    于是,从这天开始,阮老头走到哪里,歌声就传到哪里。

    村里除了广播,什么录音、电视,啥也没有。

    所以谁也不会觉得阮老头这个行走的录音吵,反而觉得好听。

    有些孩子还喜欢跟在阮老头身后,就为了听他的录音唱歌。

    阮老头拿着那巧的录音,也是到处“显摆”,这可是他孙女孝敬她的呢,给别人看一次,阮老头脸上的笑就更骄傲一分。

    不仅是阮老头,就连阮老太太也是,脖子上系着阮思娇给她买的丝巾,走到哪都觉得特骄傲。

    阮老太太还特意跟阮思娇学了几种系丝巾的方法。

    其实阮思娇不只是给两个老人带了礼物,家里每个人都有。

    阮老头的录音送过,阮思娇又把其他的礼物一一送给家人。

    只是因为急着赶回来,所以阮思娇没有办法去给家人一一挑选衣服。

    还好县城里也开起了服装店,里面的衣服也还行。

    这一次去沪市,阮思娇买回来的录音可不止一台,她总共买了六台!

    阮思娇还买了一些英语磁带。

    等到去学校的时候,把就给冯校长送去三台录音和一部分磁带。

    而另一部分,她则是给了陆文宴。

    陆文宴在教育局工作,阮思娇让陆文宴把录音捐到县二中去。

    反正她给学校捐试卷、捐赠奖学金的事情已经被曝光出来了,阮思娇这一次也就没有匿名捐赠。

    县二中的朱校长完全没有想到,阮思娇竟然还能给他们捐赠三台录音!

    看着那三台录音,朱校长乐的嘴巴一直咧着。

    “朱校长,你这次还能阮思娇有意见吗?”陆文宴脸色不太好的。

    朱校长赶忙摇头,“没意见,没意见。”

    其实朱校长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上次去县一中,放下自己的脸面讨要试卷,也是为了学生。

    他一个校长,要试卷干嘛?

    自己搞出些成绩是其一,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能够受益,能够通过考上大学,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

    陆文宴见朱校长这次态度还不错,就又拿出一份复印的文件。

    “这个,是阮思娇总结出来的语言语易错点、知识点,她复印了一份,让我一并带过来。这东西可是给你们了,你们能不能把这些东西装进学生的大脑,可就看你们二中老师的本事了。”陆文宴。

    朱校长翻看几页,顿时两眼放光,“这这都是阮思娇同学总结的?”

    陆文宴点头,朱校长忍不住又往后翻看了几页,赞了一声,“总结的十分全面,易错点也特别清晰,只要把这些易错点全都掌握,高考的时候肯定能避过很多失分点。”

    这个时候的语文,可不是把课本都背会就行的。

    有些考的是背诵,比如哪篇文章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等等,但有些,就连老师都会做错。

    比如字的正确发音。

    大家都方言,许多人从学开始,学的音就是不准的。

    阮思娇总结的这个本子里面,就结合了当地方言发音的问题,把易错的专门标注出来。

    就是一个简单的发音,自己一直都是错的,别人专门告诉你这个字的正确发音,难道还记不住吗?

    给一个学生一大本字典,或许这个学生没法掌握所有。

    可把易错的一部分字的发音单独挑出来,让学生们学习。

    等到高考时还会犯错的学生,只能他们学习不认真,考不上大学也是理所应当。

    陆文宴见朱校长一直在看他送来的复印件,只淡淡了句,“你慢慢看。”

    然后,陆文宴就要离开。

    朱校长急忙喊他,“等一下。”

    “还有什么事?”陆文宴回头。

    自始至终,陆文宴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朱校长知道这事儿怪自己,又哪敢跟陆文宴计较?

    “陆干事,我麻烦你跟阮思娇同学一下,上次的事,我很惭愧。”朱校长。

    陆文宴哼了一声,“我来之前也问过阮思娇这个问题,她她理解你,你也是为了学生。实话,要不是她这么,我今天不会来给你送这些东西。”

    朱校长脸上更加惭愧,他点着头,嘴里喃喃,“阮思娇同学是个好学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三好学生。”

    陆文宴什么也没,转身就离开了县二中。

    而就在当天下午,朱校长召集全校师生,当众把阮思娇表扬一番,还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

    几个老师忙宽慰他,“您这也是为了咱们学校的学生着想。”

    朱校长却摇头,“可我当时为了要一些试卷过来,的话也不好听。人家是一中的校友,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人家为自己的母校捐赠,没有任何人可以提出任何的异意,这件事本就是我的错。”

    承认过自己的错误,朱校长又把三台录音分配下去,每个年级一台,早自习的时候在两个班轮流播放,每班半节早自习的时间。

    第二天再换另外两个班。

    县二中每个年级有四个班,三台录音也算够用了。

    陆文宴把寻音和语文资料送过去,就跑到县一中来找阮思娇。

    这段时间因为顾沉舟的关系,还有他爸妈误会他跟阮思娇的关系,陆文宴可是憋着没敢来找阮思娇呢。

    陆文宴到来,顾沉舟倒是没找陆文宴什么麻烦,反倒是冯校长很亲切的跟陆文宴聊了一会儿天。

    然后,冯校长就知道阮思娇把三台寻音捐给县二中的事情。

    再看自己办公室里的那三台录音,冯校长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