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云阳馆

A+A-

    陈攸此时已经整盘火锅吃得一干二净,正在回味着呢,听见曹禹这种口气,连忙问道:“你认得?”

    曹禹大笑道:“你还记得我上次托人带给你的那些新鲜食材瓜果?还有那名为土豆的粮食?”

    陈攸被他一,也顿时想了起来:“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那些蔬菜极为可口,后来我找你多要,你都还不肯给了,只极为难得。还有那土豆,不是陛下此次广召农户耕种的吗?”

    曹禹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那些食材,是我们那清河镇一个姓苏的丫头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种出来的,这方圆几百里,不,我敢这关中几千里的地方,都没有庄子能像她那处地儿那样种出如此美味的食材来,还有那土豆陈兄你有所不知啊,我家中嫂夫人与这丫头来往密切,据她所,这丫头如今也帮着陛下在试种土豆呢,不仅如此,她还教与了这清河镇一些农户如何料理这些土豆,我有幸曾吃过几次,也是颇为惊叹。”

    曹禹言语之中,简直对苏云是敬佩不已,一副不吹上天就山不罢休的模样,陈攸被他这种夸张的语气弄得笑了起来:“你这也得太夸张了吧,据你所,也不过是一个丫头而已,哪里就有这么神乎其神了。”

    “神乎其神谈不上,可这蕙质兰心,却是绝对少见的。”曹禹叹息道:“就你眼前吃的这个火锅,你以前可曾吃过?还有那什么辣椒,你以前可曾听过?”

    “你得也有几分道理。”

    陈攸琢磨了一下,便就想亲自去瞧一眼苏云,也好见识下被曹禹如此大肆吹捧的女孩是怎么一番模样,曹禹拦下了他,只这荒郊野岭,怕是不太方便,他看苏云那个样子,应该也是云阳馆的,不如到时候再找会见见。

    陈攸见曹禹的有几分道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感叹道:“这云阳馆的论学,可一般不轻易邀请普通人,看来这位姓苏的姐,还有几分才学?如此蕙质兰心,又在才学上有几分作为曹兄?你可知她今年多大?是清河镇那个苏家的儿女?可有许亲?”

    “怎么?你还想替你那个儿子惦记上了?”曹禹取笑道:“我从嫂夫人那儿偶然听过一些,年纪还,只约莫十二岁出头的样子,起来也是个命途坎坷的,你可知文家?”

    “前些年因为科举舞弊案被连累全族问罪的那个文家?”

    “正是。”

    “那是她的外祖。”

    陈攸听到这里,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可惜了。”

    不消多时,那辆陷在泥土中的马车已被人抬了出来,道路没多久就恢复了畅通,几辆被堵在路上的马车才晃晃荡荡的朝着云阳馆的方向驶了过去,天黑的时候,又在中途的一所驿站中停了下来,直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才堪堪赶到云阳馆。

    云阳馆位于一座高山之巅,从山脚下看去,只能瞧见满山白雪,并着几缕浮云,苏云猜测,这云阳馆的名字,大概就是因此而来。

    她们赶到的时候,大部分的受邀而来的学子已经上山,因此山下也并没有人烟,苏云望着那层层叠叠的石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是要了我的老命啊”

    荒原在一旁听到她嘀咕的声音,不由得嗤笑了一声,并且提醒她:“你才十二岁。”

    “你懂什么。”苏云叹息道:“这只是一个形容的方式而已。”

    “那你也太夸大其词了。”荒原道:“我可以背你。”

    “免了!”苏云连连摇,她前世今生加起来活了好歹二十多年,怎么还好意思让人背啊。

    她正惆怅着,山上却匆匆下来了几个穿着整齐的轿夫:“可是苏家姐?”

    “正是。”景霜神色警惕地站到了苏云的前头。

    “唐思远公子让我们来接姐上山。”轿夫恭恭敬敬的回道。

    唐思远正是文岚在云阳书馆中所用的假名。

    苏云望了一眼他们身后那一顶简易倒不能再简易的如同椅子一般的轿子,再瞅瞅这陡峭的台阶,直接拒绝了:“不了,我还是走上去吧。”

    坐这个轿子上去她怕是还没到就要被吓死。

    轿夫互相看了一眼,犹豫着劝道:“可是论学马上就要开始了。且不姐体弱,再了,走上去怕是花费的时间更多一点,万一要是错过了论学”

    苏云笑道:“我只是来随意逛逛,也不稀罕那什么论学,我自己走上去。”

    景霜劝她:“坐轿子上去吧,这台阶少也有几千个,你哪里受的这个苦”

    苏云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景霜,你还真当我是什么娇气不堪的人了?”

    她二话不,撩起裙摆就往上面走,甚至回头来看了他们几个一眼:“若是万一走不动了,让荒原背我。”

    此时山巅之中的云阳馆内,文岚正穿了一身洁白又单薄的长袍,踩着木屐匆匆走过长长的回廊。

    他生得极好,从祖辈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血统,使得他拥有了一张颇为出众的样貌,长眉入鬓,黑眸似星,肌肤白皙,又加之身材修长,气质出众,这云阳馆中统一的白袍木屐被他穿在身上,就仿若那广袖云袍的仙人翩翩而来。

    陈攸端坐在庭院中的凉亭之内,正在于老友曹术、曹禹品尝,回头正好瞥见文岚匆匆而去,衣袍翻滚,气质高洁,端的是一副芝兰玉树的好模样。

    他不禁多看了几眼,问道:“那位少年人可是云阳馆中的学子?”

    曹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收回了欣赏的眼神,点了点头:“那位正是张显庭老先生的得意弟子,姓唐,名思远。我曾听张老先生起过,言辞之间只这位弟子少年英才,写得一出众的诗词,论文也作得极好,明年若是参考,少不得名列前茅。”

    “看你这语气你是有点意思?”陈攸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