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绿洲(八)
第二天起来。
郑毅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情况。
“这特么的开玩笑吧,就结茧了?”
郑毅很震惊自己的体质,按理来,伤筋动骨一百天,左臂被巨蟒咬的对穿,差点没断掉。
一般来也要修养个把月才能初步恢复过来。
但今天早上起来,郑毅明显感觉疼痛感消失了大半。
这还不算,原本被他用衣服包着的伤口,他打开想用盐水清洗一下,消消毒。
结果解开一看,傻眼了。
“难道我身怀异能?”
正如他惊叹的那样,原本血肉模糊的两排牙印,此刻已经结出了厚厚的一层茧。
按照这个回复速度,郑毅估计还有几天他就可以恢复如初。
这也太夸张了。
“莫不是我穿越到玄幻世界了。”
这种恢复速度,也只有这样毁三观的世界才会出现,因此他有些犯嘀咕。
不过话又回来得到如今,四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唯有这次的生死危,才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特意之处。
以往倒也受过伤,但那都是伤,恢复的速度郑毅想了想,感觉跟他在读书那会没啥区别。
很普通。
“难道是要受濒死重伤才会触发我的恢复技能?”
郑毅很好奇,但这个真没办法确认,毕竟他不想再去体验那种临近死亡的感觉。
也是。
正常人,谁会没事去找死。
至少他郑毅不会。
有这样的恢复速度,郑毅炼制瓦罐就可以提上日程了,他需要尽快弄些盐出来。
因为那条巨蟒已经死了四天了,肉差不多快要坏掉了。
好在现在的时间已经接近十月份,天气来算是比较寒冷的,倒还勉强可以吃几次。
“孟,走去找柴火。”
有孟在身边就是不一样,找柴火这类事情,郑毅只要领个头,孟立刻就会有样学样,根本不需要他事必躬亲。
道这里,不得不一下绿洲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动物进来引用湖水,而后它们沿着一条路径直接进入一个洞口里。
至于通向哪里,郑毅没有时间去验证。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在外面看到那么多的动物进入绿洲,却没有一头动物出来。
“等身体恢复好,我得进去看看。”
郑毅此刻带着孟,来到了洞口这里,这洞口直径很大,至少有五米高,里面虽然昏暗,但还能视物。
“吼”
剑齿虎也跟了过来,它就像是一个称职的保镖,在郑毅的四周游弋,剔除可能存在的危险。
这不只听左侧剑齿虎一声咆哮,一条足有五六米长眼镜蛇,被它一口咬死。
“牛逼!”
郑毅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这么大的毒蛇要是让他去解决,没个把时根本拿不下。
主要是这么大的大蛇很凶残,郑毅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才能动,不然贸贸然开怼,很容易阴沟翻船。
杂毛对于郑毅的夸奖无动于衷,或许在它的观念里,这都是基操勿6。
郑毅能什么,只能耸耸肩,暗叹一声不愧是剑齿虎,有王者的风范。
另外一边,孟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木材,郑毅见差不多了,便招招喊道:“可以了,我们回去吧。”
事实上,他和孟的交流,还算顺畅,毕竟相处了那么久,郑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平时总是这样招呼。
久而久之,孟也养成了看郑毅势的习惯。
回到湖边,郑毅开始烧制陶器,过程不必细究,他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但也失败了很多次。
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勉强烧制出第一个能用的陶器。
“咦,这次上面怎么有花纹。”
望着丑不拉几的陶罐,郑毅很是惊奇,他仔细的观察了片刻,确定这些花纹好像就是釉。
“嘿,还真是稀奇哈。”
郑毅嘀咕了一句,按理直接用木材煅烧,温度不够,很难出现这种情况,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拿出书包,在土木工程学里寻找了一番。
还别,居然找到了类似的情况。
“原来是盐釉啊。”
顾名思义,盐釉就是在煅烧的过程中加盐进去。
郑毅之前直接用咸湖水和泥,做出来的泥胚,已经含盐了,能烧出釉层也不奇怪。
“等以后有条件,一定要尝试用碳和窑来烧制。”
眼前的陶罐,上面的花纹乱七八糟,一点也不美观,这是技术问题,暂时没办法改变。
也就是,这玩意除了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之外,其他一切该有的美观都是不存在的。
“也罢,我拿来是干正事的,又不是拿来当花瓶的。”
郑毅调侃了一句,检查了一番漏不漏水,结果来还行,只有最上面有一些地方在渗水。
没关系,他不需要水缸装满,只要装一半就行。
有了好的开头,郑毅马不停蹄立刻继续煅烧,而后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又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把水桶大的水罐慢慢的挪移上去之后,郑毅能做的就是等待了。
因为没有盛水的器物,郑毅也没办法给水罐里面灌水。
要他为什么不直接打水
好吧还是那句话,他现在是伤员,干不了重活,就刚才的一通忙活,差点没要他的老命。
如果再去抱个三十四斤灌满水的罐子,那就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所以没必要。
不就是等待一会嘛。
快的很。
事实上,等待的过程还是很难熬,这取决于你的渴求度,如果其他的事情吸引注意力,那么时间久会过得很快。
郑毅等的心焦,干脆掏出土木工程学查看上面一些关于窑的制作方法。
“这玩意也有简单的啊。”
郑毅翻阅书籍,看到很多关于窑的制作过程,从简单到高端都有,最后他把目光集中在最简单的一种。
“直接拿合适的木材堆叠起来,然后用泥巴覆盖上,中间需要注意的有”
书上详细的介绍这个简单的烧窑过程。
郑毅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发现这种土法窑烧制陶器,要比他这种直接用火烧靠谱的多。
至少成品率要高上不少。
“大家好,我叫郑毅,我制造陶器很靠运气,弄一次五不存一。”
“好烦啊。”
“哎,真不知道那些古人,是如何做到一窑百分之九十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