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念念不忘
宋元符三年正月十一日
大雪纷纷扬扬,已经持续了半月之久,天气也是异常寒冷,空气都似乎被冻僵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尊贵之人是利用一切段,取暖避寒,而普通人家却为了生计,冒着大雪,四处奔波。
宋庚辰科省试到了此日已经进行到了第三日,连续三日的礼部试引试早已使得诸路举子疲惫不堪。天气不同以往的异常寒冷,一些体弱的贫寒士子经受不了寒冷的折磨,早早的退出了贡院,痛失进身会,痛失达则兼善天下的会,使人扼腕叹息。
不过虽然如此,大多数的举子仍是再咬牙坚持,仍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在苦苦挣扎。
李三坚也是如此。
李三坚身体还算是较为强健的,虽贡院之中放置了不少炭盆,可也被冻得脸青面黑的,哈着几乎被冻僵了的双,看着面前的这道时务策。
“篇次离为上下:其一曰会计,二曰铜铁钱,三曰会子,四曰盐,五曰茶,六曰酒,八曰矾,九曰商税,十曰市易,十一曰均输,十二曰田税,十三曰互市舶。或损或益,有系国体;国不以礼为利,故列之下篇焉。。。”
这道时务策之中例举了宋目前主要的十三种税目,命诸举子论证其中的利弊。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市舶税首次被提出,使得众举子是大跌眼镜,同时也是措不及的。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宋只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四处先后设立了市舶司,而泉州市舶司是在不久前设立的,据是宋帝赵煦看了一名下第举子的文章之后,才下旨设立了泉州市舶司。
因此市舶税在宋诸税目之中是微不足道的,所占比例是极其微的。
宋以往省试的考题也有涉及到税收方面的事情,因此这道时务策并不算是偏,诸路举子对此也是早有准备,可绝大多数的举子哪里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市舶税之?以往简直是听都未听过。
可李三坚却不一样了,李三坚早在数年之前就写过一篇关于市舶司的文章,因而此时是驾轻就熟,思虑片刻就动笔破题论证。
“夫天下事皆可利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故事可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
李三坚破题之后,就论证了各个税目的利弊,并重点阐述了市舶税,并轻描淡写的指出了市舶税在收取过程之中的利弊。
目前来讲,宋市舶税的缴纳主要是以实物方式,也就是主要是以抽解的形式进行,对此李三坚早已师从于桂州胡文海,请教了不少这方面的问题,对市舶税了解的较为详细。
所谓抽解,就是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后,将所抽货物解赴都城,征收实物形式的市舶税。
李三坚了解之后,就发现了其中有许多弊端,主要有三,这其一就是法外抽解;其二就是强买强卖;其三就是鬻钢之弊。发外抽解就是在官府明文抽解之外又强行私自抽解海商的货物,海商多敢怒而不敢言,强买强卖,顾名思义就是强行将海商的货物以远远低于市价的价格买下来,或者将自己的私货强行卖给海商,海商苦不堪言,鬻钢之弊是市舶司官吏们将应交于朝廷的抽解之物换成了其他货物等等,其换易、偷盗、赊欠无所不为,令人咂舌。
李三坚虽然知道了这些弊端,但只是轻描淡写的写了一些,并未做详细的阐述,原因就是李三坚并未做深入的了解,常言道,未实际考察就无发言权。还有就是李三坚此时是吃一堑长一智,自己不过是一名应试举人,对于这种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势力利益的事情,甚至涉及到宫中,李三坚怎敢妄自菲薄?
因此李三坚只是较为隐晦的淡淡的写了几笔,李三坚主要论述的是市舶司、市舶税的重要性,并预言若持续不断的开放沿海,重视海洋,那么市舶税将会成为朝廷重要税收,最起码将会占有很大的税收比例。
花费了整整四个多时辰,李三坚终于答完了这篇时务策的论题,不禁长舒了口气,同时感到有些奇怪。
李三坚奇怪的是本次省试五道时务策之中,居然有三道涉及海洋,特别是岭南沿海,而没有一道是涉及到朝政敏感之处,使得李三坚心中是大为疑惑。
有这种感觉的不但是李三坚,诸路举子也是均有此感。
朝廷一向是重陆轻海,此时风向忽然转变,使得诸路举子是措不及的。
。。。。。。。。
宋皇宫福宁殿
等候了整整一日的宰、执大臣、两府、三省重臣终于得到了皇帝旨意,不过只命章惇、蔡卞、许将、曾布四位执政大臣进殿面圣。
四人接旨后,急忙趋进,进入了福宁殿之内。
进入殿中之后,四人只见福宁殿的门窗被纱、幔等物密封得死死的,外面透不进一丝光亮,透不进一丝寒意,殿内点了一些蜡烛,烧了一些火盆,倒是温暖如春。
宋皇太后向氏着太后服饰坐在了龙床之侧,时不时的掩面啜泣。宋当今圣上,皇帝赵煦头戴白色角冠,身披坎肩,拥被而坐。
久病的赵煦身体愈发消瘦,平日里较为合身的衣物此时挂在身上显得异常空荡荡的,从衣袖当中伸出的双也是苍白无力,上青色血管清晰可见。
不过赵煦虽病色憔悴,面目发黑,但神色依然镇定清秀,微笑着看着进来的章惇、曾布等四位朝廷重臣。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四人进殿之后就跪了下来,跪着地上三呼万岁,声音哽咽直至哭得泣不成声。
赵煦无力的摆摆,在医官、宫女、内侍服侍之下,吞下了二十粒伏火朱砂丹、七返金液丹,才咳喘稍平,虚汗才稍止。
“大赦、禳祈之事怎样了?”赵煦闭目养神良久之后,才开口问道。
赵煦的声音是异常沙哑,一听就知道定是赵煦费尽全身力气才出来的。
“臣已奉旨,命各部堂操办此事,相信此时已经安排下去了。”宰相章惇答道。
声音太大害怕惊到赵煦,太了又怕他听不清,因此章惇回答的声音是不大不,是恰到好处。
赵煦闻言微微的点了一下头,咳嗽了几声后又问道:“贡举之事进行的怎样了?还有几日就结束了?”
四人闻言顿时就面面相觑,相顾露出了疑惑之色。
陛下怎么忽然想起此事了?朝中如此之多的大事需要赵煦圣裁,比如立储之事。。。,如此之多的大事不提,他怎么忽然提及贡举之事?
要知道当初曾经有大臣劝阻赵煦,欲暂缓省试,可赵煦却执意举行,不但要举行,还提前举行,使得众臣是万般疑虑。
“禀官家。”片刻之后,曾布抢先答道:“四日礼部试,已进行了三日,还有一日就结束了。”
“哦,还有一日,朕还要多等一日。。。”赵煦闻言喃喃的道。
“官家的意思是。。。。?”蔡卞诧异的问道。
“卿家帮朕留意一下,举子们当中是否有个名叫李三坚的岭南举子,若有的话,朕很想早日看到他的答卷。”赵煦虚弱的吩咐道。
赵煦此言一出,顿时又使得四人是相顾失色。。。
李三坚是什么人?虽是一名蝼蚁般的人物,可他当年的一篇文章,却差点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章惇、蔡卞、曾布等人对其是印象深刻。
赵煦此时忽然提及李三坚,使人是异常费解。
此人何德何能,能够引起赵煦的注意?诸臣心中暗道。
“官家,微臣这就去彻查。”曾布又是抢先答道。
“不必了。”赵煦闻言,想了想后道:“不必去打扰他了,让他好好的考完吧。”
“微臣遵旨。”曾布点头道。
“官家不要再了,以免泄神。”此时一旁的向太后开口道。
赵煦闻言睁眼看了向太后一眼,就又闭上了双眼,胸口微微起伏,不再话了。
章惇、曾布等四人见状只好退了下去,不敢开口相问。
此时四人面圣目的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达到。
赵煦病危,最最紧要之事就是立储,若赵煦真的归天,那么何人能有得到遗旨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就会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最起码定策之功是跑不了的了。
而赵煦到目前为止,仍是没有立储或者颁下任何关于立储的圣旨,就连这方面的意思都没有,没有提到片言只语,使得诸臣心中憋闷,却又不敢开口相问。
话赵煦今年也就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谁又能保证他就一定归天?万一活过来了,万一撑过来了,此时若提立储之事,岂不是大事不妙?
最起码诅咒皇帝、诽谤圣上之罪名是跑不的。
因此赵煦不,没有一人敢提及此事,生怕引来泼天大祸。
赵煦之意,没有任何人了解,就连太后向氏,其母妃朱氏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