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儿的第九十一封信

A+A-

    女儿:

    我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最大障碍,就是自己没有主见,却往往又被一种偏见误导了自己。只有努力克服偏见,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全面的去认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也不要听风是风,听风是雨。偏见是习惯性的未见其人,就做猜想;未知全貌,就下结论。偏见是一种偏激行为,是一种简单的不经过了解,就断言事情走向的不实际想法。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取代别人的喜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的是信任和包容。

    “放弃偏见,永远都不会为时过晚。”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唯一的选择就是没有偏见。

    徐莉总也忘不了那天中午,发生在她身边的那件事情,虽然是事不大,却对她的心灵触动不。

    那天她去一家路边商店买了易拉罐饮料,刚一走出店门,就被一个男孩给盯上了。

    男孩紧随在她的身后,笑嘻嘻的,看上去男孩的个子不高,年龄还,也就只有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还算得体的旧衣服,背着一个书包,里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化肥袋子,走起路来,袋子里面便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打眼一看,就知道这嘻皮笑脸的家伙,一定是一个捡废品的。

    徐莉对这类捡废品的孩子,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觉得他们的年纪就不务正业捡废品,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她紧走几步,想甩开男孩,可是男孩紧随其后步步紧跟,始终与她保持着一段距离。徐莉无可奈何地在一棵大树的绿荫下站住了脚,男孩也随即停下了脚步,对她笑笑,就站在了离她不远的地方。徐莉故意轻轻地拉开易拉罐,一口一口地以极慢的速度喝着,品着,用眼角的目光瞧着男孩的一举一动。

    这时,男孩冲她微微一笑:“阿姨,你慢慢喝,我可以等,不着急!”完就走到了另一棵大树下,慢慢蹲下从背着的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有滋有味地默读了起来。

    男孩聚精会神地在树荫下看着,一会默读,一会沉思,徐莉左看右看,又觉得男孩不像是捡废品的。徐莉喝完饮料,刚要把饮料罐随丢进路边的垃圾箱。男孩忽然站起身来,一拿着书,一拎着袋子,跑到了徐莉的面前,撑开里拎的化肥袋子,笑着:“阿姨,请你给我吧!”

    这时,徐莉突然发现,男孩中拿着的竟是一本学语文课本。徐莉好奇地问:“你在自学吗?”男孩笑着:“我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哩!今天学校放假,我帮妈妈捡些废品,补贴家用,抽空再复习一下功课。”着,男孩从衣服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袋纸巾,往徐莉的面前一递,,“阿姨,你抽一张擦擦吧!”

    徐莉一下子就愣在那儿了,她看着男孩那诚恳而稚气的眼神,是那么的单纯,就像流动的山泉水一样晶莹清澈。忽然心里涌动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她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了,在她模糊的眼睛里,她看到男孩是那么的帅气精神;那么的聪明懂事;那么的灵可爱。他从男孩递过来的纸巾袋里,抽出了一张纸巾,并亲切地对男孩了声:“谢谢你,朋友!”就一转身,快步地走开了。

    徐莉顿时觉得自己羞愧难当,怕眼中涌出的泪水让男孩看见。徐莉中的那张洁白的纸巾,就像男孩那洁白无瑕的心灵一样纯洁干净,她拿在里,下意识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没舍得用,她要把这张纸巾珍藏起来,把这段难忘的记忆一直留在心里,留到永远!

    从片面的印象里走出来,就有了新的认识。徐莉与男孩的意外相遇,让徐莉感受到了,任何一成不变的想法,都是错误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更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是男孩的一言一行,让徐莉幡然醒悟,其实平凡的人群中,也有着可亲可敬的人,无论年龄大,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值得学习的。

    偏见是一个标签,不是随意就可以贴在一个人的身上。摈弃偏见,才能与别人相处的融洽,丢开偏见,才能重新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与同学相处的时候,记住不要有偏见的意识,更不要有一成不变的想法。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互帮互助;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共同提高!愿你持之以恒快乐学习,和同学们一起努力进步!

    爸爸于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