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嘴巴的主意

A+A-

    接下来,叶瑜然主要在忙的事情,就是盖新房子的事了。

    从选地基,到这个院子要怎么建,用哪些材料,她全程盯梢。

    乡下地方盖房子很简单,就是找几个盖房子的熟,然后再多找几个村里人,帮忙一起盖。

    熟,就是他盖过房子,但不一定是专业的。

    而村里人,只要不是特别年轻的,有不少都在人生中经历过帮别人盖房子的事。

    毕竟村头村尾住着,不是我帮你家盖,就是你帮我家盖,根本没有几个人请得起专业的“泥瓦匠”。

    不过这一次,叶瑜然要盖的房子有些特殊,所以她不得不请一两个专业的“师傅”过来帮忙。

    至于其他的熟和年轻人,都是给“师傅”打下的。

    盖房子是件大喜事,除了跟娘家断了关系的林氏,柳氏、刘氏、李氏都有通知娘家人,让那边出一两个人过来帮忙。

    再加上朱家的几个儿子,人再不够,才请了村里人帮忙。

    “张师傅,麻烦你了。”叶瑜然十分客气,让柳氏每天负责煮些凉茶,一天几次的往新房子那边送。

    “不麻烦,这都是应该的。”张师傅接过对方递给过来的凉茶,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做为匠人,他们的地位极低,也就乡下地方多少能够得到点尊重。

    真要到了镇上,那就是“下三流”的东西,惹人看不起。

    但是别人再客气,也不会像叶瑜然这样,时不时过来关心一下。

    跟张师傅一起过来干活的,还有他师兄曾老哥。

    虽然是师兄,但曾老哥年轻时干活摔断过腿,有的体力活不能干,许多主家都不愿意请他。

    可饭还是要吃的,张师傅看不过眼,接到活的时候,能够带曾老哥一把,都会带一把。

    叶瑜然不介意曾老哥是不是腿脚不那么灵活,反正该干的活他能干,能够把里的活干清楚就行了。

    而且这活,她也不是包给曾老哥一个人的,干得好不好,前面还有一个张师傅顶着。

    除了他俩,他们还各带了一个徒弟。

    盖房子的时候,村里还时不时有人过来看热闹。

    来的最多的,便是大嘴巴。

    她望着朱家正在挖的地基,一阵羡慕:“朱大娘,你现在日子好过了呀,连新房子都盖上了。”

    “是啊,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吃得舒服一点,穿得舒服一点,住得舒服一点吗?”叶瑜然看到她,就像之前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一样,照样跟她唠嗑,“老都老了,我要再不盖间新房子出来,两脚一蹬,都得埋土里了,一天都享受不到了。”

    “你到是还能享受到,我就更惨了,连新房了的影都没看着。”大嘴巴想碰上心里惦记的那事,试探地问了一句,“听,你们家打算跟村里人合作做生意,真的假的?”

    “什么合作做生意?你的是进货的事吧?”叶瑜然笑道,“是啊,是真的。这事很好办,到里正、族长那里立一份契约,然后就能来我这里进货,十里八乡地卖了。做生意嘛,图的就是一个和气生财。”

    大嘴巴一听,有些激动:“就是啊,做生意可不就图的一个和气生财。朱大娘,你这胸襟,就是不一般人,活该你赚钱。”

    先是狠狠将叶瑜然给夸了一遍,接着就又开始试探,问这合作做生意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比如,要人有钱,还是要人会做生意。

    “哪有什么要求,”叶瑜然道,“只要你出钱进我的货,爱怎么卖就怎么卖,是赚是亏,也跟我不相关。不过丑话在前面,就是这做生意啊,有的时候也得看天赋,有的人能够赚钱,有的人赚不了,要真没赚着,也不能怪我们朱家。毕竟,也不是我们朱家逼着他做生意的。”

    “可不就是这个理嘛,”大嘴巴呵呵地笑了起来,“不过我觉得,这做生意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朱兴旺那子,他婆娘不就出门做生意了嘛,挑着一个担到处跑,听赚了不少钱。”

    “什么听?你又听谁了?”叶瑜然似笑非笑。

    朱兴旺他婆娘从李氏这里进了货的事情,她是知道的。

    而且上哪儿卖,怎么卖,她也让李氏提点了几句。

    这年头,其实女人挑着担到处卖,多少有些不太安全。

    所以她建议对方不要跑得太远,往有亲戚的村子里跑,往人家村口的大槐树或大柳树下一坐,嗓子一开,就别挪窝了。

    也不要一个人去,最好约着三四五个,每个人进不一样的货,做个伴。

    “人多了,看上去自己一个人赚少了,可是大家卖得不一样,别人来买的时候,买了他家的,能不带一点你家的?”

    “就算不带你家的,但至少你人是安全的呀。咱村里不让男人做生意,我们女人就算再想赚点胭脂钱,那也得先保证自己的安全。”

    “千好万好,都没有人安全来得好。”

    李氏那嘴巴,特别能,死的都能成活的。

    这事交给她来办,哪一个上朱家进货的老婆子、大婶子,全部都要被她上一门关于“安全教育”的课。

    几个女人一组,搭一个摊子出来,就跟摆一个“流动摊位”似的。

    今天到这个村,明天到那个村,多跑几趟,就跑出了规律。

    运气好一点的,很快就能够固定下来几个固定的点,还跟人家村里人约好,下次带什么货。

    朱兴旺的婆娘就是这样,她带着三五个大婶,大半个月下来,就定了好几个点,也“预约”出去了好几批货。

    这几个点定下来,也跑到里正、族长那里登了一个记,提醒之后其他人,就不要再带相同的货往那边跑了。

    既然大家是一个村的,总不能抢市场吧?

    一些“规矩”,渐渐就在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群中定了下来。

    叶瑜然之后还跑了里正、族长那里一趟,建议:“既然是‘规矩’,我的建议就是,能够白纸黑字写下来,那就写下来,让大家闹个明白,以后也免得这个争,那个争,闹矛盾。”

    很快,里正、族长就吸取了叶瑜然的建议,开始立“规矩”了。

    所以,再到他们那里“立契约”的商贩,除了要遵守契约规定之后,一纸“规矩”也得记熟了,别以后自己不知道,就不肯认了。

    里正、族长对于自己村里的这帮老婆子,也有自己的段,完全不用叶瑜然操心,该怎么搞定就怎么搞定。

    大嘴巴找到叶瑜然,显然是想要走些“捷径”,想要跟叶瑜然套个近呼,想要占人家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