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老农民没有资本试错

A+A-

    除夕这一天大早上,秦大姐就全家到了唐菲菲这里集合,一起回乡下。

    秦越已经能开着大山的吉普独自上路。

    今天天气也很好,虽然有点薄雾,能见度尚可。

    大山和老丁留在了市里,已经准备好了半熟鸡鸭鱼肉,随他自己喜欢去弄来吃。

    但是据他,胡子哥已经邀请他去家里过年,也许他兴致来了,就一溜跑去浪了。

    反正唐菲菲已经嘱咐了沁园那边郭婶,随时给他留了房间,大山过去的话就让他随意。

    至于张远征夫妻则是踏踏实实的和陈伯做伴。

    张远征的戒断已经有了一定成效,现如今发作的时候,基本上他自己一个人独处,咬咬牙就能挺过去。

    否则秦越也不能放心留他们夫妻单独在菲越。

    “大兵,你看看你舅,这汽车才学多久啊!开的又平又稳,多跟舅学习知道吗?”宠弟狂魔秦大姐又开启了吹弟弟彩虹屁。

    唐菲菲在副驾驶听的好笑,在大姐眼里,秦越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存在。

    “娘,你别话,我正学着呢!”大兵头一次打断老娘话。

    男孩子对于操控械类的东西天生有兴趣,大兵伸长脖子看着秦越的操作,两只正模拟着他开车的动作呢!

    “哥,你这样就能学会开车啊?”丫丫被哥哥挤在角落里动弹不得,有些不满的抗议。

    “姐,你别急哈,哥学会了再教我,我再教你。”兵在一边嘴里“轰呜”配着音。

    二对一,丫丫完败。

    丫丫被两个兄弟无视,气鼓鼓的看着窗户外,不理他们了。

    孩子的打打闹闹,冲淡了许久没有回家的惆怅。

    也不知道乡下家里怎么样了?

    这么久没住人,家具是不是起霉了,

    虽然把钥匙委托给秦老爹隔三差五去通通风,也不知道老爹有没有忘记。

    唐菲菲可记得秦大嫂的,秦老爹每天沉迷在牌桌上,享受着众人的追捧,又一跃而起成为了村民们追捧的红人。

    有时候连饭都忘记回家吃,又或者稍不注意就被人拉去家里喝酒了。

    醉生梦死的日子,秦老爹过的好不惬意。

    秦大嫂表功似的,她劝过很多次,人家请老爹吃饭喝酒,都是冲着秦越和唐菲菲来的,让老爹谨慎点。

    可是秦老爹主意大的很,每天喝的醉醺醺的回家,也不知道在席间有没有什么不该的,许下什么承诺?

    唐菲菲听了也不往心里去了。她对于已经失望的人不会再念旧情。

    人常对事不对人,然而事是人做的,怎么就不对人呢。

    明明就是针对她呢!

    如今看她在市里站稳了脚跟,再来这一套,她看透了。

    唐菲菲能接纳秦大嫂家两个闺女到沁园做服务员,却不会再找同村的人来干活儿。

    当然,这话她也不会一口话死了,反正就是软硬不吃。

    刘军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如今他被抓了坐牢,剩下昌秀秀带着四个闺女关起门来过日子。

    秦大姐刘二妹性子怪异的很,闷不吭声的性子,不适合做生意,她出去摆摊不如刘三妹卖的多。

    昌秀秀时常抬举三妹,贬低二妹,弄的两姐妹也是矛盾频频。

    唐菲菲除了感慨一句,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就算满脚的燎泡也得靠她们自己去过。

    唐菲菲本来准备把刘大妹那张纸条给昌秀秀的,也被秦越劝住了。

    因为唐二哥年夜那晚上特地到访,强调了一个重点。

    让他们尽量不要再和唐弟刘大妹他们接触,一切交给他。

    唐菲菲猜测只怕是和唐二哥的任务有关系,那张报平安的信纸只能被压在箱底了。

    如果昌秀秀表现的很思念刘大妹,以泪洗面的深情母亲形象,也许唐菲菲还会心软考虑一二。

    然而,如君所见。

    昌秀秀女儿多,丢了一二三个,她也不在意了。

    到底,物以类聚,她和刘军一样是自私的性子。

    这半年来,唐菲菲一直在市区,看习惯了整齐的马路,鳞次栉比的楼房。

    突然重回乡下,她有点陌生了。

    也才记起来,现在是八一年的年底,这里的样貌丝毫未变。

    毕竟才短短的半年时间。

    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事实就是如此,最多就是家家户户建起二层楼房,马路拓宽了。

    这就是内陆的城市啊,落后的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只有将希望寄托于发奋读书,才有可能鱼跃龙门。

    但是绝大数的人认得几个字混到十几岁,就赶上了打工潮。

    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确实拓宽拓展了很多方向,人生的出路不止于读书了。

    秦大姐夫妻领着三个孩子在他家路口挥送别车子,然后帮孩子们整理好新衣服。

    终于整装待发,他们今天回家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人,拍马也追不上自己发家致富的速度。

    这种最朴素的虚荣心,老实如秦大姐也抵抗不了它的诱惑。

    想来秦大姐在家的这几天,她家的门槛都会被踩烂。

    身边的人能做成功的事,自己也能做,这种心理是很多人的常态。

    眼见着秦大姐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也不觉得自己比她差劲啊!

    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也行。

    秦大姐要是精明一点呢。就会跟人家诉苦,没赚到什么钱。

    如果是别人精明点,那就得看这人有没有良心,会不会四处宣传了。

    起来,这也算是脱贫致富的惊喜吧!

    上头政策不是了吗?

    要让少部分人富起来,再带领大部分人富起来!

    秦大姐也算是这个村里的少部分呢!

    “娘,你别跟他们那么多了!”丫丫端着热茶给秦大姐。

    耿直的秦大姐对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不好意思瞒着别人。

    尽管她把利索数字压缩到了几块钱,也还是引来了邻居的惊叹。

    “原来做生意真的这么赚钱啊!”对于地里刨食的老农民来,每天固定几块钱收入简直是天方夜谭,不敢想象。

    贫瘠的家庭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本允许他们试错。