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左右为难
大同城彻底热闹起来了!
熊廷弼和九镇的军头们骑着马抬头挺胸地走在前面。
韩斯文则带着他们的三百宪兵,押送着俘虏和战利品紧随其后!
街道两边都是来看热闹的百姓,虽然大同的官兵沿途阻拦,让这些百姓不至于当了大人们的路,可是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都惊奇地看着那些垂头丧气的俘虏,以及挂在被捕获的战马上,还在滴着血的人头,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蒙古鞑子扣边那是年年都有的事情,除了夏天水草丰美的时候,人家忙着放马牧羊,其余的季节里,春天没吃没喝要来抢一波,秋天准备过冬的物资要来抢一波,冬天实在活不下去更要来抢一波,要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规模大罢了。
不过无论蒙古人来多少,大明的边军都是一个态度,你抢你的,我看我的,等你抢完了,我再出去转一圈儿,就算是退敌了!
啥时候见过有人成百的砍杀鞑子的事情?
可今天大同的官兵和百姓算是开了眼了,而且还不是听别人传,这可是亲眼所见的,那些个鞑子俘虏,一个个身材矮壮,大方脸,黑红的脸膛,脑袋上顶着鞑子的发式,身上穿着破旧的皮袍,这可都是做不了假的!
还有那些个人头,一看就是真的,而不是那大明百姓的脑袋冒充的,那些假冒的人头,不但需要修剪发式,还需要用石灰腌制,弄得肿胀灰白,让人看不出个模样来,这才能拿出来骗取军功和赏银!
可是这些人头,不少还在滴血,一看就是新鲜的,甚至还有些眼睛都没闭上,就那么睁着死鱼一样的眼睛,无神地在马背上来回晃荡!
“天爷啊!这些军爷是哪家的兵马?怎么凶成这个样子?”街边的百姓中有人忍不住颤栗地问道!
“你还不知道?”有知道点儿内情的人得意地道:“这些军爷都是陛下的亲兵,个顶个的英雄好汉,刚刚出城的时候,人家喊的是为了吾皇之荣耀,也不知道是啥意思,反正听着带劲儿!”
“尔等不懂!”一个秀才打扮的人,得意地道:“那是这些个兵打仗是为了当今万岁的脸面,打赢了是给当今万岁脸上增光,打输了那就是丢当今万岁的脸,所以此等勇士每战都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故此才能勇猛如斯啊!”
“唉!如果咱们大同镇的兵马也有这样的心思就好了,那样的话大同的百姓可要少受很多罪,这一年年动不动都被鞑子祸害一遍,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有人在一边附和着道,顿时引起一片赞同的声音!
九边提督衙门!
经过刚刚一战,熊廷弼和九镇的军头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韩斯文和他那三百宪兵的实力!
歼敌一百七十余,自己却只有三人轻伤,这样的战绩若是从前可是不敢想象的!
再想想北京那位皇帝麾下可能会出现十万这样的虎贲强军,所有人的心思都是沉甸甸的,以后这日子是不好过喽!
熊廷弼刚刚还意气风发,可现在却是心里发苦,他刚刚就任,也下达了严厉的军令,结果蒙古人还真给面子,直接就杀过来了!
可是不管是熊廷弼还是曹文诏都没做好打仗的准备,甚至可以他们连最起码的整合大同军队的事情都没做!
新官上任虽然有三把火,可是人生地不熟,这火若是烧不明白,也容易被那帮地头蛇给算计了,所以熊廷弼和曹文诏都抱着徐徐图之的心思,并没有一到大同便大张旗鼓地整饬军备,,可现在看这个决定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熊廷弼和曹文诏现在心里很清楚,如果他们现在敢点兵出战,就算强令大同成的守军出城迎敌,可结果十之**就是接敌即溃,惨败而归,因为大同镇的那些大军头们,可都等着看他们热闹呢!
熊廷弼此时心中忍不住苦笑:“即要对付敌人,又要对付自己人,这仗怎么打?”
苦恼之下,熊廷弼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曹文诏,可是曹文诏此时也是一脸愁容,他被提拔的太快了,一下子就成了大同镇总兵官,可他下却只有三百亲兵,这样的实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震慑大同镇那些军头的,这种情况下,你让他有什么办法?
“咳!”熊廷弼实在没办法,轻咳一声道:“据夜不收禀报,这次扣边的是察哈尔的阿剌处、乃蛮、兀鲁三部,共出兵六千骑,现在正在得胜堡附近劫掠,不知诸位有什么退敌之法?”
在座的除了曹文诏是大同总兵,其他的都算是外人,而且还是副总兵,自然不能多什么,所以这话差不多就是在问曹文诏了!
可是曹文诏现在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如果蒙古骑兵扣边的事情再晚来两个月,他绝对有信心出去打一仗,可现在他连立即出兵的信心都没有!
不大同镇的八卫七十二堡曹文诏还没整合完,就连大同城里的那些领兵的副总兵、副将、参将,他都没拉拢到!
这种情况下,如果曹文诏非要改变原本的对敌方式,拉着这帮人出兵,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这并不是曹文诏畏敌怯战,而恰恰是知兵与不知兵的差别,明朝后期之所以总是打败仗,主要是原因就是统兵的将官被监军的中官或文官挟制!
这帮太监、腐儒,要么好大喜功,要么肚鸡肠,但极少有人通晓兵事,总认为字面上的东西都是真的。
个个觉得自己胸中有韬略,只要统兵若干,有粮草若干,大一挥便能所向披靡!
可他们却不知道,真正打仗的那帮人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们自己里到底有多少兵、多少粮,谁能打敢拼,谁滥竽充数!
试问一个糊涂蛋带着一支三心二意,又文齐武不齐的军队,还打个屁的仗啊!
可是熊廷弼和曹文诏是知兵的,他们很清楚以现在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还和以前一样坚守不出!
这不是他们没胆子去打,而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他们去打!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帮蒙古人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正赶上其他八镇的人在场,而且熊廷弼也把话放出去了!
那三必杀言之凿凿,余音在耳,如果这次不出去打一场,就算辽东、蓟州两镇的人不什么,其他六镇的人会不拿这件事做文章?
可以这次蒙古骑兵的忽然扣边,把熊廷弼给架在了火上!
面对这样的局势,熊廷弼真是左右为难,出兵必败无疑,虽然皇帝有话,打败了了也没关系,可首战即败,对于军心士气都是巨大的打击,而且也会让自己的能力受到怀疑!
可是不打,刚刚过的话怎办?自己的威信怎么办?刚刚打败了蒙古游骑的韩斯文又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