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十章

A+A-

    “二哥!”胤祉面色微变疾呼。而胤禔和胤禛二话没, 站起身连连拉住胤礽, 生怕他继续动怒。

    詹事府的人,即便是太子的门人可也是朝廷命官,殴朝廷命官的事情传出去只怕是对太子的声名有碍!

    “太子殿下!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裕亲王福全在此刻气喘吁吁的踏入屋内。他环视室内的情况, 确定无人受伤才略略松了口气, 这才不慌不忙,单膝跪地给几位阿哥请安。

    “皇叔何必多礼。”

    胤礽此刻已经恢复冷静, 他摆脱胤禔两人, 双手将福全扶住:“……皇叔,也是为了报纸来的?”

    “正是。”裕亲王福全轻声应是。

    这事儿归太子和他全权负责, 太子年幼更多的责任自然被归咎在裕亲王身上。当毓庆宫的太监带着盈利表来报喜, 瞧着单子营收处足有三千两白银, 裕亲王福全的心脏差点直接从肚子里蹦到外面来!

    这销售是真好, 还是假好?

    瞧着裕亲王福全现在脸上的苦笑, 四名阿哥就心里有数了。

    裕亲王福全也是头疼的厉害:“太子殿下请息怒!奴才现在已经使人去城里仔细查访关报纸如今的情况,奴才已经吩咐好了有消息就立刻传报!”

    胤礽深深吸了一口气, 脸上勉强带起一丝笑容:“是,是侄儿不对, 倒是让皇叔操心了。”

    “这是奴才应该做的。”裕亲王的态度极其温和心。康熙把这个任务交付于太子,又让自己在旁辅佐,其心思也是明确得很, 正是希望让太子在其中一展所长。

    现在闹出问题来,太子脸上无光,自己又何曾不是满嘴的苦涩。

    等待的时间不是很久, 不一会儿裕亲王福全的亲卫便匆匆赶到詹事府,一五一十的将查探到的事情交代了个清楚:“奴才派遣了近四十余名厮管事,前往城中各处询问,包括茶馆酒楼也去探听一番。报纸的前两份销售情况和先前的调查没有出入,无论是在东城和北城,或是西城和南城都有不少的人买过,问题出在后面的两份上。”

    这名亲卫面色沉重,他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双手奉上送到裕亲王福全的手中。裕亲王福全微微皱眉,翻开来仔细看了看登时面色难看。

    胤祉等人好奇得厉害,胤礽仔细的端详着福全的表情,心中有些不祥的预感:“皇叔,后面的报纸出了什么问题?”

    裕亲王福全勉强控制住脸上的表情,声音中却是隐含怒意:“太子殿下!这后两份报纸和前两份截然不同!在东城和北城居住的老百姓反应根本没有看到过有第三期和第四期的报纸,而在西城和南城倒是有人买过,可是价格却并不是两文钱,而是足有二两银子一份!”

    “什么?”胤礽目瞪口呆。

    “二两银子!他们是疯了吗?”胤祉差点从位子上一跃而起。

    “没错。”那名亲卫见阿哥们反应剧烈,苦笑着出声:“奴才们也被吓了一跳,但这的的确确是事实!”

    四名阿哥被这斩钉截铁的话语给惊着了。他们面面相觑,尤其是胤礽的瞳孔极度放大满满都是错愕,怎么也想不通经销报纸的商家有如此的胆大妄为。

    从两文钱到二两银子,可是足足有着一千倍的价格差。况且这个价格也直接会导致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以贫苦人家居多的西城和南城无人知道也成了正常的事情。

    “这其中究竟是哪里出的问题?”

    胤礽沉思着,骤然间他又发现里面的问题,拧着眉不可思议的反问:“若是真如他们所后两期的报纸变成二两一份,那又怎么会只有三千两银子呢?”

    如果按销售的数量,反而应该比三千两银子多得多才是!

    胤祉等人眼前一亮,疑问的目光一个个挪到那名亲卫身上。

    “太子殿下不知……奴才又使人去经销报纸的店铺询问。这报纸如今可是供不应求!”

    胤礽:……?

    “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话应该收入的金额更高才是?”

    “正常应该是这样没有错。奴才发现价格不对后立刻派人前去质问,才得知一个问题。内务府贩卖报纸的店铺最初价格的确是两文钱没有错,前两期的销售也非常正常,可是从第三期开始……”

    亲卫眉头紧锁,无奈的开口:“他们也不知道何时在京里有了传闻,是报纸乃是太子殿下和王爷一手负责,传闻只要将价格,销售数量推上去,定然会引起太子殿下的瞩目……

    这贩卖报纸的店铺活计从未见过这般多的人潮来抢购,两文钱一份都是要几百份几千份这般来抢购……到最后哪里是零售,每一次贩卖倒不如是拍卖会!十份报纸起拍,价高者得!这价格自然一推再推!”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出货的价格,据还有商家抢到转手就卖得更高!这二两银子的价格就是经过两道,三道才落在人手中的价格。”

    胤礽简直气了个仰倒,他哪里还没听出其中的意思!

    这报纸,倒是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发财通天大道!

    既然成了通天大道,前两期还略有库存的报纸,从第三期开始就摇身一变成了香馍馍。别是遭受冷遇,反倒是供不应求,成了人尽皆知的抢手货,据二两银子的还算是运气,私底下还有被拍出数十两银子的高价。

    这些人高价购买报纸为的就是能熟知报纸的内容,能和太子殿下万一聊天时候别露馅,而转手贩卖报纸的商人,他们知道自己很难和太子联系上关系,只不过看到这个商机,试图从里面掏出一份羹。

    知道原因是自己的胤礽已经是气得浑身发颤,在裕亲王福全、胤禔、胤祉和胤禛面前来来回回转悠着:“你看——你们看!他们这是把孤当做——”蠢货看?

    蠢货?

    胤礽的声音突然卡住不出声,他仔细一寻摸。

    你这不就是在把他当蠢货看吗?若不是胤祉和胤禛瞧出其中的漏洞,这个时候指不定自己已经得意忘形,以为这报纸的利润真的可以如此之高,捧着那盈利表就到皇阿玛跟前去邀功!

    一想到这后果,胤礽那叫做一个羞恼难当。

    要是自己这样做了,在康熙眼中自己成了什么?

    裕亲王福全走上前拍了拍胤礽的肩膀,意味深长:“太子殿下,这一路上的诱惑还多的很呐!现在才是个开始。”

    顺着裕亲王福全的目光,胤礽下意识侧首看了眼胤禔,心里一咯噔。

    难道这事儿还和大哥有关系?

    这不现实吧?

    胤禔优哉的很,自在的端着茶盏喝着茶。他对算数实在不在行,兄弟几人的内容从左耳朵进右耳朵直接出了,仿佛是个局外人一般。面前胤礽和裕亲王福全的目光,他下意识的眨眨眼:“怎么了?”

    看我做什么?

    瞧着胤禔眼底快溢出来的问号,胤礽可是一百个不相信胤禔能在里面做什么。

    裕亲王福全叹了声,摇摇头只觉得自己是心累无比。可是大阿哥在这里,自己总不能将事情都抖出来吧?他目光又转向胤祉和胤禛,两名阿哥倒是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表情都十分古怪。

    胤祉:“皇叔,大哥不是个记仇的性子,您就直接吧。”

    ……还真和胤禔有关?

    胤礽伸手拦住裕亲王福全,抿唇微微思考。他本来就是聪慧的性子,真要往上面想也只是一瞬间便想出了原因,可这个原因直接让他的脸黑成锅底。

    “难不成……是和纳兰明珠有关?”

    淮安城案,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才堪堪落下帷幕。昔日的两江总督王新命一族被判抄家流放宁古塔为奴,其余涉及的官员大大,从掉脑袋的到革职或是贬职者足有三四十名。

    其中,涉及职位最高的,便是时任大学士的纳兰明珠。当然身为八旗名门的纳兰明珠,不可能和白莲教勾结,他涉及的是在淮安城案中被牵涉而出的买卖官职之事,加上牵扯了不少贪污挪用问题,这官位自然是保不住。

    虽然康熙没有再加议罪,可现在纳兰明珠也是灰溜溜的回家,纳兰府上更是闭门谢客。不仅仅如此,门生也牵连众广,在朝中的势力可谓是骤减,和其相对应的是索额图翻身势起,可谓是权倾朝野,众望所归。

    同理,明珠失势,宫中惠妃地位骤减,举步维艰,就算是大阿哥胤禔的日子也要难过许多。而相对的,随着索额图的地位日益稳固,太子的地位那也是如日中天,想要巴结太子的人也就越发多了。

    如果巴结太子?

    现在不就有个放在面上的大好良机吗?报纸,虽然外面人其实也不懂这玩意和邸报有啥子区别。

    但是!但是啊……这可是第一份由太子爷亲自理的产业!第一份由太子爷亲自处理的政务!无论是谁,人生这第一次肯定是记忆犹新……想要拍太子爷的马屁,从报纸下手是最为简单的!

    销量高,收益高,保准太子能得到皇上的称赞,那他们这些人所做出的的贡献太子爷定然会放在心上。

    什么?你为了冲收益这三千两实在是太少了?

    你们啊……真是太不懂事了!裕亲王福全仔细算了算,前两期总共的营收才堪堪50两银子!也就是两千九百五十两银子都是后两期创造的,一期约和一千四百七十五两,一个月四期,一年一共48期,那就足有七万两!而这才只是一个京城而已。

    若是到直隶,到江南,甚至到更远……对于报纸这个细水流长的东西而言,最后能够创造出来的收益显然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

    被视为‘金大腿’大腿本腿的胤礽气歪了鼻子,他咣当一掌就拍在几案上,瞧着堂下跪着的詹事府的官员们那是气不从一处来——这些人,到底是做什么用处的?

    随后他又感激的看向胤祉和胤禛,若不是有他们两个只怕自己一时半会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问题上:“三弟,四弟!这一回二哥可是欠了你们一个人情。”

    “人情倒是算了。”胤祉淡淡开口:“只是二哥,这件事要尽快处置,只怕再这样下去别咱们一开始的算,这报纸也恐怕会前功尽弃。”

    胤礽重重点头,又狠狠瞪了眼满身大汗的少詹事尹泰:“走!和孤去东暖阁见皇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