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回北京
听到顾沉舟行程这么赶,阮思娇又有些舍不得,“晚两天也是可能以的。”
“没事,去深圳直接坐两天两夜的火车都行,这连着坐两个晚上的火车又能有什么,何况我买的还是卧铺票。”顾沉舟。
阮思娇送顾沉舟下车,买了站台票一直把他送到火车上。
他们过来的本来就晚,顾沉舟上车之后没两分钟,列车员就开始清理站台上的人,然后火车就开了。
关云飞凑在阮思娇的身边,“走吧,娇娇姐,沉舟哥不是后天早上就回来了嘛。”
就分开一天而已,又不是一去不回来。
阮思娇知道关云飞什么意思,可是她心里就是舍不得。
两人走出火车站,被外面的冷风一吹,脑子瞬间觉得清醒了许多,人也跟着打了一个哆嗦。
然后,一段记忆突然涌进阮思娇的脑海:顾沉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回城的!
书里的顾沉舟,在秋季那次回城名额里面,但是因为车队里面离不开他,队长便跟顾沉舟商量,下一批回城的名额一定给他留一个,希望他能培养一个新的司出来。
顾沉舟当时是答应了的,所以他就又留了几个月,一直等到过年。
名单下来,可是火车票不好买,他排队买到了年初二的车票。
回北京去之后,对顾沉舟就没有更多的描写了,因为叶岁岁才是女主嘛。
再往后,顾沉舟好像又出现在书里,但那些内容阮思娇有些不记得了。
不过,回城的顾沉舟是没有再回过九华县的。
阮思娇的到来虽然改变了书中的许多事,比如她一家人的命运,比如他们整个村里的人的生活状态,甚至整个九华县的养猪户的生活状态。
但是又有许多大事,并不是阮思娇能够撼动的。
那么顾沉舟呢?
他会不会跟书里写的一样,在这次回北京之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再回来?
阮思娇打开后车门钻进去,她脑子里这会儿乱轰轰的,肯定不能开车。
好在关云飞来时也只开了两个时,又停下来休息一个时,开车回去的话应该没事。
再现在路上车辆也少。
从想到书里的顾沉舟就是年初二回的北京开始,阮思娇的心里就一直不安着。
回到家之后,躺在床上她甚至都是一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第二天一整天,阮思娇也有些心不在焉。
早上九点,大家都吃完饭,也没旁的亲戚要走,便准备一家人围着火锅聊天。
没想到外面却响起了汽车的声音。
“谁呀。”阮老太太问了一句。
接着隔壁的门就被人拍响。
阮思娇和阮青山、阮文静他们立刻就想到了一个人:赵之栋!
开着车来的,而且敲的是阮思娇家的门,不是赵之栋还能是谁?
“我出去看看吧。”阮青山站起来。
他们一家人现在全都呆在阮老太太这院儿,这样一大家子话也方便。
阮青山出去之后,果然看到赵之栋昨天开的那辆黑色轿车,再往他家门上看,果然看到赵之栋一家三口。
阮青山抿了抿嘴巴,他对赵娜和何美华都不大喜欢。
赵之栋虽然没有过什么过份的话,但那一脸谄媚的样子,看着也挺烦人的。
这时候赵之栋当然也看到了阮青山,立刻笑着转过脸来,“是青山啊,你爸妈他们怎么都没在家呢?”
阮青山点了点头,“三姨父,三姨,我给你们开门。”
开了门,阮青山把赵之栋一家三口请进去。
赵娜一进院儿,就皱着眉头一脸嫌弃的,“你们家不会有鸡屎吧!”
“我家不养鸡。”阮青山不咸不淡的了一句。
阮青山的没错,他爸妈都要上班,没时间养什么动物。
赵娜听到阮青山没养鸡,这才放心了点脚下。
不过走到一半,赵娜突然又皱了眉头,“怎么这么臭,什么味道!”
阮青山眉头皱得更紧了些,他看了眼赵娜,直接,“不知道,我什么也没闻到。”
赵娜见阮青山话不好听,立刻有些怒意,“你什么态度啊!”
阮青山更加不喜欢这个表妹了。
赵之栋及时,“娜娜,不许这么跟你表哥话!”
昨天回去之后,赵之栋跟何美华分析了许多,何美华虽然觉得自己放不下架子来讨好,但肯定不会再针对什么的。
所以她拉住赵娜,“娜娜,你的应该是猪圈的味道,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养猪的。”
赵娜听了,很不高兴,“干什么养猪啊,这么臭。”
赵之栋便她,“不养猪,你平常还吃得到肉吗?让你永远都只吃素,你行不行?”
赵娜一听,立刻摇头,“那当然不行!”
不让她吃肉怎么能行呢?
赵娜最起码隔一天就要吃一次肉,她爷爷奶奶对她还不错,何美华对她更好,家里至少隔一天就要买一次肉的。
要是买的少,那盛饭的时候就都把肉挑到她碗里。
想想经常吃的肉,赵娜也就没有再什么。
阮青山已经领着几个人进了屋,然后分别倒了茶水给他们。
赵娜看到屋子里摆着的一组沙发,眉头不由挑了一下。
坐上去,沙发垫子软软的,特别舒服。
“想不到你们这种乡下地方,竟然也有沙发。”赵娜。
阮青山看了眼赵娜,觉得赵娜这话真难听!
何美华也知道赵娜这话得不好听,于是立刻拉了一下她的衣服,“娜娜,喝水。”
赵娜有些嫌弃的看了眼玻璃杯。
不过这玻璃杯擦洗得很干净的样子,晶莹透亮的。
她家里也有玻璃杯,但看上去没有这个透亮。
这杯子,倒不像是玻璃的,而像是璀璨的宝石做的一样。
赵娜心里的那点嫌弃立刻就没有了,把杯子端起来,拿在里仔细的看了一会儿。
她喝了一口,味道甜甜的,但这不是白糖的味道。
赵娜有点想问这是什么,但想到阮青山只是一个乡下人,她又忍住了话头,实在不想跟一个乡下男人多话。
赵之栋主动攀谈起来,“青山,你们在村里还好吧?饲料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每天能生产多少饲料啊。”
“三姨父,我没在厂里,所以对厂里的情况不太了解。”阮青山如实。
他这样,也正好不用告诉赵之栋厂里是什么情形。
虽然不是什么密,但赵之栋刻意打听,阮青山就不想。
赵之栋倒是好奇,“你没在厂里上班?不是你们村大部分人都在厂里上班吗?还是你接了你爸的班了?”
两家鲜少走去,何美华也极少回娘家,赵之栋他们对于阮家,基本也没有多少了解,不过阮华成和何翠两人都在炼钢厂工作的事情,他跟何美华还是知道的。
阮青山笑笑,“三姨父,我爸还没到退休年龄呢,我没接他的班。”
“那你在家务农?”赵之栋有些惊讶,然后他就一本正经的,“不是三姨父,在家务农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饲料厂不是娇娇开的吗?她怎么不让你到厂子里参与管理呢?”
何美华见两人聊得热络,想起赵之栋的,要她跟这个娘家姐姐搞好关系的话,于是就插嘴,“是不是你学历不行?那也可以学嘛,很多人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青山啊,你也别嫌三姨啰嗦,你也到了要成婚的年纪了吧?可得给自己找个好工作,这样才能下一门好亲事。”
赵之栋觉得今天何美华的话还算上道,不由在心里夸了一下。
结果何美华还要继续再些教育阮青山的话时,阮青山不咸不淡的了句,“谢谢三姨关心,我肯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考上了省师大。以后我肯定会更加努力,争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毕业,将来分配到更好的学校。”
何美华脑子里全都是怎么教的话,她突然被打断,拧了拧眉,“什么师大,你目前最好的出路就是跟着你妹妹等等,什么师大?省师大?”
何美华眼睛扑闪,不会是她理解的那个省师大吧?
阮青山又笑了笑,“对,就是省师大,锦省师范大学,我现在念大四,再有半年就毕业了。不过这学期开学之后我们基本不会再在学校上课,而是被分派到学校实习。”
何美华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卡的状态。
赵之栋先反应过来,他立刻哈哈大笑,“厉害厉害,我就咱们家的孩子,肯定个个都是有出息的嘛。”
赵娜也有些不敢相信,刚刚她还以为这是一个乡下男人,却怎么也没想到他即将大学毕业。
不过,有股嫉妒的念头也由赵娜心中升起。
凭什么阮思娇那样的狐狸,就有这么优秀的哥哥?
这时赵之栋,“娜娜,你可要向你青山哥学习,将来也要考上好的大学。咱们省师大可是全国重点大学呢。”
赵娜突然被赵之栋了,还是当着个外人,她有点不高兴,嘴巴撅起来,“知道了!”
何美华见女儿不高兴,忙,“我们娜娜学习也挺好的呢。”
赵之栋也跟着夸了一句,“对对,娜娜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