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组团绝育
从女性角度来,是不是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呢?生育对她们来真的那么必须吗?
或许是几千年的思想训服,崇尚以生子为荣,甚至变成重男轻女的偏见。
女性对于生育的决定权不在自己的中,取决于她所臣服的男人。
有一天,你中拥有了这样的权利,可以选择不,会如何呢?
尽管会为世人左右,至少可以选择清醒啊!
唐菲菲家门口围坐了一圈的妇人,她们关心八卦,也在乎事件的内容,因为关乎自身,那就更是关心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于是唐菲菲斟酌了下,道:“对,今天村长和周主任带秦光明堂客去的镇上,术费用全免。”
得到确切答复的众人噤声,又声的与相邻而坐的人讨论着。
秦二嫂等不急了又问:“菲菲,那就是只要不想生了就可以去结扎了?”
“对,一个毛毛上环,两个的话必须要结扎的。”唐菲菲明确了政令对大伙的要求。
已经生育超过这个数的自然可以选择绝育术。
学习了临床护理的唐菲菲明白,其实这个术男性做更合适,生理结构决定了术更为直观方便。
而女性需要切开腹部皮肤组织,在腹腔里找到输卵管结扎,开膛剖肚总归是对身体伤害大些。
但是传统思想是不太可能接受男性绝育的,毕竟这个事情太过于惊世骇俗,人们总会联想到上个世纪皇城里那些无根之人。
关于这一部分,唐菲菲选择保留,没有出来,毕竟也不是她们此刻关注的重点。
此时这诸多的妇人心中所思所想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免费结扎。”有人作为代表问了出来。
“没特殊情况是可以的。”唐菲菲再次简短的给出了答案。她们需要的就是肯定的答复,给她们一颗定心丸。
星星之火慢慢燎原,火种已经丢下,能焚烧多大一片就等着看了。
人生于你我,不过是彼此的过客,只有自己才是主演。
一群叽叽喳喳的妇人如同被枪警醒的鸟儿,四散飞走,各自安好。
唐菲菲没有旁敲侧击,她不动声色的记下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随着那些女人的离开,可以预见一股龙卷风的到来。
秦大嫂和秦二嫂并没有离开,等到人群散去,才看着唐菲菲问出了她们最关心的问题。
“菲菲,你咱们要不要结扎?”秦大嫂一反常态,率先提问。
秦大嫂家里最的子有五六岁了,好几年不曾怀过了,但是人不就是怕意外不。老蚌怀珠又不是没有,乡下人也不搞什么打胎之类的,有了就生。
秦二嫂倒是没有犹豫:“不生,不生,我家够了。”
唐菲菲看出大嫂也有想做绝育的想法,但是有点顾虑。
顾虑什么呢?无非是家里的老爷子,他老人家听消息时都气的食不下咽,如今自家几个媳妇冒出头来,怕不是打板子伺候。
“做呢是可以做的,只是什么时候做要想一下。”唐菲菲看着秦大嫂一字一顿的道。
灵秀的秦大嫂闻弦歌知雅意,明白此事不必着急,今天传播出去,到时候大势所趋,也由不得她们犹豫纠结,也不怕有人反对。
唐菲菲又提出建议:“嫂子们可以先和哥哥们商量商量,也不急着这三五天的不是?”
自家孩子三五个的,热闹非凡,可是秦越膝下才一个时明,没个伴可真是孤单。
嫂子们同情的目光隐晦的落在唐菲菲身上,她们没有问出口,生怕惹的唐菲菲心里不痛快。
于是都默契的转移了话题,女人之间聊天,可以从孩子到地里的菜帮子,统统值得她们关注。
有些吃饭积极的人家屋顶上炊烟袅袅,空气里木柴被烧燃后散发的气味,跟报时一样提醒时至中午,可以准备午餐了。
唐菲菲在两个嫂子离开后,喂时明饱餐了一顿,吃饱喝足的家伙握着拳头睡着了,将他抱到摇篮里。
天气暖和后,大概是二月份开始,有些荒地上的野生艾草发芽,低矮一丛丛的,她前几天去采了些回来,和着糯米粉搓成团子,咸甜口的各有二十来个。
艾团的做法不拘一格,有的人家喜欢包点馅儿,比如红豆花生碎之类,一般这种是甜口的。还有简单点直接放两颗糖精和在糯米粉里,也能尝到甜丝丝的味儿。这种类型大多数时候清蒸,味道来的更香甜软糯。
还有种咸口的大伙喜欢火煎来吃,摊的薄薄两面金黄,有层嘎吱脆的锅巴,热乎乎的吃起来很是过瘾,舍不得放油的就贴在大铁锅上慢慢的烤黄,味道也不差,都是孩子们喜爱的点心。
这一片靠近湖区,田地肥沃,出产也不错,是省里有名的鱼米之乡。村民们勤快精心伺候田土,大地自然有馈赠,一家人的吃用还是够的。
唐菲菲娘儿俩,一个还在吃奶,午饭就一个人,自然懒得费事。一个煤炉里面放些农家自制的木炭,放个锅子,煮个鸡蛋汤,热几个艾团,就搞定一顿饭。
唐菲菲胃口也不大,但是相比较其他人家,她从就吃的精细,身体底子比一般人好。
母亲的身体就像土壤,想要孕育健壮的孩子,自然要肥沃健康营养足。
时下妇人生育,只有月子里会精心的准备吃食,娘家亲戚送礼都是老母鸡土鸡蛋,能吃到嘴里的也就那头一个月。
舍不得的人家或者穷困一点的,还得把这些产妇的营养舍出来置办席面。
村里妇人们相互吐苦水,总少不得数落当初自己月子里的亏空,身体补不过来。
不甚肥沃的土地不断的吃老本孕育孩子,多有夭折,也别无他法,认命的生呗,有口饭吃就能养活了。
唐菲菲十来岁学戏剧,平日里有套功夫练着,家里营养跟的上,身量娇体质却很好。
除了平日里有些不爱吃早餐,生育过后身子还恢复的不错。现如今带孩子越发趁,也没了最开始独自带娃的狼狈,也有了心情收拾打扮自己。
论光鲜亮丽还属她独一份,又做着赤脚医生,受人尊重,村人见了她也多有友善,自个儿一想颇为满足。
除了那个两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