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儿的第三十六封信

A+A-

    女儿:

    昨晚,又和你张叔一起搭车,去临沂商品城进货。夜里十一点发车,在店里吃了晚饭,一看时间还尚早,就相约着到街上,又四处走了走。

    城里的夜晚,依然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路旁是明亮的街灯,商店有闪烁的霓虹。人行道上,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笑着,悠闲的走着,我和你张叔也是边走边谈。

    你张叔:“通过这几年做生意的切身感受,我有了自己的一套既简单又实用的生意经。”

    “那你就看,又是一套怎样的生意经,也让我见识一下好吗?”你张叔见我对他的话感兴趣,就又滔滔不绝地:“生意经吗,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其实,也只是一点感悟而已!具体来就是要用心做事,大意不得,疏忽不得。”

    你张叔回身看了我一眼,见我在他身旁不言不语的走着,他又继续了下去:“记得刚做生意的时候,总是光想着怎么赚钱,结果顾客不买帐,一切都是枉然。那可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思来想去还是要以心换心,诚实经营”

    你张叔的话,让我想了又想,我们一起坐在了去临沂的车上,我还在想。这可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你张叔的话,忽然就让我联想到了你的学习。

    学习也是这样,必须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为了学习的进步,就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适应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方老师在自习课上,总会时不时的向同学们,提出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

    那也是在一次自习课上,方老师走进课堂,微笑着:“同学们,今天我提个问题你们来回答,好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好!方老师,你吧”

    方老师笑看着大家道:“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峰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会不知道呢?”同学们七言八语的议论着,却都不知方老师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但同学们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珠穆拉玛峰。”

    方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未置可否,紧接着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请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二座高峰,是什么山峰呢?”

    同学们听后都一时无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同学争辩道:“老师,我们在课本上,也从来没有学到过啊!”方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未置一词,继续问道:“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又是谁呢?”针对方老师的提问,这一次没有一个同学抢先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前苏联的加加林,而是,因为同学们已经猜到方老师的下一个提问了。同学们苦于回答方老师的第二个问题,“第二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同学们实在是不知道呀!

    方老师心里类似这样的问题似乎是无穷无尽,一连串的,他又提问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同学们都会轻轻松松回答完毕,只是对方老师提的第二个问题,实在是挖空心思也答不上来。

    方老师见同学们,对他提的第二个问题实在答不上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便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在有的时候会毫无差别!”同学们看了黑板上的字,才恍然大悟:“方老师这是在鼓励着我们勇争第一啊!”

    方老师回过头来,又笑着给同学们讲述了他的另一个话题:十年前,方老师教的班在毕业前夕,去学校的大礼堂里,组织了一个讨论会,方老师让同学们随便找一个座位坐下。几次讨论会,方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总喜欢坐在前排的位置,有的同学则盲目随从,今天坐这儿,明天又坐那儿,有的同学就特别爱到后排,寻一个清静的地方,在那儿呆着。方老师特别细心的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方老师对这个毕业班做了一项调查,那些喜欢坐在前排位置的同学,比其他同学,在事业上的成功率都要高出了许多许多。

    方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教学上的突出贡献,被同事们戏称为“伯乐”精神。

    方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同学们,我不是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最好,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这种积极的心态,对我们每一位同学来,实在是太重要了!很值得提倡;值得发扬。只有走在前面的人,才会有勇争第一的会,不甘落后,就是要和时间赛跑,时时向前”

    第一,只有一个,能不能成为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失去,那种敢当第一的精神。有了向上的态度,必定会有进取的行动和自强不息的热情。我觉得,学习也应该是这样。许多事情尽心了,尽力了,做到极致了,就一定会成为最好!

    爸爸于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