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且试天下(40)
“不关景大人的事,老朽刚才看得明白,那针是公子倒地时自个插到胳膊上的。”来者一袭青衣,中瓷杯内还有琥珀色的佳酿未尽,只见他款步踱到台边,从景玗脚下捡起一颗的梅核,朝明载物冷眼一笑,“所以老朽作保,景大人并无犯上之心,更无作乱之胆倒是你们两个急着杀人灭口作甚?欺负死人不了话吗?”
“你你是什么人?竟敢在‘御前讲’赐宴上胡言乱语,血口喷人!”柳相徭是三年前才从病故兄长中接过“青君”位置的,故而江湖涉历并不深厚。见他发问,青衣老人在景玗面前站定,捻须昂首道:“老朽从不打诳语——江湖人称‘铁尺衡天’宋略书便是。”
“宋略书?‘天下十一仙’?”青衣老者的出现再一次逆转了舞台上的情势,听到他自报姓名,船厅内的众多官员便对他刚才的法信了三分:世人皆知“天下十一仙”是武林中神话一般的人物,获得“武仙”称号的人都曾拒绝过受封“四圣”席位,以示不好世俗权力,故而他所的话,本身就是一种中立权威、不趋炎附势的存在。眼下见宋略书出袒护景玗,台下的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而楚王父子、明载物及柳相徭相继出所促成的问罪气氛,也有所松动。
“宋老前辈,您年事已高,这船厅灯火又不甚明亮,刚才或有老眼昏花,也不一定。”明载物眼看着几乎达成的完美计谋被临门截断,不得不强忍怒气试图扳回一局,“列位大人请看,公子臂上的毒针痕迹——紫瘢俨然,正是本届‘天下会’中景玗与其同门所用奇毒!众所周知昆吾境内,论施毒功夫无出他景玗其右者,此毒过去从未见过,景玗的同门也在比武场内宣传是他家的独门法宝这样的毒若不是他亲所施,又哪来的旁人能得以沾呢?”
一席话引得台下又是嗡声一片,宋略书转头看一眼景玗,见他同样一脸茫然,便轻咳一声,迈步向前道:“这毒是怎么外流出去的,老朽并不知晓,只是老朽倒是碰巧知道另一桩异事,或可破今日乱局真相——诸位大人,今日宋某便要告发楚王姒昒强占民田,屯田设堡,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祸乱他乡而景大人之所以会触怒楚王,正是因为在‘天下会’前剿灭了一伙由流民聚成的盗匪,从而得知此事,被楚王所忌,故于今日席间设局、痛下杀景大人,宋某的可有此事?”
“天子在上!诸位大人明鉴,景某冤枉!”宋略书话音刚落,景玗便顺势丢开木刀双膝跪下,向众位大臣张开双,以显示自己并无携带暗器、图谋不轨之意——听罢宋略书的言述,景玗已了然对方是要把楚王屈杀自己的暗局破开到明面上来:一旦将楚王与“朱皇”的不法勾当先行摆到台上,那么今日之事就是楚王“先下为强”的故意构害,自己或许能得到辩白洗罪的会。虽然眼下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南方诸州并田流民一事与楚王一伙确实相关,但眼下已是刀在项上,不得不发了。
“宋略书!你莫要空口胡!”刚才还怀抱姒昣呼叫御医的楚王此刻也压不住火了,站起身来指着青衣老者便破口骂道,“无礼老贼!不过一介白身草民,天子特许尔等入席已是恩典,如今竟然敢胡乱攀咬皇亲,诬陷本王来人啊!还不快把他拿下!”
楚王一言既出,虽然明载物与柳相徭并未急于动,但自有不识厉害的侍卫内吏冲上前来,想凭人多势众拿下宋略书。却见青衣老者冷哼一声,中梅核一闪,正中一名侍卫眉心,那侍卫只来得及“啊呀”一声便仰面跌倒,众人看时,已是断了气息。宋略书三指相合将酒杯捏碎成十来片,朝台下众人傲然一笑:“我却要看看,今天这台上可有哪个能拿下老朽!”
“老夫便要试试。”一声洪亮的长啸,伴随一道白影从湖面上飘然而来,直扑船厅台前。众人应声回眸,那楚王更是仿佛看到救星一般,对白影摇大叫道:“杨敬行,你来得正好!快,快替本王斩了这大逆不道的刺客贼子!”
白影在船舷边落脚站定,周身上下只有鞋袜和长袍下摆稍有些濡湿。来者是个比宋略书更为年长的老人,一头华发被玄玉冠束得整齐,三尺银须搭配绣金白袍临风而立,端得是谪仙一般的人物——只是负于背后的一把青锋长剑反射着冷冽月光,为来者平添了三分寒意。
“‘天一剑’,杨敬行杨太傅”船厅上的臣工之中,不知哪个声嘟哝了一句。白衣老者登船后并不停留,抬脚便径直走向位于船厅正中央的舞台,所到之处人群自动分开,无人敢于直视其青剑锋芒。
“杨兄,别来无恙。”见白衣老者踏波而来,宋略书的心中也是暗道一声不好。然而他毕竟于武林中半生蹉跎,表面上丝毫不露怯色,反而扬丢掉茶杯碎片,向对方遥遥一礼道,“杨兄便是想拿下老朽,也得先听老朽将这来龙去脉一并解与你,否则即便是杨兄屈尊亲来,也未必能将老朽留下。”
“老夫只管将扰乱天子赐宴的贼子拿下问罪,你若有冤屈,自去告予那大理寺诸卿。”杨敬行扫一眼脚边被宋略书一颗梅核击杀的侍卫尸体,青色长剑自背后摇曳而出,划出一道青虹,“在场涉事人等,若不束就缚,可别怪老夫的剑无分亲疏尊卑。”
见杨敬行拔剑,在场众人除了宋略书和跪着的景玗,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向后退了几步。秦王张嘴还想嚷嚷些什么,被明载物牵着袖子赶紧搀了下去。偌大的船厅舞台上,一时间便只剩下一青一白二位老者相对而立。有好事的官吏站在人群中探头探脑,窃窃私语道:“今儿真是稀奇了,‘天一剑’对‘铁尺衡天’——两位‘天下十一仙’居然要伸见真章这可是历届‘天下会’都不曾有过的大场面哪!”
宋略书原本是想在台上揭露楚王罪状后伺哄乱船厅,带走景玗,但如今杨敬行到场,满船的官员侍卫便如同长了主心骨,安静肃穆得有如校场操练一般。眼看着逃脱计划难以为继,而一场鏖战却无可避免,宋略书微微转头,向景玗和“玄王”穆向炎分别丢了两个眼色——后二者即刻会意,穆向炎大步上前押住景玗,看似是在束缚罪嫌,实际上却杜绝了青朱二圣在宋杨二人动时趁乱暗算景玗的可能。
“船厅狭,恐误伤诸位大人性命,杨兄,借一步话。”宋略书完,便顺拿起画屏边的一枝青铜灯台,青衫一晃便已经落在了距离船厅三丈多远的一条舟之上。杨敬行也不怠慢,双脚点地化一道白影冲天而起,中剑光几乎与月色相融,在半空中就划出数道蛟龙般的剑气,向舟上的宋略书直扑而来。
数道剑气后发先至,在舟附近的水面上划出数道激射的水墙。宋略书知道真正厉害的还在后头,只稳稳地放出内力压制船体,以防止舟被激荡的水波掀翻。待水墙渐散,一道亮如霹雳的寒光果然裹挟着惊人的剑气破空而来,直指宋略书面门。宋略书不躲不避,持青铜灯台仰面迎上,嘴中喃喃道:
“以身为规,炼铁为尺衡天一十六式!”
罢中黄光一闪,待水墙完全落下之际,船厅上的众人只见得杨敬行的剑穿透了青铜灯台上衔灯的铜鹤,可平日里那把削铁如泥的“天一剑”却不知为何,紧紧被青铜灯台绞住,一时抽扯不出。杨敬行将剑锋下抵想甩掉灯台,可宋略书却顺势将灯台向下一压,依旧扣住杨敬行的剑,用只有二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郑重道:
“杨兄,听老弟一句忠言:你若想对得起先皇,对得起这姒家江山,那么今日之事,那白帝切不可杀,那楚王断不可留!”
“这不是你一介白身该管的事情。”杨敬行的声音依旧波澜不兴,“你若有凭有证,大可随我至大理寺住几日。我昆吾国自有乾坤朗朗,断不会冤屈尔等。”
“呵呵,只怕刑不上皇亲,那大理寺进去容易,出来可要扒我等草民一身骨皮。”宋略书冷笑一声,依旧使力微微压弯青剑,但又并不使出全力意欲折断,“你不想想,那楚王屯田设堡,乱的是谁家纲常,动的是谁家国本?你也不想想,这些年来北境时有告急,反倒是西边相对平稳——靠得不就是那白帝父子两代经营,与氐族关系交好,使得西陲藩篱紧实,而勿使西戎有可乘之?望杨兄听老弟一句劝:白帝若死,西境必乱;楚王不死,国祚必危!你若真是他姒家忠臣,其中厉害,岂能分辨不清?”
“你想如何?”杨敬行听罢,中剑却是停下了动作。
“烦请杨兄收押楚王与白帝三个月,三个月内,老弟自会携有关楚王谋反、构害忠良的证据返京,面呈天子。”宋略书直视杨敬行双目,言辞恳切,“今日事出突然,罪证并不在身边,恳请杨兄开释,许我三月期限。三月以内,一定回返!”
“我如何信你?”杨敬行微微皱眉,身上气劲并不松懈,“你行踪无定,又没有家眷亲随作保,让我如何能相信你不会一去不归?”
“无他,只凭这‘衡天’之名。”宋略书微微躬身一笑,“老朽行走江湖几十载,靠的就是这份替天行道的正气。我若不回来,便是那无信无义的奸猾人,到时候天下人尽可口诛笔伐,何劳杨兄动?”
“也罢,老朽便许你三个月。”话音刚落,两位绝世高便同时收势后撤,动作快如闪电——宋略书将已经被劈断的青铜灯台砸向舟,木制船身立即化作满湖碎屑,而杨敬行则持青锋沿着舟与船厅之间划出一道青光,光芒过处,激起滔天白浪待风停浪歇,杨敬行孤身稳稳落在了船厅舞台上,而湖面上早已归于平静,不见了宋略书的踪影。
“杨杨敬行,那个逆贼呢?”楚王被惊起的水浪溅了一身,如今正一搀着儿子一扶着发冠,还想上前质问杨敬行宋略书的去处。杨敬行回头,瞄一眼形容狼狈的楚王父子与青朱二圣,沉声道:
“那贼子武艺高强,老夫一时留他不住,不过天恢恢,量他也跑不了多远来人,将涉事的景玗、明载物、柳相徭等收押,暂时交予大理寺看管;唤御医先行收治公子,请楚王随老夫前往临水殿面圣!”
“不,怎么”闻听杨敬行的安排,楚王一行顿时慌了脚,眼见着越来越多的羽林军官兵正在渡水而来,楚王已经顾不上疼得嗷嗷直叫的儿子,上前指着杨敬行的鼻子骂道,“你个没用的老奴才!放走那殿前杀人的逆贼已是罪不可赦!如今还想拘禁本王,是想造反吗?”
“老夫有无造反之心,天子自会揣度;而王爷有无犯上之心,也可在天子面前自辩。”眼看着羽林官兵登上船厅,杨敬行一甩袍袖负剑回身,再次踏碎碧波中皎洁的月色,直上宝津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