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士子闯宫
”陛下,皇后娘娘还在跪安,要不见见?“老太监有些心疼张皇后。
天启皇帝停下上的活计,神情有些犹豫,思考了半会儿,天启帝一咬牙。
”让她跪着吧——“
天启帝对张嫣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历史记载,天启帝驾崩的时候,就特意叮嘱了朱由检,要善待张嫣,可见,他对张嫣还是有感情的。
可是,这些年,张嫣时常和他对着干,二人之间,也就有了不少的隔阂。
魏忠贤在田尔根,崔应元的簇拥下,远远的看着张嫣。无疑,他是很想弄死张嫣的,不过,天启帝那里,不好交差,他的恩宠来源于天启帝,自然深知,不能做违逆陛下意愿的事情,这或许就是他如此受天启帝宠信的原因。至少表面上看起了,非常贴心。
”想不到,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东林党人,还是这种套路。“魏忠贤讽刺到。
”是啊,整天满口仁义道德,到了关键时刻,总让一个女人冲锋陷阵,他们不脸红么?“田尔根讽刺到。
”他们,还不如没有蛋蛋的太监了。哈哈哈——“崔应元讽刺到。
崔应元这么一,魏忠贤和田尔根瞬间脸一黑。魏忠贤黑着脸,微微转头,一脸杀气的看着崔应元。
崔应元一看,坏事了,瞬间跪倒在地。
”属下该死,属下该死——“原本,他只想打击一下东林党,没想到这话一出口,似乎就变了味,毕竟,他是锦衣卫,是有蛋蛋的,但是,魏忠贤,田尔根是实打实的太监,这让让他们二误会,自己讽刺他们么?
魏忠贤闷哼一声。
”咱家觉得,你这锦衣卫指挥使就别当了,当西厂去当职算了。“魏忠贤冷冷的到。
”九千岁饶命,九千岁饶命,你瞧我这狗嘴。“崔应元立马挥着,死命的打自己耳光,啪啪啪——清脆响亮,格外悦耳。
大殿里面,官员们也吵得不可开交。东林党人和阉党官员,吵着吵着,就开始大打出。
东林党那边,是陆澄源,王守履,黄道周,倪原路,李延华,范景文等人,魏忠贤这边,是魏忠贤下五虎。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工部尚书的吴淳夫,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
此刻,魏忠贤已经掌握了朝堂,内阁首辅黄立极,吏部尚书施凤来,礼部尚书张瑞图,吏部尚书李国普,文渊阁大学士来道宗被称为魏忠贤内阁。而东林党尽然还寄希望于内阁给东林党翻案,甚为可笑。
一个时辰后,张嫣感觉身体困乏,膝盖阵痛,宫女劝她回宫,但是她异常坚定。
二个时辰后,张嫣感觉胸口发闷,嘴唇干燥。
三个时辰后,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太监很快就去报告老太监。
”陛下,不好了,皇后晕倒了。“老太监焦急的到。
”还愣着干嘛?还不快把她送回宫,传太医,给她看看。“天启帝骂道。
”陛下,不见见吗?“老太监壮着胆子询问到。
”不是晕了吗?有什么好见的。“天启帝有些生气的到。
很快,张嫣皇后,被一群太监宫女抬回了宫。
陆澄源得到消息,心里暗道一句,果然,女人就是不靠谱,他跟自己家仆吩咐了几句,又继续加入了和阉党的怒骂拉扯中。
国子监生,张傅得到陆澄源的指示,顿时开始鼓动士子闯宫。
古往今来,年轻气盛的士子,一直都是最容易煽动的一群人。他们自诩天之骄子,才高八斗,认为自己对这个天下有责任。
在张傅发表了一番充满煽动性的演讲以后,士子们的热血立刻沸腾起来。
“入皇宫,杀奸佞。”
“平冤案,振朝纲。”
士子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高举臂,呼喊口号,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宫走去。势不可挡。
宫门的侍卫大惊,纷纷拔出钢刀竖起枪林,严正以待,侍卫统领高声喝到。
“快快停下,未得圣谕,强闯宫门,死罪,可当场诛杀,速速离去。”
张傅大义凛然道:“朝中奸臣当道,陷害忠良,我等闯宫,并非造反,而是欲见天颜,力荐陛下,杀奸佞,重用贤臣,还天下一个然然乾坤。”
“平冤案,诛阉党!”
“平冤案,诛阉党!”
侍卫统领底气不足的警告,根本无力阻止年轻气盛的士子们。很快,士子们已经来到宫门前。
除了一部分野心家以外,大部分士子还是心怀正气的,在这股浩然正气的威慑下,平时威风凛凛的侍卫,尽然渐渐后退,处于下风。
这些侍卫,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如果真要和数百士子动武,他们绝对能在十几个呼吸之内,来个砍瓜切菜。
但是他们不能啊,大明自从土木堡之变,于谦掌兵以后,就开始了以文治武的制度,文贵武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即便这数百士子,还没进入官场,他们闯宫,按照制度,可以斩杀,但是,一群武夫却显得畏畏缩缩,不敢妄动。
“给我们让开!”
“贼配军,你们要做阉党的走狗吗?”
“赶紧让开,否则,我们不客气了。”
在士子们的推搡之下,数十名强壮的侍卫,尽然渐渐向后退却。都快要推入宫门内了。
侍卫统领急得满头大汗,这杀又不能杀,但是私自放士子进宫,他就是失职啊,作为宫门守卫,要杀头的。危之中,侍卫统领的脑袋,似乎开了光。
“兄弟们,收回刀枪,挽,结成人墙,即便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
侍卫们得到命令,无不大大松了口气,在他们看来,士子们全是一些文弱书生,无缚鸡之力,只要他们结成人墙,士子门绝对冲不过去。
于是他们果断收了刀枪,挽臂,在宫门结成一道人墙,以阻止士子的冲击。
“呸,狗一样的东西,让开。”
“不让,死也不让。”
侍卫们的判断非常准确,相比于牛高马大的侍卫,士子门弱不禁风,无论他们怎么推搡,都无法撼动人墙。
张彩和张傅,并称太仓二张,是这群士子中的佼佼者,二人平时客客气气,称兄道弟,暗地里谁都不服谁,经常暗中较劲。
“张傅兄台,这可如何是好?”张彩询问道,无疑,一群书生,就算人多,也不是这些人高马大的侍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