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有钱不还癞皮狗
傅宬回到牛场,换了身衣服后立马差侯宝去查,看从桐阜送出的聘礼现在已到何地。
几只狗被养在他的房里,被牛乳喂养得结结实实肉嘟嘟,已经能在地上蹒跚几步。
他一进门,狗便朝着他的方向又急又笨地蹿去,汪汪汪地叫唤,俨然已经把他当成了最亲的人。
他蹲下来一将狗全部捞起,搂在怀里喃喃道:“你们看看李冬脂,她都不来看你们。”完他又觉得这样教狗好像不好,于是又改口:“但你们还是要记得她,等你们大点儿,就要回到她的身边了。”
这时外头突然有人敲门,“二爷,喂狗的时辰到了。”
傅宬倏然间敛回温柔神色、恢复平常,又将狗放回了狗窝了才道了一声‘进’。
外头的人进来,傅宬一眼认出来者是吴雪的陪嫁丫头莺莺,而不是一直以来喂狗的牛场女工巧姐。
他心生不满,皱了眉头,“怎么是你?”
莺莺答:“巧姐有别的事儿要忙,所以奴婢来替一回。”
“狗认生,你喂的话,恐怕狗会咬你,还是叫先前那女工来吧。”
“哎。”莺莺也不多什么,转身退了下去。
她本来就只是来帮吴雪来一探虚实,看傅宬是不是真养了几只疼爱的狗而已。
眼见为实后,她立马回去写信给吴雪,称傅宬真养了一窝狗在屋里,喜爱得紧。
文末,她还多添了几笔自己的臆想,称傅宬肯定是见吴雪喜爱动物,所以养了要带回去送给吴雪。
吴雪有一只猫,养了好些年,收到莺莺的信时,她正抱着那只慵懒的猫。
一看文末那几行字,她立马喜不自胜,真当傅宬养狗是为了要送给她,当即就让下人收拾了狗窝出来备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秧地墩那边,‘冬脂不嫁傅家,李家另有姑爷’一事不出两日功夫已经传遍整条村。
不少人扼腕顿足,后悔轻信了冬脂的话,口口声声着不该还钱,更认为是冬脂骗走了他们的钱。
更有的,直接找上门。
同样还了钱的孙翠兰上门去找牛凤菊,一脸不悦,“弟妹啊,这事儿你们做的可不厚道。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你们也不能骗人不是?”
牛凤菊赔笑,“二嫂你这话的,我们哪里骗人了。”
“还没骗人!十七他媳妇儿可都瞧见你们家的新姑爷了!你你,骗别人也就算了,怎么连着我还骗呢?”孙翠兰看着牛凤菊,一边敲桌子一边摇头,“在秧地墩我是你嫂子,回到五里桥你可还要叫我一声姐!有什么事儿咱姐妹妯娌应该相互扶持才对,你怎么还算计起我了呢?”
正是这一层姐妹妯娌的关系,牛凤菊对孙翠兰才这么客气,听着她了这么多。
孙翠兰拉过牛凤菊的,接着又道:“弟妹啊,我不怪你们骗了我,但是你们得把这银子还给我啊,嫂子是真有难处!”
“呀!二伯娘来啦。”冬脂的声音突然传来,堂屋里两人看去,见冬脂两一边牵着圆圆、一边牵着妞妞,三人站在一起,跟姐妹似的。
冬脂不用猜都知道孙翠兰是来做什么的,但她不凑上去,而是朝孙翠兰乖巧地点头一笑,然后就带着圆圆妞妞去一旁水缸舀水洗。
她一边给两姐妹洗着,一边有模有样地教训道:“你们啊!以后再借别人的东西玩,要记得还给人家知道不?”
堂屋里,孙翠兰拉着牛凤菊还在,并未把冬脂的话听进耳里。
冬脂探头瞧了瞧,然后快速在圆圆妞妞姐妹俩耳边轻声交待了什么,接着放大了声音故作严厉道:“怎么就跟你们不明白呢!做人要有诚信,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知道嘛!”
这次孙翠兰听见了她的话,脸色微变。
只听冬脂继续教训:“以后你们两个,不管是借东西还是借钱,一定要及时还,知道了吗?有钱不还那是癞皮狗,你们两个想做癞皮狗么?”
圆圆和妞妞乖巧配合地点点头,冬脂满意地蹲下来,摸了摸她们两个的脑袋,“这才对嘛,圆圆和妞妞最乖了,有借有还,才不是癞皮狗呢。”
堂屋里的孙翠兰被这番话气得脸色铁青,她明知冬脂这是在指桑骂槐,可又拿冬脂没有办法。她要是发作,那不就是承认自己是癞皮狗了吗?
她气得拍案而起,脸拉得老长,“哼!算了,就当是买了个教训!”
牛凤菊装模作样追着送她出去,回来后憋着笑佯装骂冬脂道:“你这鬼丫头!她好歹是你二伯娘,你怎么能那样骂她?”
“我骂她了么?”冬脂装傻晃晃脑袋,“我可没有,刚刚我那是在教育圆圆和妞妞呢。”
“是是是,就你会。”
孙翠兰作为牛凤菊的姐妹加妯娌,上门要钱都没成功,其她人便也就识趣不敢上门;可她们明面上没招,私底下却是密谋商量着要‘讨回公道’。
冬脂她们家门前有一块地,用来种菜最合适,牛凤菊平日里没事会在里头种些白菜什么的。
这块地叫人给盯上了,也不知是谁,大半夜去将地里长得好好的菜苗子全给薅了出来,还全部给撕得稀巴烂,是吃也不能吃,栽也没法栽。
牛凤菊第二天起来见了,气得早饭也不做了,叉着腰站在地里足足骂了一上午。
都是街坊邻居的村民路过瞧见了,竟然没有谁露出同仇敌忾的神情,有的甚至还笑出来,就差当场为半夜拔菜的人鼓掌叫好了。
牛凤菊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眼泪都被气了出来,撂下狠话迟早要将那凶揪出来后,摔门回了屋。
“你们,咱家做错了什么?啊?”牛凤菊声泪俱下地控诉道,“那钱本来就是他们朝冬脂借的,到头来倒弄得好像是咱骗了他们的钱一样!而且我们冬脂本来就是要嫁给傅二爷的,我们什么时候谎了!”
“好啦好啦。”冬脂用绢给她擦眼泪,柔声安慰,“您跟他们计较什么,他们就是仇富,看不得咱家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多着呢,您犯不着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