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南疆疑云(22)

A+A-

    京师内城,位于西华门外不远处的一所大宅内,当朝宰相曾文观曾大人,正在家中映雪煮茶。

    在朝上率领百官的曾文观,在家中却一贯是一副朴素清静的文士打扮,花白的头发仅以墨巾包裹,除了惯常的棉衣以外,只在身上加披了一领玄青纯色棉袍。眼前的茶炉也只有一个扎着双角的圆脸书童看守,并无半点寻常官宦人家的脂粉香气,金银装点。若不是眼前的宅院大得有些离谱,院中栽种的草木也并非寻常花卉,那么这个身披玄袍在廊下吮吸茶香的老人,看起来倒的确有几分高人隐士的风范。

    “老爷,”壶中的茶刚刚发出咕嘟声,廊下忽然闪进来一个同样须眉皆白的老仆,向曾文观拱一拱道,“中书侍郎何靖何大人求见。”

    “领他进来吧,便在这书房里见。”难得的雅兴被人搅扰,曾文观却毫无不悦之色,转身紧了紧身上的棉袍,嘱咐童将煮好的茶送入房子,自己便席地而坐,随翻阅起身边书架上的古卷来。不一会儿工夫,刚才的老奴便引着一个面宽身长,身穿绛色锦袍的中年男子进入书房内。中年男子一见曾文观,立即匍匐于地,端端正正地行了拜见之礼:

    “学生何靖拜见老师!”

    “不必拘礼,在家中相见,哪来的那么多规矩。”曾文观示意童上茶后退下,放下中的书卷道,“虽是冬月,但今日雪大,听城外的运河上也已开始结冰这风大雪大的,你专程而来,所为何事?”

    “也、也没什么事,就是听老师抱恙,特来探望而已。”何靖着,面对曾文观又是拱一礼,从袖中抽出一支银盒,双奉上道,“听闻老师最近偶染疾,学生心忧,故而让家人准备了些滋补养身的药材——这支东夷进献的珍珠须野山老参,便是学生的一点心意,愿老师福禄安康,寿比南山!”

    “我没病,你留着自用吧。”曾文观拿起墨色的窑变瓷碗,看了会茶色,这才缓缓端起,深抿一口,“称病,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我在朝中,便是众矢之的:天子有话要问我,御史台有话要问我,就连你们也是没完没了地排队来问话我老了,容易乏,不过是想在家中躲几日清静而已。”

    “老师,您是清静了,可学生们这几日来被御史们摁着磋来磨去,可是苦也!”何靖一听曾文观没事,顿时便换了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对曾文观哀告道,“眼下天子忽然扶了那梁元道为枢密使,摆明了是要另立山头,与老师您分庭抗礼如今御史们也是得着圣意,这几日朝上便都跟发了疯的恶狗一样,盯着我们穷追猛咬,一点芝麻大的事儿都能扯出无数文章来我们在朝上据理力争了好几回,如今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只求老师出马,替我们主持公道,也整肃整肃如今这颠倒青白的纲纪,莫要叫下面的臣僚们失意离心!”

    “呵呵,瞧你们这一个个的,为师在朝时,便个顶个都是握乾坤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如今为师不过是告个病,便一个个都成了丧家之犬,惶惶然不可终日了?”曾文观闻言大笑,待笑完了,却是神色一凛,敛容问道,“那梁元道是怎么回事?”

    “是、是学生的错!”被曾文观拿眼一瞪,何靖顿时浑身一哆嗦,纳头便拜,“此人是淳和七年的三甲同进士,因写得一好字,所以便提在中书省内专司抄录,十好几年了,也没见出过什么纰漏不曾想怎么就一下子勾结上了内侍宦官,入了枢密院学生失察,没能早发觉此人的狼子野心,学生罪该万死!”

    “算啦,此人既然能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蛰伏十多年未曾动作,明的确有些过人之处。中书省每日文书驳杂,日理万,也不能全然怪你。”曾文观摆了摆,示意何靖不必自责如此,又换了个话题道,“为师在朝为官数十载,被御史群起攻讦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既然之前他们告不倒为师,如今想来,不过也只是老戏新唱而已。你自回去,不必恐慌,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等到了腊月,为师自会有所筹谋,替你们主持公道。”

    “这回只怕是等不到腊月了”何靖闻言,却是哭丧着一张脸,哀声道,“那楚王捅出来的篓子,如今却是扣在了我们头上——前日里御史台不知哪儿得来的消息,是东南两境均有官员勾结楚王,屯田流民,贻害一方因此事已经被参弹的大员有司农寺少卿、都水监使者、东南两山道的总知事等如今天子大怒,下令彻查,今日下达的谕令中,竟是授意连各地书院、庄园的私田也要重新查访勘验老师,这可怎么得了啊老师!”

    “砰!”曾文观一拳砸在茶几上,震得何靖与那茶碗一同瑟瑟发抖:“他们那里来的胆子?竟敢如此攀诬构陷,罗织罪名!”

    “老师息怒!具体的消息来源,学生还在调查,只是”何靖偷眼揣摩着曾文观的脸色,继续禀告道,“只是学生听,御史台开始发难,大肆攀诬我等之前,兵部恰好收到了襄武关守军总将刘社稷呈上来的紧急军报。”

    “襄武关?西境?”曾文观闻言,眉头略皱了皱,对何靖道,“你想什么?”

    “学生不敢打诳语,但这么多年来一直统领文书,起草拟案,这点消息的把握力还是有的。”何靖对着曾文观又是深躬一礼,自陈道,“只要是从常规渠道递上来的消息,必没有我们还没有得到风声,却先进了御史台的道理!这次朝上发难,结合最近楚王谋逆一事与刘社稷的军报一事学生以为,消息应该是景家从江湖渠道收集汇总,并通过内侍上抵天听,然后才转入御史台的!”

    “景家原来如此。”曾文观听罢何靖的分析,觉得还有些道理,认同地点了点头,捻须道,“看来他们为了保那白子,也是狗急跳墙,不择段了也罢,你去传话,就事涉楚王一案,明日老夫有请大理寺并刑部共同理案,提审景玗。若是御史台的诸位大人们有空,也可参与旁听,做个见证!”

    “这恐怕暂时不成。”何靖闻听曾文观如是吩咐,却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大理寺昨日便报奏太医局,那景玗在牢中染疾,天子已允了太医去看诊如今西境不稳,军报中又有传西戎作乱,这时候若我们提审景玗,万一有个好歹岂不是更落人话柄?”

    “哼,他这病倒跟老夫一样,来得也正是时候!”曾文观闻言,冷哼一声,指敲了敲茶几道,“不过也不可大意,那楚王毕竟不是什么纯善之辈,为了自保,天知道他会使出何等段只是为了老夫的一世清名,那景玗便不能死在牢里!你这几日便派人时常去大理寺打望几眼,若有什么异样,随时传报于我!”

    “老师,可是景家呈上来的情报,却是陷你我于不义啊!”何靖有些不明所以,“事到如今,我们却为何要保那白帝?”

    “你也未免太看轻为师了,为师岂是那睚眦人?”曾文观换了个姿势,盘膝而坐,仰头感慨道,“那景家不辨敌我,胡乱攀咬,不过是刚好证明了他们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只是想把池水搅浑,引得天子动怒,下令彻查而已。倘若我因此而迁怒景玗,那么便正中楚王与御史台的下怀,楚王可因此推脱罪责,而御史台则可另作文章所以景家越是上书诬告,我便越要让白帝无恙!更何况如今对于西境来,的确是不能妄生动乱。我保那白帝,也是为了保这江山无缺,也是为了保当年与先帝的君子一诺如此而已。”

    “老师深明大义!学生惭愧!”听完曾文观的自白,何靖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揖首,由衷感叹道,“只是学生还是有一句话,想提醒恩师。”

    “什么话?”曾文观转眸正色,看向何靖。

    “虽是江湖人的胡乱攀咬,但也不可不防。毕竟悠悠之口,可以铄金!”何靖转了转眼珠,又偷看了一眼曾文观的脸色道,“老师应该还没忘了,当年的‘天行学案’吧?”

    “啪!”茶几上的那只墨色瓷碗被抖落在地,残剩的茶汤顿时四溅。曾文观眯起双眼,凝视何靖许久,颔首道:

    “你的是,速去查明他们的上书渠道和消息来源,一并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