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石之兵用
09
石之兵用
用于作战首先想到“滚木擂石”。何谓擂石?打鼓曰擂鼓。擂,打也。用石打人谓之擂石。交战时投石以打敌,有水浒传中张清“飞石打英雄”,人呼“没羽箭”。守关隘推巨石击杀仰攻之敌,多见旧中。以上两种石战,全靠上功夫。设若再用一点器械之力,就有好戏看了。缓如下。
远古弹歌只此四句:“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二言诗。添字改成三言诗吧:“刀断竹,弦续竹。飞土丸,逐鸟肉。”这是在弓弹。前两句怎样做一张弓。第三句搓泥土做弹丸。第四句用来打鸟。弹字的甲骨文,一张弓,正拉开;一颗弹,已上弦。你会,明明是土丸,这与石之猎用无关。确实无关。那我们就把弹字的弓旁去掉,看看单是何物,就会明白确实有关。
文字专家纷纷,单很像是盾牌。晚年的陈独秀,单是古代的投石器,猎战皆可使用。我很服膺陈氏之,且愿从中调和,补充明。看甲骨文单,下部方形有柄是盾字作声符,上部一绳二石是单器的形符。单盾双声,古音相近,所以盾可作为单的声符。单是形声字,不是整体象形字。一绳二石之投石器,未曾目睹,不好妄。然而,一绳中段缀布兜,内置卵石,紧握绳之两端,高举回旋加速,忽放一端,卵石即沿圆周切线飞出,这种投石玩具,我却见过。圣经旧约曾提到大卫投石器,想必类此。甲骨文掸字,加一只右,表示正在投石。掸(dǎn)今有速扫意,如用鸡毛帚掸去桌上尘,一挥而过,犹令人想起远古的一挥投石。如果去掉那只右,换成一条犬,那就是兽字,意思是狩猎。投石器单,代表武器,配一条狗,象狩猎意。可知兽即动词狩。后来猎物又叫兽,更后来一切走兽都叫兽了。正如动词禽字,原为擒获,后来一切飞禽都叫禽了。如果甲骨文单,右旁加戈,便是两件武器配合使用,一击远,一杀近,于是有了战字,终成石之兵用。
投石器单后演进成弓弹,因加弓而变得复杂。回头来看,单就获得简单、单一、单独诸义。须知今之枪弹、炮弹、炸弹、导弹皆从石来。
石之兵用最威猛者为发石车。大木构架,下装四轮,可以推动移行。车上两旁立柱,柱顶横梁,中卧活动高竿。竿端革窠盛以大石。多人急牵,高竿猛起,大石飞向敌营,所向披靡。射程可达半公里外。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曹操用发石车打袁绍营中的瞭望楼,真是“彻底砸烂”。又呼为霹雳车,亦名抛车。抛字用得传神。吾人抛掷石头,必展臂肘画弧线急投出,方能致远。发石车之活动高竿正似臂肘。抛字篆文从从九从力。九字象形,就是肘字,后借作数目字三三得九。抛字就是持物件,伸肘用力投出。取名抛车,准确。
炮从火,指火炮。从前此字从石,指发石车。炮者,抛也。因为炮弹是沿抛物线抛出的,所以名炮。
苏轼诗有“炮车云起风欲作”,谓大雨之将至。夏日天际黑云陡立,俗呼为“炮车云”。事过千年,今不闻此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