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战情

A+A-

    阿晦这天回来的时候风尘仆仆,一回来就直奔董三娘坐月子的产房。

    “娘子,你和爹娘还有阿难得马上就走。”

    头上围着额帕的董三娘一楞,“相公,怎么了?”

    她这些日子外头的消息知道的不多,吴氏更是怕她多思虑伤了精神外头的事挑挑拣拣了才告诉她。

    阿晦满脸沉重,“要打仗了。”

    要打仗了,这句话最近一两年都在喊。

    可这会儿阿晦出的这句话,显然不只是喊喊而已。

    董三娘心一跳,“党项人打过来了?”

    阿晦疾马回来的,一屁股坐在了桌前连灌了两杯冷茶,“上头传来的消息,党项人已经灭了两座百户所。”

    百户所分布在颍川附近,大多都在关外,有远有近。

    可以这些百户所既行驶着守卫之责也负起了监视的责任,监视的自然是党项人。

    董三娘眉心突突地跳。

    之前打仗,不过是喊喊罢了,官兵和党项人发生冲突也不过是摩擦。

    像这样的,两座百户所被灭,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这就像是个导火索,点着了,带来的反应只怕会是巨大的。

    阿晦灌完两杯冷茶水狂跳的心才渐渐平复,“我一得到消息就和王爷商议过了,探子给的消息党项那边已经集结了他们的大部族,加起来足有二十万骑军,这一次党项人只怕是要来真的了。”

    骑军。

    大宋一向积弱,军马的耐力和数量远不如党项这样的游牧民族。

    党项人,出生就在马背上。

    党项人的孩子还没学会走,就先学会了骑马。

    骑军的强大,在若干次和党项人的战斗中早就让大宋领教过了。

    哪怕阿晦几乎可以是在边关长大,和党项人也打过仗,到这也忍不住脸色难看。

    董三娘攥紧了被单,心也拎得紧紧的,“相公”

    阿晦面色沉肃地看向了董三娘,“娘子,我知道你我心心相印,你不愿意抛下我离开。可如今不一样了,娘子,你要考虑爹娘还要考虑阿难。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你若不走,爹娘不会走,阿难又该怎么办?”

    董三娘眼眶渐渐湿润,却被蓝香连忙劝住了,“夫人,再难您这时候也不能哭,您坐月子呢,日后会花眼。”

    阿晦一听急了,“娘子,你别担心,我如今好歹也是个千户身边跟着百十人的亲卫,我没那么容易会出事!何况,你如今身子虚弱,若是党项冲进关内,颍川便要第一个倒霉,到时候你叫我怎么放”

    董三娘吸了吸鼻子,强忍了眼泪。

    她的男人即将面对凶神恶煞的党项骑军,她什么都不能做,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加上负担,让他在上战场面对敌人的时候可以心无负累。

    “好,我走。”

    阿晦还在喋喋不休地劝,却只听见董三娘淡淡地道:“相公,我走。”

    “啊?”

    阿晦愣住了,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董三娘瞧他呆头鹅的模样,忍不住抿嘴一笑。

    “从前爹娘不在身边,也没有阿难,我自然能放下一切陪着你。可如今,不一样了。我若坚持留下,岂不是害你分心?你在战场搏命争功劳,我不能做你的左膀右臂支持你,可绝也不能成为你的负累。”

    “相公,你去安排吧。你什么时候安排好,我们什么时候就走。”

    “娘子!”

    先前还担心董三娘会哭,可这会儿阿晦的眼睛却湿润了。

    “我何德何能,有你这样的贤妻?”

    董三娘看看蓝香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我哪算什么贤妻,我如今这幅样子,还指望着你不要嫌弃呢。”

    “我怎么会?”

    阿晦抻长了脖子,“娘子,你冤枉人!”

    董三娘和低着头的蓝香都抿嘴笑,“好啦!事态紧急,如今党项人灭了两个百户所对他们而言也不过开胃菜罢了,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大军压境”

    越董三娘的神情就越是坚毅,“既然定下要走,就要越快越好!”

    “相公,外头的事还要拜托你去安排。”

    车队、人这些外头打交道的事董三娘如今完全插不上,只能让阿晦去安排。

    阿晦点点头,又不顾蓝香就在房里走到床前俯身在董三娘微凉的唇上印下一吻。

    “娘子,你安心,有你和阿难在我怎么也会来和你们相聚!”

    阿晦不是拖拉的人,哪怕再不舍,可就连董三娘一个女子都能分得清轻重,他又岂能婆婆妈妈?

    落下这一吻之后,阿晦转身出去安排。

    董三娘望着阿晦的背影默默发了一会儿呆,“去请太太来。”

    吴氏来得很快,“怎么了?你哪儿不舒服?”

    她被蓝香急匆匆叫来,只以为董三娘又哪不好了,脸都急白了。

    先前董三娘难产,实在是吓坏了吴氏。

    董三娘伸去握吴氏的,“娘,我没事。”

    母女两个的在此刻居然是一样的冰冷,一个是因为身体太虚,一个是因为急匆匆而来室外太冷。

    “娘,方才相公回来党项人灭了两座百户所。”

    党项人来势汹汹,留给她们的时间或许很短。

    董三娘直话直,“您和爹一声,皮毛的买卖立刻停咱们不做了。我们准备走,而且要立刻就走,所以家里的事我只能交给娘替我操持,路上要带的东西、吃喝的食物,甚至还有我要喝的药,还有阿难的奶娘,这些事我都没法操持,全要拜托您了。”

    吴氏吓了一跳,战情来得这样突然。

    三娘还在坐月子,而阿难甚至都没满月。

    颍川的冬天还没离开,外头一片冰天雪地。

    而他们,就要走。

    而且还是必须要尽快地走。

    “那女婿他?”

    董三娘咬牙道:“他如今是千户,他不能走。我们走了,他才能安心杀敌。”

    吴氏心头纷乱忍住鼻酸,“好!我这就去找你爹去!你放心,家里的这点子事我一定会给你打点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吴氏生性精明能干,董三娘一和她定,她就风风火火地操持了起来。

    使唤了家里的丫环婆子,开了库房,该带走的一样样地理出来,路上用不着的或者是不贵重的就放另一边,准备想法子请了镖局随后送走。

    董三娘靠在床头听着从窗外传来的动静,慢慢闭上了眼睛。

    她如今这样一个半废的人,只有好好休息保养自己,尽量多养回来一点精气神,才会在这一路上不拖大家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