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朝廷未必看得到

A+A-

    几人点了点头,拿着舒芫给的钱,捡起地上的包袱离开了。

    他们好不容易要到了点钱,先去整点东西吃再。

    舒芫眼看着那几人高高兴兴的飞跑着离开了,这才转头看向那两个厮。

    “关大人在府上吗?我们想见一见他!”

    “你是什么人?关大人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陈治杰上前冷声道:“一点儿眼力见都没有,难怪一辈子也是看门的份儿,进去通报,就明月楼的舒姑娘有点东西想请大人品鉴!”

    陈治杰亲眼见过陈大人是怎么变着法儿的收受贿赂的,对于这些暗话自然清楚得很。

    所谓的品鉴,不过是找个借口送大人东西罢了。

    俩厮一听这话,眼神立即就亮了。

    “姑娘等着,我们这就去通报!”

    天气越来越热了,关大人正躺在屋里,想想去哪儿弄点冰来过这个夏天,便听到厮来传话了。

    他一听是陈治杰陪着舒芫来了,让他品鉴东西,关大人也来了兴致。

    “赶紧让人进来啊,都杵在这儿干啥?”

    厮连忙出去了,面上也带了笑。

    “舒姑娘快请进,我们大人同意见你了!”

    厮一边话,一边左右看着,心想也没见她带什么东西,一会儿拿什么给大人品鉴?

    舒芫只装作没看见厮的眼神,大大方方的进了里边。

    关大人已经在厅里等着了,一边喝着茶,一边笑眯眯地看着舒芫。

    “听你有东西要让我品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啊?”

    舒芫摊了摊:“我要请大人品鉴的不是东西,是一个能让大人升官的好办法!”

    关大人一听她这么,上的动作立即顿住了。

    “你个丫头知道什么,本官是父母官,是为老百姓做事的,到了哪里都一样,没想什么升官不升官的!”

    “想升官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只有官做得越大,上的权利越大,才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儿。”

    关大人点了点头:“你这丫头倒是会话,而且也很有道理的样子,吧,什么办法!”

    “镇上不是多了很多流民,大人管制起来也是麻烦!”

    起这个,关大人就一阵头痛,要不是那个徐知州假好心,放了这么多流民进城,现在整个奉县,乃至整个清河镇,也不会搞得乱七八糟的。

    不过当着外人的面儿,他自然不会这么。

    反而,很是慈善地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身为父母官,不就是为百姓做事的嘛!”

    “有一个办法能够好好的安置这些流民,而且不必大人向朝廷申请银子!”

    “哦?看?”

    “梅花沟地广人稀,还可以容纳下不少人,可以把这些流民都安置到那里!”

    关大人哈哈一笑:“再有能耐,你也终究只是个姑娘,你想得也太天真了,这么多流民全都安置到梅花沟去,这衣食住行谁来解决,你?”

    舒芫点了点头:“我可以试试!”

    关大人一脸意味莫名地看着她:“看来你的明月楼和蔬菜集散中心很赚钱嘛,能养这么多人!”

    “我让他们去不是想每日里花银子来养着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力更生,给他们安排活计,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

    纵观整个清河镇,乃至整个奉县,能够出这话的人估计也就舒芫了。

    而有这个能力的估计也就梅花沟了。

    梅花沟有蔬菜集散中心,有湿地公园,有草莓园,各处都需要工。

    这些人到了她那里,指不定还真能混口饭吃。

    关大人一听她得头头是道的样子,可见早有打算和计划,心里很是满意。

    这么一来,他既不用向朝廷申请要银子,又不用自己管,就能在自己的政绩上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大人明明心里乐开了花,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故作沉吟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先去试着做,要是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本官!”

    “如今正有一件事情,需要得到大人的同意!”

    关大人一脸警惕,这丫头该不会是想给他下套吧?

    “要是在本官的能力范围内,又能帮助老百姓,本官自然不会推辞!”

    “既然这些流民要在梅花沟安家落户的话,这户籍问题?”

    关大人沉吟了一番,拧着眉道:“户籍的话大禹国管制得还是比较严的,本官要请示一下徐知州再定!”

    “什么时候会有结果?”

    既然事关他的政绩,关大人自然是上心的。

    “本官尽快去信,奉县离这里这么近,估计明天就能有结果。”

    “那我先去办,关大人这边就多辛苦一下了!”舒芜知道有时候拍马屁也是必须的。

    关大人要做的,不过是派人往徐知州那里去问一声。

    反正若是不行,他也没什么损失。

    舒芫的话,让他听了,还是很高兴的。

    “谈不上,为百姓做事嘛,你这个姑娘都这么积极,本官自然该出点力的。”

    舒芜从关大人府上出来后,在门口遇到了关元宝。

    他左搂着一个打扮艳俗,穿着暴露的女人,一看就是青楼妓子,还跟旁边的几个狐朋狗友着话,很是得意的样子。

    关大人正好也要出去,见了关元宝这个样子,不禁拧了拧眉。

    “一天天的正事不干,就知道花天酒地,胡作非为的,都是你娘把你惯坏了。”

    他这话不过随口,知道反正了也没用,他的夫人都会站在儿子那边,任由他胡来的。

    舒芫却冷声道:“关公子这个样子进出府上,恐怕对关大人的声誉不太好吧,就是做得再好,再为老百姓忙乎,朝廷也未必看得到!”

    朝廷的同僚们对他倒是没什么评价,勤勤恳恳,既没有做出太大的政绩,不过也没有为祸一方。

    倒是对他有一个好玩好吃的儿子很是了解,他的名声还不如他儿子的大。

    如今被舒芫一提醒,他也觉得自己为官这么多年,也没犯什么大错,老不往上升,是不是就是儿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