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衣服都穿不下了
牛凤菊和李忠棉脸上的喜悦霎时消失无余,变成了铁青色。
“你还有脸要嫁妆?”李牡丹哼哼两声。
“我为什么没有脸要,难道我不是这家的女儿么?凭什么李冬脂出嫁时候你们就给她备这儿备那儿的,到我这,我就什么都没有。”
姚菊得理直气壮,好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就凭冬脂给这个家挣脸面了!”李牡丹一声更比一声高,“你给这个家挣过什么脸面么?你就只会丢脸,还有脸要嫁妆,我要是你,就一头撞死在城门上好了。”
“我丢什么脸了,李冬脂嫁进傅府是争光,我嫁进胥府就是丢人了?这话你也敢,不怕人家胥家听见。”她这话的时候轻哼、翻白眼,所有的家子气做派全都显露了出来。
在场无一人没为之皱起眉头。
特别是李牡丹,最反感她这幅嘴脸,冷笑着骂:“你自己做了什么丢脸的事你都不知道?要我当着大家伙的面,再提醒你一遍么?杂碎,要不是看在你马上就要嫁人,身上不能带伤的份上,我非上去撕烂你那张嘴。你再跟我这样话一个试试!”
姚菊不敢话了。
牛凤菊沉沉吐出一口浊气,“你姐姐成婚,所置办的嫁妆也都是你姐姐自己挣的钱,我们不过是帮着采买罢了。你要有钱,我也可以去给你置办嫁妆。”
“就是,没有这个命,还有这个病。”李牡丹讥诮讽刺,“你给这个家挣过一分钱吗,就知道往外花钱,还有脸要嫁妆,让你从这个家出门就不错了。”
姚菊一听,个个都在针对她,陡然觉得鼻头一酸,眼睛泛红落下了泪来。
见她哭了,牛凤菊又是长叹一口气,神情柔和了一些。
李牡丹不屑地‘切’了一声,没有生出丝毫同情心。
“这么多,你们不就是偏心李冬脂。”姚菊抽泣着控诉,“她做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好的,而我什么都是错的。我不想挣钱么,可是我会什么?我从就只知道该怎么苟活下去,大字都不识一个”
“够了。”一直没有话的冬脂冷冷打断她的话,“不要再耍聪明,以为翻旧账、扮可怜就能拿捏住娘亲了是么?”
计谋被戳穿,姚菊眼神飘忽,噤了声。
冬脂继续道:“该有的彩礼不会少了你,但是绝不会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给你多大的排场。出嫁这段时日,你就在家好好待着吧,不要再惹出什么是非。”
“还给她准备嫁妆呢。”李牡丹继续嘴上不饶人地道,“给她准备两床喜被就已经是给她面子了。”
姚菊重重哼了一声,然后起身回了自己房间,将房门摔得砰一声作响。
外头坐着的众人也没有心思继续笑了,李忠棉蹲到了一边去抽着烟,余久带着圆圆妞妞两个丫头回了后院,李夏花天生少话。
最后还是冬脂笑着找了话题,问起了李秋粮最近的情况,这才重新拉起了话茬。
姚菊与胥静明的婚期一天一天近了,牛凤菊和李牡丹两人去准备了嫁妆,份额不大,但也比起寻常人家要好一些。
对此姚菊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有李牡丹怒目瞪着,她有怒也不敢言,自己偷偷气哭了许多次。
不过胥家压根没有把她这点嫁妆放在眼里,就算是搬几个空箱子也不会发觉。
特别是胥静明,愈近婚期,他就愈发愁苦,天天在酒楼里和喝到烂醉,有几次还想去烟花之地,被下人拦着这才作罢。
在婚礼前一天他亦是如此,罗秋生不解了,问:“不是你自己想娶李冬脂妹妹的么,怎么现在又一副愁容?”
胥静明面无表情,眼神有些冷冽,一撑在贵妃榻上,一拿着一个白玉酒壶。
见他不答,罗秋生继续又道:“李冬脂的妹妹可不如李冬脂脾气好,若是婚后你还这般模样,恐怕她要闹到她姐姐跟前去。”
他哼笑一声,然后哈哈大笑出声,好似已经醉了,“我做了傅二十几年的师兄,现下却要成为他的妹夫了,你好不好笑。”
“这不正是你所愿的么?”
“如我所愿,哈对,没错,这就是我想要的。”他的眸子眯起,如毒蛇那般阴鸷,“上次他傅宬大婚,我都没能好好喝上一杯他的喜酒。这一次我得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礼数,让他在我的婚宴上喝醉了再走。”
闻言,罗秋生激动上前两步,微微弯腰道:“不如我们趁这个会,干脆一次解决了他?”
解决?
胥静明冷冷扫他一眼,眼神里尽是不屑,“我将你救出来,不是让你来教我怎么做事来的,你的命是我的,只有听我安排的份。”
要是傅宬死了,那古墓的消息岂不是就没人知道了?
他可是听那古墓里有了不得的秘密,有一个能让整个花都为之倾覆的秘密。
且不他找这个古墓到底有没有用,单凭他已经找了这么久,他也不能就任由古墓的消息就这般跟着傅宬一起没了。
不过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傅宬倒是藏得严实。
他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其它的地方入看看?
如是想着,他勾唇露出了笑容,对脸上满是隐忍和不甘的罗秋生勾勾指,在他耳边了些什么。
随后罗秋生马上匆匆退下。
翌日,今年桐阜排场第二大的婚礼举行了,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自怀孕以来一直犯困的冬脂难得主动起了个大早,翻箱倒柜,找合适的衣裳。
傅宬看着她忙碌的身影,问:“衣裳你不是早就备好了么?还在找什么?”
不问还好,一问冬脂立马气鼓鼓地回头看他,“早就备好了,可是我也没想到你儿子长得这么快啊,你看我这腰整整粗了一圈,那衣裳哪里还穿得下。”
看媳妇委屈撇嘴的模样,傅宬笑出声来,走去扶着她的腰,煞有介事的左右打量。
“嗯,是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