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告老还乡
邵辅忠一听满门抄斩,瞬间就后悔了,自己没事干口嗨什么?这杖毙再怎么也就一个人死啊,现在,一句口嗨,就满门抄斩。全家死光光啊!
邵辅忠正准备大声认错,希望皇帝能开一面,放过他家人。可是,他正准备张嘴,侍卫哪里还敢让他话,皇帝圣怒了,这家伙在口无遮拦,冲撞了陛下,搞不好,就遭殃。
啪——侍卫眼疾快,一刀鞘砍在邵辅忠嘴上,瞬间蹦出二个门牙,鲜血一片,他口齿不清的啊呀,根本听不清在什么。
原本孙承宗还想替邵辅忠求情的,毕竟,这事,真不是邵辅忠的错,但是,一听这家伙骂自己老王八,心里那个火啊。他孙承宗何时被人这么辱骂过?
很快,二个侍卫,把邵辅忠拖到午门。
”阿伊啊呀——“
”都死到临头,还骂——“
”是啊,这一骂,把全家都搭上了。“
邵辅忠拼命摇头,我不是在骂啊,我是在认错,我后悔死了啊!可是侍卫哪里听得懂,不过,就算听的懂,也没用。
”你,这是杖毙,还是等他满门抄斩啊。“
”先杖毙把,抄满门的时候,在补一刀。“
啪啪啪——二个侍卫是练武之人,打起来,毫不含糊,瞬间邵辅忠口齿不清的哭爹喊娘。
朝堂上,一群大臣听着外面的叫喊声,心里一阵悻悻,还好,被拖出去的,不是自己啊。直到,声音逐渐衰落,然后消失,邵辅忠估计被打死了。
东林党人得意的看着魏忠贤,仿佛,他们旗开得胜一样。
魏忠贤轻松惬意,显然,他对于自己的势力,一直都理的很清楚,对自己忠心的,比如五虎,五彪,投倒把的,比如黄立极,施凤来,李国普等,还有就是像邵辅忠这种,没有本事,但是,有钱买官的。
对于最后一种,魏忠贤向来是最不在意的。不过想想,好像每次东林党发难,陛下杀的,都是这第三类,对自己没点损失,抄家还能搞不少钱。莫不是,陛下一直心里清楚的很,他看向天启帝,心里有些猜测。
”陛下,军情要紧,老夫即可启程,赶到辽东,或许还能稳定大局。“孙承宗此刻,也顾不得营救杨涟,左光斗等人,毕竟,军情要紧。
众东林党都屏住呼吸,替孙承宗捏了一把汗,谁都知道,此刻出头,最容易触了皇帝的眉头,邵辅忠就是下场。
天启帝看着孙承宗,叹了口气。
“老师,你年纪大了,朕准你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天启帝这么一,魏忠贤瞬间心里乐开了话。当即出列,跪倒在地。
“陛下,不可啊,辽东如今战事吃紧,少了孙阁老,如何抵挡的住建奴的铁蹄啊。”魏忠贤猫哭耗子假慈悲。
孙承宗瞬间一口老血卡在喉咙,这魏忠贤反其道而行用的实在妙。
“难道,朕的大明没人了,需要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来守护吗?”天启帝扫向众人。怒斥到。
东林党人瞬间惊醒,不能让孙阁老告老还乡。
“陛下,孙阁老年纪虽然大,但是,廉颇六十,尚能饭否。”
“陛下,孙阁老经营辽东,最为熟悉辽东局势,是抵挡建奴的最佳人选。”
“陛下,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
东林党人全体出动,力保孙承宗。
魏忠贤一看这样不行,当即示意自己的人发难。
“我大明人才济济。难道还挡不住建奴?”
“建奴虽然攻占了义州,西平堡,锦州和宁远还在。”
“锦州和宁远城高,又有红衣大炮,抵挡建奴易如反掌。”
二班人全面开战,炒的不可开交。
孙承宗脸色森冷,天启帝是他徒弟,就算好木匠,厌烦政务,但是,对于辽东此刻的危,他心里绝对明白着。他肯定知道,自己是这次危的最佳人选。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是在怪罪老夫吗?如果真怪罪老夫,大可治老夫无诏入京之罪。为什么?他不让自己回辽东,又不治自己的罪?
难道,他想放弃辽东?辽东每年的军费开支巨大,一直萦绕在大明心头的心病,如今建奴入侵,陛下想乘此会,放弃辽东,将兵力收缩到山海关,全面依靠长城,抵御建奴?
放弃辽东,有利有弊,好处是,军费压力巨减,收缩防御,利用长城,能很好的建立一套防御体系。
缺点当然也很明显,一但放弃了辽东,就失去了战略纵深,一旦建奴突破长城,就可直逼京师,对大明的威胁巨大。其次,放弃了辽东,也就预示着,对建奴的作战方针,全面转换为防御,完全失去了对建奴的反击能力,这对于泱泱大明,在面子上来,绝对是巨大的耻辱。
“退朝——”天启帝看到这乱哄哄的朝堂,就觉得心烦意乱,瞬间要开溜。
“陛下,不可啊——”黄道周顾不得那么多,追了上去。
“你站住——”天启帝吼道。
“陛下,三思啊——”黄道周跪下,使劲磕头。
“你闭嘴——”天启帝看到黄道周就有火,骂了一句,就往后走。
“陛下——”黄道周还想追,被王体乾一把拦住。
“黄大人,请自重,否则,邵辅忠就是下场——”
王体乾这么一,黄道周才停下来,他不是怕死啊,可是,他也有家人,满门抄斩,这,太狠毒了吧。
孙承宗告老还乡,预示着,在这场争斗中,魏忠贤全胜。
在一群东林党人的拥护下,孙承宗心情沉重的出京师,他满怀一腔热血进京,可是,却惨淡的离开。
“圣旨到——”
孙承宗一听圣旨,心里一喜,莫不是,陛下,改变心意了。王体乾上前,众人跪下,心里都期待着皇帝回心转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狱,太子少师,辽东督师孙承宗,劳苦功高,特赐黄金千两,布匹一百匹,以及陛下亲制作的谢师椅一副。钦此——”
“谢陛下隆恩。”
孙承宗的心情复杂,虽然被罢了官,皇帝还不吝啬的给他赏赐,这让他心里有些安慰,可是,一想到陛下要放弃辽东,他的心就隐隐作痛。
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做中兴大明的明君啊,可是,天启皇帝,似乎,只想做一个,偏安一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