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第二故乡
食物都是具有广东特色的,除了肉食以外,阮思娇还点了两碗米粉。
担心顾沉舟吃不惯汤米那种粗的米粉,阮思娇点菜的时候还特地要了炒粉那种细米粉做汤粉。
这种细米粉沾到的汤水多,也更有味一点。
她看着顾沉舟吃了一口,忙问,“怎么样?合不合你胃口?”
顾沉舟淡笑,“我不挑食。”
阮思娇耸肩,“这不是挑食的问题。饮食文化的差异,南方的菜可能你吃不习惯。”
“那你呢?”顾沉舟问。
阮思娇眨眼睛,她当然吃得习惯啊,前世阮思娇因为工作关系,在深圳呆过两年呢。
她在深圳不但没有不适的感觉,反而对这里特别喜欢。
人家在外工作久了,那里就是第二故乡。
可并不一定第二故乡就是人们喜欢的。
阮思娇则是对深圳特别的喜欢,这里的温度、湿度都让她觉得特别舒服。
尤其是大多数晚上都会下雨,每天早上起来都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还有一点,就是阮思娇呆在深圳不会有迷失方向的感觉。
前世的时候,她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很多城市,可大多数城市她都会感觉毫无方向感可言,整个人在城市里就是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就连工作的时候,都会觉得头脑不太清晰,会感觉不舒服。
那种没有方向感的感觉,会让人觉得特别迷。
深圳不一样,阮思娇呆在深圳,跟呆在自己从长大的家乡一样的感觉。
因为在这边呆的时间比较长,阮思娇对深圳这边的食物也很习惯。
顾沉舟问她,她也只是笑笑,“我吃得惯。”
顾沉舟看了眼阮思娇面前一口没动的米粉,她好像一口都还没吃吧?
阮思娇也察觉到,尴尬的笑笑,“不想让你担心。”
着,阮思娇赶紧吃了一大口米粉。
她又夹别的菜吃,每一道都吃几口,并且赞了一声,“我真觉得挺好吃的。”
顾沉舟也不再跟阮思娇纠结于吃的问题,出门在外,就算不习惯,也没有办法。
不管喜不喜欢,能吃进肚子里最重要。
阮思娇是真的喜欢,顾沉舟则是不挑食,两人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全都吃了个精光。
这时甄老板也乐呵呵的过来,“两位,这个是我的女儿,你们要是吃好了,就跟她去,她会带你们进特区的。”
站在甄老板身后的女孩却惊讶的看着阮思娇和顾沉舟,“你们”
阮思娇眼睛一扑闪,脱口而出,“甄珠!”
她真没想到,自己南下竟然遇到了甄珠!
“你怎么会在这儿。”阮思娇问。
接着阮思娇又笑了笑,“我想起来了,你过你家是南方的。”
“对,我家是这边的。这里现在属于是广东,还不算深圳。刚才我爸有两个人想进特区,让我带路,我真没想到是你们。”甄珠有些激动的。
甄老板见他们竟然认识,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甄珠就跟她爸解释,“这是我当知青时去的那个红星村认识的人,她叫阮思娇,这个是顾沉舟。娇娇是红星村的人,顾沉舟是北京人,也在红星村当知青的。”
甄珠一翻介绍,甄家强明白了阮思娇跟顾沉舟的身份。
“原来你就是阮思娇啊,甄珠回来之后经常起你,她每次都夸你。你们那里今年春上才开始改革吧?你可是个能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下子就起来了。”甄家强。
阮思娇赶紧摆,“哪里哪里,让甄老板笑话了。”
“这个你就别谦虚了。还有,你们既然是甄珠的朋友,那也别再喊我什么老板,喊叔吧。”甄家强。
阮思娇便依言,喊了一声甄叔。
顾沉舟也跟着喊了一声甄叔。
“那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让甄珠带着你们去特区好好转转。”甄家强又。
阮思娇跟顾沉舟向甄家强告辞,跟着甄珠一起往外面去。
通往特区的路自然不是什么大道,而是在一片庄稼地里走出来的一条路。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条路就是一条田里的生产路呢。
不过在那条路的尽头,就是把特区隔开的那道长长的铁丝。
铁丝自然不可能处处都有人把守,经常被人剪开一道口子。
不过那些人在穿过铁丝之后,通常都会把铁丝弄好,看起来就像没被剪开过一样。
如果不是仔细检查,不会发现问题。
甄珠显然是熟悉的,她在铁丝上摸了一下,刚刚看着还好好的铁丝便被打开一道口子,甄珠示意阮思娇和顾沉舟先过去,随后她才跟着钻过去。
接着甄珠又把铁丝抚平,那铁丝看上去就跟过来之前一样。
“从这里钻过去,不会有问题吧?”顾沉舟问。
甄珠一笑,“不会有问题的,到了特区,大街上也不会有人查边防证。”
随后甄珠便把阮思娇和顾沉舟带到已经建设的差不多的地方。
“这边有一个商场,不过现在商场都是搞零售的。你们要是想搞批发,还是得去广州。”甄珠。
这边的商场都是从广州拿了货,然后过来卖给这边打工的人。
以甄珠对阮思娇和顾沉舟的了解,他们俩过来,肯定不是来打工的,那自然就是想找点生意做。
想带货回去卖,那就去广州。
想来深圳找生意,那就来这边商场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生意。
甄珠还,“不过在这边做生意的话,你们恐怕得守着这里的摊子。娇娇你不是还在上学吗?将来考个大学更重要,在这边守着摊子我觉得”
着,甄珠摇了摇头,表示她不太赞同。
阮思娇笑笑,“我们没打算在这里摆摊。”
“那你们”甄珠压低了声音,也凑近阮思娇的脑袋,“我爸你们要搞走私?”
甄家强嘱咐甄珠了,让她带着两个人出去转转,一定要把这两个人拢住,这两个人身上有钱,他们带这两个人搞点走私,能从中得些利。
到这些,阮思娇也没有避讳,而是直接问甄珠,“你爸也参与那些事?”
甄珠摇头,“我爸平常不参与的,不过我们这边的人都有门路,他以为你们是带了钱,想到深圳通过走私捞钱,就临时起意,想给你们介绍生意,通过这个赚一笔。”
看甄珠的表情,她的应该是实话。
想来也是,甄家强要是搞走私,也不会开那个饭馆了。
搞走私可比开饭馆不多道要多赚多少倍。
阮思娇是把甄珠当朋友的,甄珠还给她们的鸡蛋糕店帮了很大的忙。
没有鸡蛋糕店打基础,阮思娇后来也发展不起那么多事业。
所以阮思娇真心劝甄珠,“一定不要让叔叔沾走私的事,没好处,给别人介绍也别做,万一别人翻船了,你们也要搭进去。就赚那么点钱,不值当。”
甄珠点头,“我会跟我爸的。”
着,甄珠突然失笑,“对你来或许是钱,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走私真的是一个来钱很快的生意,我们村这些人,开着船晚上跑一趟,赚上千块回来都很正常。”
一晚上赚上千块,就算全家都出动,他们也会觉得很值得。
毕竟就算深圳这边的外资企业,号称工资很高,一个月也不过就是三四百块钱。
一家三四口人全都出去上班,一个月也就拿到千把块钱的工资而已。
而搞走私,一晚上就能赚到一个月的钱,对于渔民来的确不是数。
阮思娇觉得就算她劝了甄珠,甄家强也不一定听她的。
如果真的有会,甄家强也会时不时的跟着别人去捞上一笔。
毕竟大多数人做不到看着钱在那里,却不顺捞一笔的。
想要阻止甄家强犯错,最好的办法是让甄家强从别处弄到钱。
当然这钱不是阮思娇给,而是她帮忙出点主意,然后让甄家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捡这个钱。
甄家强一直在开饭店,而不是像村里大多数人那样完全靠搞走私赚钱,明他是个很惜命的人。
如果赚的钱够,甄家强肯定不会去碰那些灰色地带。
“甄珠,你觉得在这边的商场卖东西,生意怎么样?”阮思娇问。
甄珠想了想,耸肩,“这边的生意应该还不错吧,你看那些摊位,时常有人光顾的。”
他们上前去打听了下,一个卖西装的摊子,一条裤子只要八块钱,一整套的西装也只要二十。
“我觉得你们做这个生意更好,”甄珠,“我们以前在九华县的时候,我也去县城的百货大楼逛过,一套西装他们要卖一百往上的。”
这里的西装一套才卖二十块,拿回去转不就能赚八十?
阮思娇看了看西装的质量,摇头,“这个跟百货大楼里的西装质量还是有差别的。”
“那就卖八十嘛,不行卖六十你们也能赚四十块钱。”甄珠。
老板听到他们的谈话,便插话道,“姑娘,你要是带货回去卖,一套西装我再给你便宜两块钱。”
对此,阮思娇只是一笑,“那这生意可就谈不成了。”
老板不解,“怎么?”
阮思娇继续笑着,“老板您是觉得我们很好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